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郭沫若传 | 上页 下页 |
一一七 |
|
沫若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在“乐园”小剧场观看《兄妹开荒》等秧歌剧时的心情,他曾深为工农群众开始有了自己的文艺剧目而欢欣。如今改天换地的艰难大业已创成,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怎不叫人心潮激荡?旧地重游,当他找到昔日文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处以及自己的寓所天官府时,见“危楼”已经更加破旧,想当年周恩来曾多次召集民主人士和抗日的文化工作者在此座谈学习,而且这里还是《屈原》、《虎符》等剧作的诞生地,沫若当然对它怀有特殊的深情。此外他还游览了北泉公园、南泉公园,并泛舟花溪,往黄山探梅。在抗战烽火中他不可能有这等闲情逸致,如今有余裕放眼观赏良辰美景,更觉得“新光弥满,多所感发”。 接着三月份,沫若又飞赴延安参观。二十多年来的宿愿成了现实,沫若终于来到了他一直向往时革命圣地,拜访了杨家岭昔日毛主席住过的地方,窗明几净的窑洞亲切地招待了远方的来客,就好象它当年的主人那般的热情,好客。沫若看到桌上那一叠著作和文件,似乎听到了毛主席当年苦心思虑、不停来回走动的脚步声,仿佛闻到了毛主席废寝忘食地工作而搁在那儿未及时进餐的小米粥的香味。沫若又怀着浓重的思念之情谒拜了延安的烈士陵园,九泉之下传来的英光豪气沁心脾,他久久徘徊,喁喁沉吟,得七律一首: 星徽遥望耸江皋,长使山川不寂寥。 血涴绮霞开曙色,泪翻红浪洒农郊。 为山九仞当增篑,接力千秋敢惮劳? 拜罢黄垆闻笑语,英雄人物看今朝。① -------- ①《东风集·谒延安烈士陵园》 一九六一年沫若自国外访问归来,曾两次在昆明逗留,游览了数天。一月和九月正值茶花和海棠盛开的季节,在这“四季信如春”的昆明,更是景色宜人。沫若踏访了不少名胜古迹,黑龙潭、安宁温泉、大观楼、鸣凤岭,还有他在写《孔雀胆》时日夜向往能一游的大理,洱海畔、天生桥下、蝴蝶泉边、夫子庙坡处处留下了沫若的足迹,美丽的民间故事和英勇的抗敌历史传说,事事都拴住了沫若的心,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精神,那么年轻,因而时当秋天,还跳进西山脚下的滇池里去游泳。 在这被称为调查研究年的一九六一年,二三月间沫若又偕同于立群赴湛江、海南岛参观访问。湛江十三华里长的人造大堤,一百七十八公里的雷州青年运河,兴隆欣欣向荣的华侨农场,为琼崖增添了不少风光,给沫若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亲临天涯海角,这里巨石磊磊,象把门神守峙海湾,地势险峻。“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的石刻,传说是苏东坡所书,沫若却以为不象东坡居士的笔迹,后来查验确为清朝人所书。看到海边有两群渔民正同心协力拉起拦海捕鱼的长网,沫若就与同行的二十几人跑过去,一同抓起网绳,为曳渔网出了一把力。①明代敢于直谏的海瑞,他的墓历经三百余年犹完整无缺,沫若谒拜后深为感慨:“生前身受人折磨,死后墓为人护摄”②,功兮罪兮,人民自有评论。接着又去游览了柳州的柳侯祠,今称柳州公园,园中存有柳宗元衣冠塚及遗像、《柳侯剑铭》碑等,沫若又一次体会到“有德于民民祀之”的道理。时隔一年之后,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他又踏上祖国的南疆,一访再访广州市郊的萝冈洞,与会做诗的看院老人钟踏梅相识,两人一同合影留念,并互赠诗词。后又重游海南岛,走西路游览了不少名胜,在天涯海角看到了自己的题字题诗石刻,不免有些赧然。 -------- ①据《天涯海角》,1961年2月20日《羊城晚报》。 ②见《东风集·海南纪行(八)》。 自琼崖回北京途中,沫若夫妇特在武汉稽留一日,对这个曾经为保卫它而战斗过的城市,他们情谊绵绵。驱车来到珞珈山,沫若急着下车,按记忆的痕迹寻觅他住过的宅邸,在一区二十号前他兴奋地停住了脚,连声呼唤立群:“对!就是这一栋,就是这一栋!”山下浩淼的东湖依然无恙,四周仍是绿树成荫,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旧日与周恩来、与三厅的同志们共同战斗的一幕幕,就象电影似地连续在眼前放映。接着又找到了恩来同志住过的屋子,跨进门去,就忍不住伸出手来不停地抚摸那些旧家具,与同行者说起当年在客厅里,与恩来促膝谈心的情景。①下午,他游览了武昌东湖三闾阁、九女墩后更是诗兴勃发,真是“游罢琼崖来武汉,域中无处不新奇”②。 -------- ①罗高林:《珞珈山的怀念》,1979年10月14日《湖北日报》。 ②见《沫若诗词选·回京途中(一)》。 回到北京不久,五月沫若又去游览泰山。在岱庙遥望泰山,它似乎显得格外高峻,沫若却相信这七千多级台阶该不在话下,自己一定能爬得上去,要是连泰山都爬不了,以后想爬梦里都在想念的峨眉山,可怎么能上得去呢?这次登泰山并不顺利,在万松亭遇雨,在极顶观日出又未能如愿,但只有登上泰山之巅,才真正领略了“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九月中旬,沫若决定由重庆乘江沪轮沿江而下,因为他迫切地想与阔别四十八年的三峡重新见面。当年雏鹰怀着奋飞的决心,振翅越过夔门不及细顾的景色,如今老鹰却愿在此翱翔、盘旋,每一处奇景激起的情感的溪流,最后都汇合流入滔滔东去的大江,奔腾不息。在“浩气混茫江似血,崇山磅礴月如钩”的夜晚,他宿在万县,眼望白岩书院李白的书堂,当年诗仙的情潮同样不时涌上他的心头。轮至奉节,江中起沙阻,沫若遥望白帝城,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诗圣杜甫寓奉节时所作诗句,不意脱口而出。过瞿唐峡与巫峡时景色险而奇,确是“岸崖双壁立,峡道九肠回”,“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①。走完了西陵峡,天地顿然开阔,浑然犹如梦中醒来。重游四十八年来日夜惦念着的三峡,更使沫若心旷神怡,于是略拟李白《蜀道难》其体而反其意,作《蜀道奇》,喟叹“蜀道之奇奇于读异书”,歌颂“人定胜天目可睹”。 -------- ①以上引诗均见《东风集·再出夔门》。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