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王阳明 | 上页 下页
二八


  同时,“致良知”论无时无刻不在强调一个“变”字。首先,他大胆地否定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死框框,死架子,而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处事方法。比如说,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就不必为自己的粗俗而自卑,粗俗也并不影响一个人勤学苦读,去当圣人。总有一天,粗俗的人照样会同地位高的人一起平起平做。王阳明总结为“人脑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被埋倒了。”他教导人们善于发现自己心中“良知”的标准,而不要总跟着别人人云亦云。他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花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下可要把统治者的肺都气炸了。几千年的古训,人有地位差别,你老百姓就该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现在王阳明可好,要让老百姓与达官贵人平起平坐,这还了得?由此看来,王阳明一生所受的诬蔑、陷害也就在所难免了。不过王阳明既然告诉每一个人运用“良知”运筹帷幄,在他的心中,也早有一套对付“小人”的高招。他说,对待坏人不宜作公开的揭露和抨击,这样当朝廷腐败时,不但告不倒他,反而会让他。应该抓住他的弱点,运用巧妙的办法狠狠治他一下,让他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后打心眼儿里再不敢干坏事。在用兵上,阳明也讲求在变中讲求效果,他常常把“便宜八事”(最省力地办事),“期于成功”挂在嘴上,甚至提倡重用有才干的贪财人士。他说,如果能用一些金银财宝换来战争的胜利,社稷的平安,以小换大,为什么不用呢?这个观点让大家大为惊奇,要知道古代可是把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啊!公开必谈论“廉洁,至孝”,这不是又一次冲击了当时的官方思想吗?

  不仅如此,王阳明还特别瞧不起死守清规,而不知变通的人。阳明杂著中曾记载了一件非常典型的事:补生傅凤,因家境困难而无法养活年迈的父母和傻子弟弟,于是不顾性命日夜苦读,因为吃不饱,再加上学业辛苦,竟然卧床不起,患了大病。要是按当时传统儒家的思想,只讲动机而不讲效果,傅凤的举动可以说非常孝顺,要受到世人的称赞。可是王阳明偏偏不欣赏,反而说他不孝顺父母,如果人累病了,甚至累死了,父母弟弟又将无人供养,就算你动机再好又有什么用呢?而王阳明赞成照顾全局,用“良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做到事半功倍,而不用总拘泥于旧的形式,旧的框框。

  王阳明的“致良知”是王阳明一生提出的最后一个学说,是他心学体系中最成熟的部分,也是他对以前所有学说的最高概括和总结,是一种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正是在这个学说的指导下,王阳明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游刃有余,前面惊涛骇浪越多,王阳明越能乘风破浪,向前开拓,而从来没有翻船落水过。

  他留给后人的“八大事功”,丰功伟绩莫不归功于学说、思想的成熟。现在大家一定深刻体会“理论引导实践”这句话有多么重要了吧!

  只可惜,“致良知”的认识论并不是适合于每一个人,并不是“人人心有仲尼”,并不是“谁人不有良知在”,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到阳明学说的真谛。

  这样许多伦理道德培养不深的人,就假借王阳明所说“人人心中有良知”,不必拘泥于道德条文的幌子,随心所欲,干一些伤天害理之事。尤其是王阳明死后,他的后学无论是泰州学派还是江右五门,都自以为深知“致良知”的真谛,而妄加评判、扭曲,最后导致了王阳明心学的解体。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