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夏完淳 | 上页 下页 |
一四 |
|
他的心,充满了矛盾与困惑。对昏君,他不再有任何迷信,而是责怪。但他对代表复国事业的南明小朝廷,还是充满了责任感。他曾悄悄渡江到扬州,与史可法共商救国大计。 而小他12岁的好友陈子龙则似乎更加清醒,言词也更加犀利。他给皇帝上疏说:“中兴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复故物。今入国门已再旬矣,人情泄沓,无异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甚为之寒心。”一时被众人叹为名言。 面对与自己想象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残酷现实,一向善于思考的完淳又开始了深深的、痛苦的思索。他的思想在这个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对一向奉行的忠君思想,这个14岁的少年大胆地发出了疑问:“君王衔壁出辕门,落日悲风满姑孰。。殿前匍匐三顿首,明驼快马追风走。”“汉宫佳丽抱琵琶,皓齿红颜塞上沙。”以及“到今罗绮古扬州,不辨秦灰十二楼。”对历朝历代昏庸误国的皇帝的讽刺,对他们不顾人民死活的愤恨都倾注于笔端。 这个富有豪情壮志的少年,平生最热爱的诗人是屈原,但屈原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不参加实际斗争,只能以死反抗的软弱性又使身处明末清初的江南,呼吸了自由的、要求个性解放空气的夏完淳感到不满。他尽管敬佩,却并不赞成在封建士大夫心中视为壮举的以自杀报国的屈原式行为,他认为只要一息尚存,只要还有希望,就要尽一切可能去战斗,而不是消极逃避,更不是怨天尤人。他的爷爷夏时正是以隐居于平安之世而度过终生的,父亲夏允彝现在也暂时隐退在昆山。但完淳比父亲又进了一层,他非常反对隐退。在一年后弘光朝廷灭亡,父亲自杀后做的《咏史杂成口号十首》中他曾这样写道:“遗恨殷郊大白旗,黄虞千载更无依。当时尚有顽民在,何事西山独采薇?”对伯夷、叔齐(伯夷为商末一小国国君孤竹君的长子,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伯夷不受。后二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周武王伐商时,二人劝谏,武王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式的消极逃避表示了反对,这也是他超出一般人的地方。 对于劳动人民那种“竿木群兴”的抗暴意志,他非常欣赏,在和朋友们、亲戚们的交往中,他鼓励他们,也鼓励自己要“结屠箫之豪客”,广交天下豪杰,共同为恢复故国而奋斗。 就在夏完淳苦苦思索着人生的价值时,刚刚成立的弘光小朝廷也开始走向迅速毁灭的边缘。阉党攫取了政权,清除了忠良后,就大修宫殿,铺张扬厉,奢侈浪费,全不管前方的烽火狼烟和百姓们的热切呼声。 弘光帝也骄奢淫逸,“饮醇酒,选淑女”,成天寻欢作乐,完全是阉党手中的一个提线木偶。著名戏曲《桃花扇》中李香君拒绝阉党人士的纠缠,以死明志,血溅团扇和在宫中谴责昏君的情节,就发生在这一多事之秋。 弘光帝初即位时所发布的减轻赋税的方案,也被撕得粉碎,人民的负担大大加重。为了攫取财赋,这帮人又挖空心思想出办法,卖官鬻爵,朝廷中越发乌烟瘴气,一团漆黑。 时间在飞速流逝。到1644年年底,清兵已逼近苏北,金陵已处在极其危险的情势下,实际情况是已无退路了,但弘光帝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阉党也照样在争权夺利。尽管史可法仍在极艰苦的条件下联络四方,筹备出战,但马、阮等人还是决不为他筹集军饷,毫无备战决心,对史可法报来的紧急军情轻描淡写,搁置一边,一心只想与清朝求和,效仿历史上的东晋、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史可法痛心疾首地上疏皇帝,指明这种消极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昔日东晋君臣想的是力图中兴,打回老家,才仅仅保住了江南的地盘;南宋君臣尽力想在楚、蜀一带立国,但也只是定都临安(今杭州),苟延残喘了百年;而今天的南明君臣,却只想求和,保住江南小天地,是比东晋、南宋统治者还不如,还没志气,这样只能无立锥之地。正所谓“盖偏安者,恢复之退步;未能志在偏安,而遽能自立者也。”但这义愤填膺的奏折在纸醉金迷的小朝廷看来,依旧只是一纸空文。 尽管满心悲愤,但史可法依旧率领人马兢兢业业地守卫在江上,甚至牺牲吃饭睡觉的时间,不敢有半点马虎。清朝统治者几次想利用颇为“有效”的诱降方法来劝诱他投降,都被严辞拒绝。 第二年,情况更加严重。史可法本准备北伐收复河南失地,但此时清军使用反间计,内讧四起,尽管由于史可法的力挽狂澜,情势得到控制,但北伐已是暂时不可能的了。史可法依旧以坚定的态度防守在扬州,先保护住门户,再做打算。此时宁南伯左良玉也拥大军在武昌镇守,二人合力保卫长江,使清军难以南进,这是南明政权得以继续存在的真正原因。如果这种情况能够保持,弘光王朝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的。 但马、阮等人领导的阉党又怕左良玉与东林复社人物联合起来削弱夺取他们的权势,因此暗中克扣他的粮饷军需,又对他严加戒备,这就使军阀左良玉深为不满。偏在此时,侯方域、黄澎等东林党人为逃避阉党的追捕又都来投靠左良玉。这侯方域就是《桃花扇》中的男主人公,是复社中的著名人士,曾参加讨伐阮大铖的“南都防乱公揭”活动,遭到嫉恨,因此才逃到了左良玉处。他的许多朋友,包括与之相爱的秦淮名妓李香君还都留在金陵,生死未卜,他亟盼报仇的心也就更强烈,再加上他的父亲侯恂是左良玉的大恩人,所以他们的劝说对拥兵观望的左良玉有很大作用。于是,左良玉利用“伪太子案”出兵东下,以“清除君侧”为名,向金陵阉党发动进攻。 他这次出兵表面上是“清除君侧”,实际上也有出自一个老政客的、普通文人看不出的用心。在骨子里,他还是为着可以到江南攫取更多的权力与财富。 这时清兵已逼近江南,他不听别人劝告,与儿子左梦庚率师东下,直逼金陵,想除掉奸党,建立新政权。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