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陈赓传 | 上页 下页
三一


  部队还没走进这座小城,便与刚从西昌、会理方向赶来的国民党军队遭遇,敌人是一个旅,也来抢占通安州,于是陈赓指挥自己的两个营,与敌人激战。刘伯承得知这一情况后,对宋任穷说:“这是一次关系重大的战斗,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坚决消灭敌人,占领通安州,保证全军顺利渡江。”于是宋任穷就带着江边这个营跑步上山支援。

  由于敌人正面是开阔地,火力又强,不便正面进攻,陈赓指挥二营正面佯攻,一、三营迂回包抄,终于将敌人打垮,俘虏了敌团长以下600多人,声威大震。干部团不仅占领了通安州这座小城,还追击出去几十里。最前面的第五连,接到骑兵通信员送来陈赓的命令“停止追击,就地宿营警戒”后,才算结束。此战打开了红军北上的大门。

  陈赓指挥这一仗,确实打得漂亮。当时干部团的作战科长韩振纪后来分析说:

  他在指挥上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大胆果决,机动灵活,善于掌握情况,捕捉战机。应该打的时候,绝不放弃夺取胜利的机会;不该打的时候,坚决不打,毫不犹豫。攻取通安州的战斗就是这样指挥的,看见有利的形势乘胜追击,不顾一切;后来感到两翼兵力薄弱,继续追下去条件不利,中途就将部队收缩回来。从战术上不是打死仗,从战略上还有掩护大军渡江任务,战术动作与战略动作结合起来了。

  巧渡金沙江这一壮举,成为古今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红军九天九夜全部渡过江之后,敌人的部队才赶到金沙江南岸,渡船已全被红军烧毁,他们只好望江兴叹。红军宣传队编了一个小戏叫《烂草鞋》,是说国民党军队到了江边,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捡到了红军丢下的几只烂草鞋,作为他们的战利品。后来在红军中流行的《红军远征胜利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三月打回贵州省,二次占领遵义城,打垮王家烈8个团,消灭周、薛两个师。四月里来向南征,打了贵阳打昆明,巧妙渡过金沙江、浩浩荡荡蜀中行……”巧渡金沙江,确实是长征中的关键之战。

  红军跳出了几十万敌人构筑的包围圈,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取得了长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干部团功不可没,中央中革军委给予他们通令嘉奖。

  四、从安顺场到夹金山

  中央红军在会理地区休息了5天。干部团略事休息后,和大部队一起继续北上,朝大渡河方向前进。

  蒋介石断言:红军过得了金沙江,过不了大渡河。因为大渡河虽然不比金沙江宽,但比金沙江深,水流比金沙江急,激浪翻腾,惊涛拍岸,漩涡一个接着一个,是一条咆哮着的恶龙。历史上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带着部队来到大渡河,由于无法渡河,招致全军覆没。蒋介石也认为红军必然过不了他重兵防守的大渡河,肯定要走石达开同样的路。

  情况确实严峻:沿江100多里全是悬崖峭壁,江边没有河堤,有的地方傍着山崖只有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红军奔袭大渡河上重要渡口安顺场,但无法架桥,找到的几只小船又太破旧,难以很快修复。为争取时间,军委决定红军沿江北上,夺取泸定桥。因此命令干部团,接替大渡河沿岸被红军主力部队占领的地方,担任警戒,以便腾出兵力去夺取更大的胜利。

  5月27日干部团奉命开往安顺场,路上接收了老铺子的警戒任务;走到了老雅贤,又留下了一个营;走到小水溪,把警卫排留下,叫他们警戒该地并寻找船只。到了安顺场渡口,陈赓留三营驻守南岸,自己领着干部团其他部队,乘搜寻来的和修好了的旧船过了河,扼守安顺场的渡口北岸。安顺场是个小镇,背靠巍峨的大山,面向奔腾的大河,但它当时是河上最大的渡口。陈赓指挥干部团在这里坚持了两天,挡住了国民党的追兵,护送红军的小部队过河。在红军主力夺下了泸定桥,全军过河后,陈赓才率领干部团于30日出发,去追赶主力部队,向四川省的天全、芦山等县前进。

  这段路很难走,到处是灌木丛林和茂盛的杂草;有的地方是原始森林,树木稠密,藤葛缠绕,部队只能边开路边前进,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路,所谓路,就是红军几万人踩出来的。过了宝兴县,就看见了西北方向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了,这就是有名的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冰峰林立,沟谷纵横,积雪终年不化,是挡在红军长征路上的巨大障碍。

  老乡告诉红军:早晨和晚上,切勿过山,山上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山风四起,遮天蔽日。要过必须在上午9时以后和下午3时以前,而且要多穿衣服,带上烈酒、辣椒等物好御寒壮气,还得拿上拐棍,好借力爬山跨越冰雪等。

  红军感谢老乡的指教,但是他们只能用内心的革命烈火来融化雪山了。因为那时是6月,战士都穿的是单衣,背后又有追兵,没有时间也没有法子像老乡说的那样做好充分的准备。

  行军前,陈赓、宋任穷对部队认真做了动员工作,使大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棍子。陈赓挑选了一些精明强悍的人在前面探路,并在路两边插上路标,以免后面部队走错路,掉入雪谷,无法营救;同时布置了沿途的宣传鼓动工作,以激励大家战胜困难的勇气。

  爬上雪山气温骤降,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大家气喘吁吁,很少有人说笑了,木棍着地的“咯咯”声却清晰起来。越往山上走,情景越是使人触目惊心,左边是白皑皑的雪岭,右边是陡立的冰崖,中间是晶亮的冰雪路,看不出深浅高低,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会跌到山沟里去。开路先锋们用刺刀在雪地上挖了踏脚孔,后面的人就手拉手踏着他们走过的脚印谨慎地前进。行进中不时听见惊呼声,就会有木棍和绑腿伸下来,帮助跌倒的人、落进沟壑中的人向上爬。

  山上雪雾弥漫,时浓时淡,人行其中,宛如腾云驾雾;山风挟雪,漫天飞舞,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袭击,身上脸上像是被无形的尖刀刮着刺着。人们浑身哆嗦,牙齿打战,就是把所有能披的东西披在身上也无济于事。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人们头晕腿酸,一步一喘,一步一停,要是谁坐下来,就会永远起不来了。

  爬雪山,对于双腿负过重伤的陈赓当然更困难,但他豪情满怀,蔑视艰险,不仅带头爬山,在困难的时候,还能带头呼口号,激励大家战胜雪山的勇气。队列中鼓动口号声此起彼落:

  “快走啊!踩着前面的脚印走!”

  “千万不要坐下!坚持就是胜利!”

  “鼓足劲儿,光明就在前面!”

  ……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