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陈赓 | 上页 下页
四四


  “随后抓紧时间补充!”彭德怀说。

  30日上午,陈赓奉命率部再次对关家恼高地展开进攻。经过研究最后决定,采用挖地道的方法,一直挖到日军机枪阵地附近,然后再猛冲上去。日军的机枪手来不及调转枪口,就被战士们用刺刀戳死了。

  血战到深夜,终于拿下了关家恼,全歼被围日军。陈赓所部亦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百团大战以后,敌人对根据地的扫荡更加频繁。仅在1942年间,敌人就对太岳区发动三次大规模扫荡。陈赓领导太岳纵队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两年间,太岳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1941年秋季反扫荡中, 就进行五十多次战斗,毙伤日军伪军官兵一千三百六十多名。1942年作战二千七百六十七次,民兵作战一千七百多次,全军共毙伤日伪军六千二百三十六人。

  在游击区,针对敌人在边缘区的蚕食政策,陈赓领导太岳军民开展反蚕食斗争,同时在敌占区开展声势浩大的政治攻势。太岳军民经过英勇奋斗,渡过了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刻,不仅坚持了岳北根据地,并且扩展了岳南,开辟了中条山区。到1943年初,太岳解放区的面积已扩大到七万八千平方里, 拥有一百一十二万多人。

  陈赓在敌后坚持斗争的日日夜夜,时刻都处在战备中,对付敌人的扫荡,陈赓每次都是指挥主力部队分散转移到外线,和内线部队、民兵的游击战相结合,协同作战,内外夹击,使敌首尾不能相顾,终将敌人的扫荡粉碎。此间,陈赓曾多次历险。

  一次,日寇扫荡我腹心地区扑空后,因我在外线对敌交通线和据点大攻击,情况紧急,敌人慌忙从沁源、沁县等地分两路开向临汾方向,猛扑外线合击,企图捕捉我军转到外线活动的部队。这时,陈赓的司令部还未转到外线,司令部正处在两路敌人合击的交会线上,情况十分危急。指战员们都为司令员的安全提心吊胆。

  陈赓得悉敌情,命令指挥部停止前进,就地宿营。营地就设在离山顶公路和沟底大路都只有几百米的小山庄里。山顶的公路,沿小山庄背后由北向东南侧翼而下;沟底大路,在小山庄前面,由西向东南方向穿过。陈赓下令:

  这天夜晚不准生火,不准点灯,不准吸烟,不准高声讲话。同时,命令在小山庄的四周,分别派出暗哨,严密监视敌人的动向。战士们都紧张极了。

  而陈赓司令员却骑着大马,四处巡视部队宿营情况。不知不觉,他把处在黑暗中的前面的军队当作三八六旅的七七二团,他快马加鞭,急速奔去。

  哪里知道,这支军队是敌人!他与敌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敌人已发现了他。

  但一时也分辨不清敌友。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骑兵班一个战士突然高声大叫:“首长,前面是敌人!”陈赓敏捷地调转马头,加鞭疾走,在骑兵的掩护下,陈赓方得脱险。事后,陈赓说:“我还以为前面集合的队伍是七七二团,正想赶去给部队讲话呢!”

  北平。

  夕阳残照,一座高大的日式建筑矗立于暮霜之中。一面太阳旗在楼顶迎风飘扬。楼门前警卫林立,戒备森严。这是位于北平市内的日本华北驻军司令部。

  冈村宁茨这位反共老手接替多田骏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夜已很深了,冈村宁茨坐卧不安。八路军刘伯承、邓小平和陈赓、薄一波两部在太行、太岳之间遥相呼应,久剿不胜,不拔掉这两颗钉子,皇军的后方将永无宁日。他必须吸取他的前任多田骏的教训,以免重踏覆辙。

  冈村一到华北即出行巡视。经周密策划,他决定以五万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持续“扫荡”,号称“百万大战”,以示对百团大战的报复。他雄心勃勃,决定搞一次“山岳剿共实验”,实施其治安强化运动方案。花谷正就是这个实验的具体实施者。

  10月19日,花谷正率三万大军,天上以飞机相助,威风凛凛杀向太岳山区。一路上,花谷正好不得意!可得意之余,花谷正内心又生出几分莫名的恐惧,他频频向后方向基地发报:务求谨慎防守,不得随意出战,如发现陈赓主力,速报勿误。

  10月21日傍晚时分,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的三万日军在沁源县城会师。

  鬼子进到城里,四处搜索,却不见一只鸡,一只羊,不见一粒粮,更看不到一个人。

  轻装疾进的日军,本来就没有带多少干粮,士兵们肚子早已饿极了,想不到来到沁源城,不但找不到吃的,甚至连一口水都找不到,所有的井都被封死了。

  花谷正茫然了。“无人区”,他猛然想起这个词,不禁心中泛起一阵惊恐。

  怎么办?花谷正脑子一转又想出一个新招:何不向县城以外发展?于是他选择大村大镇为重点据点,重兵屯扎,每日以据点为核心,向外出击,抓人抢粮。

  花谷正横下一条心:来了,就不走了,定要与陈赓再打一次交道。

  眼看鬼子摆出了长期驻扎的架势,陈赓率部在白晋、同蒲铁路两侧敌人后方频频出击,然而花谷正仍不为所动。

  形势不断恶化,躲进深山沟的群众开始断粮,部队给养也发生困难。而花谷正却请来了“维持会”,妄图拉拢部分群众,这是花谷正的又一阴谋。

  日军将华北分为治安区、准治安区和未治安区。对治安区,以清乡为主,建立各种伪组织,并实行保甲连坐;对准治安区,以蚕食为主,步步逼上伪化、特务化道路,防止八路军的深入;对未治安区,是以扫荡为主,实行三光政策。在治安强化中,日军使清乡、蚕食、扫荡三者配合,以清乡巩固其占领,以蚕食缩小我根据地,扩张其占领区。

  为粉碎敌人的阴谋,陈赓决定实行长期包围、战胜敌人的方针。他把熟悉沁源情况的主力部队陕一旅三十八团从外线调回,执行长期围困任务。把全县划分为十一个战区,以三十八团和二十五团、二十九团各一部为骨干,结合全县民兵群众,组成十三个游击集团,开始群众性的围困沁源的斗争,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人民群众创造发明了一系列的困围新战术。

  夏天的傍晚,当成群的蛤蟆聚集在河岸边“呱呱”乱叫的时候,群众扯来一串串蛤蟆,先把胡椒粒塞到蛤蟆嘴里,再扔到鬼子据点周围,蛤蟆受到刺激,通夜大叫不止,弄得据点的敌人无法入睡,这样他们白天就没精力出来抓人抢粮了。后来敌人出来捉蛤蟆,民兵又在蛤蟆腿上挂地雷,炸得鬼子窝都不敢出来了。这是所谓蛤蟆阵。

  民兵还在城关通往四乡的道路上埋上一种高大多刺的红眼圪针,这种荆棘灌木在太岳山区随处可见。鬼子看见这玩艺害怕,只好一根一根地往外拔,可他们没想到在这圪针的下面还带着地雷手榴弹,随着轰隆的爆炸声,鬼子骨肉分家,吓得哇哇直叫。这是所谓圪针战。

  1943年1月24日,在沁源驻扎了三个多月的日军六七九师团两个大队, 因“实验”毫无成就,还损兵折将二千余人,连牲口都杀了吃光,补给难以为继、而被迫撤回同蒲线。“实验”任务便交给白晋线的三十六团驻沁县之水川联队斋滕大队接管。

  “我要在一个月内建立起‘维持会’来”。大队长斋滕一到沁源便夸下海口。

  斋滕的新方针是缩短战线,军事进攻与政治欺骗双管齐下。

  “皇军换了防,要久驻下去,大家不要在山沟里受罪了,快回去成立‘维持会’吧!”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