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林彪的这一生 | 上页 下页


  《上巳祀孔记》不过一百九十余字,记叙了全校师生祭祀孔子的情景。全文如下:

  孔子为我国周时代人,仁义爱民,为我国之伟人焉。中华民国九年八月初五日,为仲秋上丁,全国各学校于此祀孔,遵古礼也。吾校师生亦祀孔,同学高初共百余人,皆敬祀孔子。因孔子圣人,为我中华教宗也。

  这篇文章叙事简明,层次清晰,语言亦通畅。出自13岁孩童之手,说明林彪学习还是用功的。

  这年春节,林育南、林育英先后回到了林家大。三兄弟又团聚了,依照惯例,要由两位堂兄检查林彪的作业。

  “林氏三兄弟”中,林育南性子最为刚猛,人称“暴徒”。他笑时声震内外,怒则疾言厉色;林育英为人谦和,和颜悦色,平易近人。因此,林彪敬畏大哥林育南,亲近二哥林育英。

  当林育南翻阅林彪最为得意的作文《上巳祀孔记》时,脸色陡地一下沉了下来:

  “这是什么?”

  林彪心里一怔,他忐忑不安,嗫嗫嚅嚅地说:“祭……祭孔文。”

  “现在什么时候了,还祭孔?!”林育南嗓门越来越大,蒲扇大的巴掌在林彪眼前晃来晃去。

  林彪赶紧躲到林育英的身后,小声抗辩说:“先生都说我写得好嘛。”

  “先生说好就好吗?大哥、二哥在外面领头高喊要科学、要民主、打倒孔家店,你倒好,在家里写起祭孔文来了。”林育南说着又火了,他又抡起巴掌,就要掴了过去,林育英把他拦住了。

  林育英说:“育蓉才十三岁,一个小伢,懂得什么?要怪只能怪他读书的那所学校。这件事倒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救救孩子!现在的学校名曰新式,其实腐朽,误人子弟。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学校,培养新式的人才。大哥,我看应该恢复‘浚新’学校了吧。”

  “浚新”学校是1919年林育南为宣传新思想而发起创办的一所新型学校。它与陈潭秋、陈荫林兄弟二人创办的“聚星”学校和“青黎”学校一起,鼎足而三,成为黄冈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策源地。1920年,“浚新”学校因经费不足而被迫停办。

  1921年春,恽代英、林育英等人筹资恢复了“浚新”学校。“浚新”学校的宗旨即是“自觉觉人”。“浚新”学校一开学,林育英就把林彪第一个送进了教室。

  “浚新”学校坐落在白羊山南麓八斗兴隆寺内。门前清池碧水,寺后茂林修竹。每逢金秋时节,漫山遍野丹桂飘香,沁人肺腑。在这所新式学校里,师生平等,纪律严明,传授新思想新知识,既学习又劳动,开湖北教育界一代新风,深受社会各界欢迎。不仅一些家长都想把子弟送来这里念书,连兴隆寺里的年轻和尚也积极要求入校读书,最后兴隆寺主持弘忍法师索性将庙产捐出,送给“浚新”学校作经费。

  林彪在这所学校里,初步接受了革命理论的教育。他虽然缺乏表演才能,不能像弟弟林育黎那样参加新剧社,四乡演出,大出风头,但也能和大家一起高唱《放脚歌》和《劳动歌》。稚嫩的歌声在兴隆寺外传扬:

  青的山,
  绿的田,
  蓝蓝的江河;
  鲜的食,
  美的衣,
  玲珑的楼阁;
  谁的功,
  谁的力,
  劳动的成果。

  “浚新”学校采用新式教育方法,开设国文、算学、地理、历史、图画、音乐等科目,校长唐际盛还编写大量的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启迪和诱导,培养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黄州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历史名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谪贬黄州数载,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传世之作。历代文人墨客、风流名士纷纷前来凭吊,留下了许多诗文歌赋。

  一天,唐际盛请学校几名学生畅谈个人的志向和抱负。

  “拯中华于水火,解民众于倒悬。”

  “驱逐列强,振兴中华。”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在这番慷慨激昂的谈论声中,唯独林彪显得十分平静。林彪没有发言,他的神情十分冷漠,流露出一丝不屑谈论的神态。唐际盛注意到了这一点。

  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唐际盛问林彪道:

  “育蓉,你呢?能谈谈吗?”

  被同学们认为聪明孤僻的林彪的回答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他随口背诵了一段苏轼的《后赤壁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听罢林彪的吟诵,唐际盛校长多少窥见了这位少年的心迹:“哦,你想像苏轼那样,淡泊宁静,我行我素。”

  “不!我要像那夜半孤鹤,独来独往。”林彪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唐际盛暗暗诧异。借物寓意,颇有一股傲世独上的气魄,光这一点就值得称赞,何况这志向和林彪的秉性脾气又是那样贴切。

  1923年,林彪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这年他十六岁。

  看到林彪迅速成长,林育英十分高兴。二十年后,林育英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上,曾经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激动地说:

  “当时的人们哪里料想得到,这样一个启蒙学校竟培养出了一个今天的林彪!”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