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石评梅传 | 上页 下页
一〇七


  在同年的三月间,我正在北京参加国民会议促成
  会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突然听到君宇同志逝世的噩
  耗,深为悲痛,极想能够见到他的情人——石评梅女
  士,给予安慰。数日后,在北京大学旧址法学院的礼
  堂,举行高君宇同志的追悼会由赵世炎同志(中共北
  方区委员会负责人之一,主管职工和宣传工作,一九
  二七年国共两党分裂后,七月在上海被捕遭杀害)主
  持,我去参力。追悼会,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和迫切的
  愿望,希望能够见到女作家石评梅。但是那天很出乎
  我的意外,评梅女士并没有参加追悼会,可能因为她
  悲痛过甚而不能参加。但是,在追悼会会场的正中悬
  挂着评梅女士抄录的君宇同志自题像片的那首诗,作
  为她悼念君宇同志的悼词。因为,我和恩来同志对高
  君宇同志和石评梅女士的相爱非常仰慕,但他们没有
  实现结婚的愿望,却以君宇同志不幸逝世的悲剧告终,
  深表同情。君宇同志由于工作关系,一人独居,无人
  照料,阑尾炎发作后,因耽误时间而恶化以至不救长
  逝的。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仰慕高、石之间的爱情和
  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总希望能有机会和石评梅女作
  家见一面,然而,石评梅女士由于失去君宇同志悲伤
  过甚,约三年后,她自己也离开了人间。我始终未能
  同石评梅女作家有一面之缘,至今仍引为憾事。北京
  解放后,我也曾与一些同志和青年一代几度到陶然亭,
  凭吊高、石合葬的碑墓,我向同行的人们讲述了高、石
  的爱情和革命事迹。由于对高、石俩人的仰慕和同情,
  缅怀之思,至今犹存。虽我们两对四人,其中已有三
  人长逝了,作为幸存者的我,有机会能为石评梅作品
  集题写书名,深感欣幸,故不计字迹拙劣,乐于题写。

   一九八二年七月下旬于北京

  1984年4月25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同志,在接见电视片《高君宇》摄制组编导人员,谈到党在山西的历史应从高君宇写起时,他说:

  高君宇同志是山西省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躯和,
  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太原的共产党共(社)青团是在
  他的联系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他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
  艰苦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山西平定县为石评梅筹建纪念馆,1984年12月10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同志题词:

  高君宇同志,名尚德,山西静乐人。一九一六年
  入北京大学与余为同窗好友。“五四”时期,余等数人
  被推为北大学生会代表,殴击曹章陆,火烧赵家楼,我
  们均当其冲。尚德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之一,
  一九二二年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远东革命青年会议,
  多所建白。尚德同志在莫斯科曾与列宁会晤,为中国
  与列宁会晤最早的人之一。返国后反击军阀帝国主义
  之志愈坚,提倡社会主义愈烈,为军阀所嫉愈甚。一
  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北上,尚德同志代表党参加欢迎。
  因辛劳过渡而咯血,后又狞发急性盲肠炎,不幸竞于
  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逝世,年仅三十岁。石评梅同志,
  名汝壁,山西平定人,一九二三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
  范体育系,后任师大附中体育及国文教员。评梅与君
  宇为一对革命情侣,在君宇同志的帮助下,她日益努
  力从事新文学创作,成绩斐然。君宇同志突然病逝,她
  悲痛过甚,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也因脑膜炎殁于
  北京,时年二十有七。君宇评梅同志,同葬于北京陶
  然亭畔。兹值石评梅同志纪念馆建馆之际,谨志两同
  志事绩如上,并赋诔词以为纪念。词曰:

  革命情侣 生死相从
  堪称英烈 世所尊崇

   许德珩敬撰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日

  经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批准,高石之墓又在陶然亭之畔、西湖之滨、中央岛西北山麓的丛林之中进行了修建,举行了安灵仪式。一九八四年底全部竣工。凝聚着深沉高尚爱情的“高石之墓”,又重新屹立在陶然亭湖畔。

  “高石之墓”,记载着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与痛苦,和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艰难历程;记载着一个凄艳动人的爱情悲剧。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高石之墓”在陶然亭湖畔,将永远放射着纯洁爱情的美丽光芒,千古不灭!

  1985年3月9日至1985年6月12日草于京郊复兴庄
  1991手5月21日至1991年6月6日再版修订于京都梅园书斋
  19995年8月23日至1995年9月3日二版修订于京都梅园书斋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