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 上页 下页
一五〇


  蒋纬国生在日本,幼年就被蒋介石带到慈溪抚养,不久又到上海、苏州读书,长大后被蒋介石派到德国学军事,学成后又赴美国学习考察,因此,上海话、英语、德语、国语都很流利。

  在蒋家还有会说德语的,一位是蒋纬国的第二任太太邱爱伦,她是位中德混血儿,另一位是蒋孝文的太太徐乃锦——革命先烈徐锡麟的孙女,也是中德混血儿。

  在平时的语言交往中,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一起时,用上海话交谈,在公开场合两人均操国语,尽管蒋介石讲得并不标准。在外事场合,宋美龄讲英语比她讲国语更流畅。

  蒋经国的家庭语言是国语,大小人等都能听懂。夫妻在一起时,国语、俄语混着说。当蒋经国在外办事不顺,回家生闷气时,蒋方良为安慰夫君,会用俄语问候、关心他,使他感到家庭的平静,回想起年轻时代的浪漫岁月。蒋经国往往因此而愁云顿消,心情开朗起来,俄语的魁力在这种情况下的作用如此之大。

  蒋纬国在公开场合讲一口流利的国语,平时讲课时,国语、英语、德语串在一起,往往能收到生动活泼,别开生面的效果。在家里,夫妻之间常常中、德语言混用,夫妻感情融洽。

  宋美龄在家庭中使用语言分对象、场合。对蒋经国、蒋纬国讲上海话,以体现家庭气氛。对儿媳们、孙子们讲国语,以示长辈威严,当然这些人也不懂上海话。

  在与孔家、宋家人的交流中,宋美龄通常是上海话、英语轮流用,与自己的同胞姐姐、哥哥、弟弟交往时,还常讲粤语,以现手足之情,再返少年时光。

  蒋方良是一位以丈夫为重的传统妇女,蒋经国不喜欢她经常外出,或者到别人家串门,时间长了,难免与外界封闭,逐渐走上了自我禁锢的道路。蒋经国没做“总统”时,她还会到外面买东西、逛街、看电影,后来,蒋经国做了“总统”,家搬到七海,远离市区,她便不可能像一般平民百姓一样上街闲逛。

  长期的足不出户、自我封闭,身心难免造成一些病症。病发的先兆是,她不和任何人说话,和蒋经国一天讲的话不超过10句,总是一个人静坐一旁发呆。日子长了,人们发现她出现了怪异的举止,才知道情况不妙。

  蒋方良发病时,在官邸内翻箱倒柜,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金银首饰、衣服用品,搬得楼上楼下到处都是。而这个时候,再劝她出门散心已经为时已晚了。

  嫁到蒋家就要奉行蒋家的规矩。蒋方良在生活中遵守浙江的传统风俗习惯,并用它教育孩子,逢年过节,带着孩子拜祖先,烧香、磕头,样样都学会。她还穿旗袍,讲宁波话。一心一意地做蒋家的贤妻良母。

  长子孝文因纵酒导致血糖过低,昏迷不醒,脑部受损失后,蒋方良再也没有玩兴了,整日泡在儿子的病房里,常常神情黯淡,以泪洗面,尽着一份慈母的爱心。蒋家上下对此莫不动容。

  蒋方良60岁生日时,蒋介石手书贺词:“贤良慈孝”,以表对这位异国儿媳的爱怜之心。

  1988年1月13日晚,蒋经国溘然长逝,长子蒋孝文、次子蒋孝武也相继去世。亲生女儿蒋孝章长期旅居美国,惟一的儿子蒋孝勇一家,也迁居美国、加拿大,后染病而亡。独留蒋方良孤守偌大的官邸,她的际遇更受人们注目。

  “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蒋方良对关心她的人说。

  事实上,满足现状,无所欲求,一直是蒋方良谨守的人生哲学。她平素视台北为第三故乡,默默地以坦然的心境面对不幸和哀伤。

  有一次,蒋方良向一位甚为亲近的友人表示,要将自己的存款分为10份,分给儿子媳妇和孙儿女。在她的计算中,孝文的妻子徐乃锦、女儿友梅;孝武的太太蔡惠媚、子女友松、友兰;以及三子孝勇、孝勇的妻子与3个儿子,两代共10人,承继她的积蓄。蒋方良的每笔金钱支出,都精打细算,好不容易积存的一笔不多的存款,还要留给子孙,看来,她在世上为自己着想的事情实在没有什么了。

  由于蒋方良的俄籍背景,社会上许多人士公开建议当局,应当允许她回俄罗斯安度余年,而她则表示俄罗斯毕竟已人事全非,不能算是家园了,台北才是她的家。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