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 上页 下页 |
九 |
|
4.蒋介石“垂帘听政” 蒋介石虽避居溪口,这和当年袁世凯削职回项城、段祺瑞下野回合肥一样,是职退权未退,退而不休。他在溪口小镇驾了七部电台,准备随时操纵局面,而国民党党、政、军要员奔赴溪口请示总裁面谕的人也不绝于途。溪口小镇取代了六朝粉黛的故都南京而成为国民党新的政治中心,蒋介石也成为世界上最忙的闲人。 蒋介石回到溪口的第四天,便召集汤恩伯、何应钦、顾祝同等人开会部署长江防守计划,决定重点防守湖口以下,以确保上海的安全,将台湾作为最后据点,由汤恩伯负责总指挥。在会上,蒋说:“共产党是要我的命,而桂系既要我的命又要我的钱。”而在南京的李宗仁虽说“代总统”面子不够,毕竟蒋介石让位了,他要挽救危局,打出和谈的旗号,争取时间取得美援,保住半壁江山。为此他也加紧部署江防,决定重点防守湖口以西,确保南京的安全,以海南岛为最后打算,由白崇禧负责指挥。 1月27日,李宗仁致电毛泽东: 润之先生勋鉴: 自政协破裂,继八年对外抗战,内战达三年有余……自弟主政之日起,即决心以最高之诚意,尽最大之努力,务期促成和平之实现……贵方所提八项条件, 政府方面已承认可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和谈,各项问题,自均可在谈判中商讨决定。 李宗仁电报一发,蒋介石大怒,即命孙科将行政院和国民党中央迁往广州,以示和李宗仁领导的南京政府对立,而大批国民党党政要员既不去广州也不在南京却聚集上海,两边都不得罪,这就形成了“一国三公”的局面。 2月5日,毛泽东发表文章讥评道: 这个所谓“政府”究竟还存在不存在呢?它是存在于南京吗?南京没有行政机关。它是存在于广州吗? 广州没有行政首脑。它是存在于上海吗?上海既没有行政机关又没有行政首脑。它是存在于奉化吗?奉化只是一个宣布“退休”了的伪总统。 同时,中共中央发表声明宣布不承认南京政府。蒋介石对此幸灾乐祸,他在日记中写道: 共匪于今用广播明白表示不承认李宗仁所代表之 南京政府。未知李宗仁与邵力子、张治中等人当作何感想也。彼等汗颜至此,尚计其革命历史与人格乎。 李宗仁见蒋一日不去,他不可能有所作为,遂策划逼蒋出国。和谈代表张治中和屈武对他深表同情,愿请缨前往溪口一劝。蒋介石一见张治中和屈武便没好气地说:“你们是要劝我出国的吧?”他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报纸上早就登出了。他们逼我下野尚可,逼我亡命不行!如今我是个普通公民,到哪里都可以自由居住,何况是在我的家乡!”几句话把张治中的嘴封住了,他便只好就和谈一事请示蒋介石。蒋介石消了气,说:“你可以告诉德邻,我一定支持他。德邻现在所负的责任就是我的责任,德邻的成败就是我的成败。我愿终老家乡,绝不再度执政。”可是谁又会相信他的话呢?蒋介石趁机就和谈规定了最低限度:划江而治,就地停战。 4月1日,国民党派出张治中、邵力于、屈武等代表赴北平和中共谈判。这时,解放军早已饮马于长江北岸,随时准备过江。对于国民党的要求,中共中央答复:不承认已停战,无论和战解放军均要过江,并且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订案)。 这不啻给李宗仁当头一棒,是战是和,他不敢作主,遂修书一封派人送给蒋介石:“和谈正在进行,结果未可预卜。回顾宗仁主政以来,形格势禁,难于集中权力,迅赴时机,如果和谈万一破裂,战争重启,则宗仁断难肩此重任,深愿引身求去,以谢国人。”蒋介石看罢信说:“现在我是退休的人,他是代总统,一切由他作主。不过我是支持他的。”4月16日,谈判代表黄绍闳带着《国内和平协定》回南京请示是否签字,李宗仁不敢签字,即派人送蒋过目。蒋介石一看,拍案而起:“文白无能,丧权辱国!” 李宗仁无奈之下召集心腹桂系将领开会,研究和谈事宜。白崇禧认为中共中央的和谈条件过于苛刻,决不能签字。黄绍闳则认为共产党已答应保留桂系军队和地盘,李宗仁还可做联合政府的主席,这已很宽大了,应抓住机会签字。其他人议论纷纷多不主张签字。最后,李宗仁也表示拒绝签字。 4月20日,和谈破裂。对日,解放军渡过长江。 黄绍闳见国民党大势已去,南京解放已指日可待,遂悄悄飞往香港。在机场,他遇到屈武,他对屈武说:“快到西北去!”屈武会意后也迅速逃离了南京。 4月22日,南京城内响起了零星的枪声,人们纷纷打起包裹细软出逃,交通一片拥挤,李宗仁决定离开这是非之地。23日晨,他乘“追云”号飞机飞往广州,飞机飞了1个小时后,他突然命飞行员转变航向,去了桂林。当晚,南京解放。 这时,蒋介石在溪口也坐不住了,遂乘车悄然驶离溪口,登上“太康”号军舰,驶往上海。从此,蒋介石父子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故乡。 27日,蒋介石在上海以国民党总裁的名义发表文告,内称:“当此国家民族存亡生死之交,中正愿以在野之身,追随我爱国军民同胞之后,拥护李代总统暨何院长领导作战,奋斗到底。”同时,他派人三番五次到桂林催李宗仁到广州主政。 而李宗仁感到蒋处处掣肘,自己手中无钱、无枪、无军队,实在难以一展宏图,他不想去广州,一到广州即无法脱身了,还是留在桂林桂系老巢安稳些。鉴于此,他和白崇禧等经过一番磋商,拟出五项条件: 代总统有权调整军政人事; 移存台湾的金钱应运回大陆以供军政开支; 所有军队一律听从国防部指挥; 中常委之决策,只能作为建议; 蒋先生出国。 对此五项条件,蒋假惺惺地表示答应,唯有出国一事他不同意。他说:“中正许身革命40余年,始终一贯为中国之独立自由而奋斗。只要中国尚有一片自由之领土,保持独立之主权,不信中正竟无立足之地。”他写信给李宗仁:“今日国难益急,而德邻兄对中正隔膜至此,诚非始料之所及。而过去协助政府者,已被认为牵制政府。故中正惟有遁世远引,对于政治一切不复闻问。”李宗仁被蒋的花言巧语所迷,还是飞往了广州,继续做蒋的替罪羊。 在解放军咄咄逼人的进攻下,5月25日,蒋介石亲自指挥的上海又失掉了,如此“江南半壁业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蒋介石孤舟漂泊,不知何处安身。5月末,他终于来到台湾,落脚于台北十几公里处的草山,因忌讳“落草为寇”的“草”,便改草山为阳明山,以表示对哲学家王阳明的尊重。草山也就成了蒋介石的“总统府”。 草山,青山环绕,林木茂深,泉水叮呼,本是游览的胜地,但是,山河美景不能激起蒋介石的一丝游兴。烦闷之余,蒋开始拟定防台计划,决定以舟山、马祖、金门、澎湖一线为前哨,以防务台湾为第一。 不久,李宗仁和阎锡山两次来台,要蒋介石到广州“主持大局”,蒋经国觉得“尚非其时,亦非其地。”蒋介石则不然,认为复出的机会将要来临,遂于6月14日飞抵广州,李宗仁毫无思想准备,只得乖乖听从蒋的摆布,宣布成立非常委员会,主席是蒋介石,副主席是李宗仁,这无异于恢复了蒋的独裁。不久,他在对部下的一次训话中解释了他赴广州主持大政的理由:“我是一个下野的总统,论理不应再问国事,一切由李代总统来处理……但想起总理生前的嘱托,勉以‘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的遗言,现在是我党危难关头,所以我以党的总裁地位来领导大家同共产党作殊死战。”看,他的理由又是多么动听。 蒋介石酝酿从幕后走向前台。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