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吴三桂大传 | 上页 下页
一三八


  吴三桂即帝位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希望与信心。军事形势无可挽回的恶化,政治上的动荡,人心渐变,使他失望的情绪与日俱增。起兵初期,曾一度展现在他面前的光辉灿烂的前程,此时已变得黯淡无光,希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遥远、更渺茫了。因为他已看到各路清军正呐喊着向他逼近,在衡州的北面、东面、南面,远则数百里,近则百余里,已布满了清军,他感到他的皇帝宝座正在激烈地震荡,摇摇欲坠!他试图挣扎,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同命运抗争,来挽救自己的厄运。然而,他的一切努力,都证明徒劳无益。他已经心力交瘁,夜不能安眠,经常处于惶惶然状态。他所拥有的美衣美食美女,已无法引起他丝毫的欢颜,愁苦、悲哀,就像魔影一样时刻伴随着他。

  尽管如此,他不愿向厄运屈服,他还要顽强地活着,要战斗下去。就在他去世的前两个月,即康熙十七年六月初,他在衡州亲自点将马宝,并授计率数万人马南下,攻击有战略意义的兵家必争之地永兴,两战两胜,大创清军,一战击毙都统宜里布、护军统领哈克三,夺据清兵河外营地(永兴依耒水而立,此水上接衡州,下通郴州,由旱路接宜章);一战大败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岱、宜思孝所率援军,营垒被冲垮,河南岸失陷,清军被迫退回郴州。这次军事打击,给清军直至圣祖以很大的震动。圣祖说:“近来行兵,致有大臣阵亡,闻之不胜伤悼。”【《清圣祖实录》,卷75,4页。】

  马宝并全力继续攻永兴,直接危及郴州,顿时打乱了清军的部署,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搞得圣祖与前线的将帅穆占、简亲王喇布等手忙脚乱,急忙重新调整兵力,加强对茶陵、攸县、安仁各处的防守,担心遭到袭击。如失去这已得的十余个县,就会前功尽弃,江西就会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形势可能将出现大反复,后果不堪设想。清兵总算暂时顶住了马宝的进攻。马宝强悍无比,必欲攻下永兴。眼看就要攻下,三桂却死了,马宝被迫放弃进攻,悄悄回军,此是后话。

  三桂死前,还亲自部署了对广东、广西的大规模进攻。他派出胡国柱、夏国相率数万人马,突入两广,几度得手,尤其是在广西取得了更大的进展,除了梧州,几乎都被吴军夺回!功业未竟之时,三桂死了,遂使这一进攻停顿下来。

  三桂在南线取得进展,而北部岳州岌岌可危。岳州是湖南的屏障,倘屏障一倒,湖南门户洞开,清兵渡江,局面将不可收拾。因此,三桂一时南喜北忧,而最关键的是岳州的得失。他已开辟了两广战场,又南下永兴,已感无力北上援岳。他只好听天由命,一切由他的侄儿吴应期主持了。他时时注视着岳州,心中隐忧不散,南面战场的胜利,使他稍得一点安慰,但高兴不起来。很快,吴军在广东的进攻又被顶了回来;在永兴,久攻不下,他所得到的一点安慰于瞬息间消失了!

  更糟的是,人心、军心正在变化,他的部属一批又一批地背叛了他,投向了他的敌人的阵营。当初,他的人马雄壮、所到之处,谁不举手以迎王师!而眼前,他的人却悄悄地离他而去;过去,钱粮盈库,他挥金如土养士,如今,师老粮匮,府库空虚,度日维艰。种种烦恼困扰着他,这时才真正感到“力实难支”,每每自言自语,哀叹:“何苦!何苦!”【《平滇始末》,6页。】

  在兵败力竭之际,他的这番自叹,或许透露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了吧?他总结自己的一生,南征北战,在人生名利场上不停地追逐,落得这个结局,他怎能不自悟,略示自己的忏悔呢!为时太晚了,时间对他来说,已经不多了。大江东去,一去而不可复返,一切都无可挽回了。耿精忠、孙延龄、王辅臣一批首要人物,都相继倒下了,剩他这一棵孤树,也独立难支。他正受到数十万清军日益逼近的大包围。在地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死去。他明白,处在他这个地位,绝不能投降,即使投降,朝廷也绝不会饶恕他。只有一条路,等待死亡!

  六月,吴三桂又受到一次精神打击:他的妻子、皇后张氏病死了。【《明清史料》丁编第10本,932页。又《庭闻录》,卷5记张氏死于9月,误。】张氏虽无姿色,毕竟是结发妻子,故位至皇后。张氏之死,给他带来无限的哀伤,是不言而喻的。他又陷入孤独的愁思之中。他郁郁寡欢,情志不舒,面容日见憔悴……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突然得了“中风噎嗝”的病症。【(蒋氏)《东华录》,卷11,183页。】这是中医学的病症名。按中医解释,中风是指突然昏倒,口眼歪斜,言语困难或半身不遂等症状。即使不昏倒,也会出现上述等病症。中风还指外感风邪,也会出现口眼歪斜等症状。“噎嗝”又是一种病,按中医临床解释,它的病症是,“噎”为吞咽梗塞,水饮不下,食物难入。“嗝”指食管狭窄,食下抵拒作痛,或格拒难下。二者合称“噎嗝”。现代医学知识告诉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得了这种病是很麻烦的。在当时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得这种病,大抵与情志不舒有关。中风多由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或暴怒伤肝,或嗜食油腻,痰热内壅、阳盛化风,或气血亏损、虚风内动所致。“噎嗝”多由气血大损、津液枯涸、气机郁结、痰淤凝阻而成。【关于对“中风噎嗝”的病理分析和解释,从《辞海》的释文。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显然,这两种病症,都是由于心情不舒,焦虑过重,心力交瘁,气血亏空,肝火过盛,而成为诱发此病的内因。

  在中国古代,早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吴三桂久居南方,经受住了酷热与潮湿的气候,能活到六十七岁这个年龄,也算高寿了。这还是靠了他的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从少年就习武,学军事,身体素质原来就是极好的。以后虽然长期奔波,吃了不少辛苦,经历了不少磨难,但也锻炼了身体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加之饮食一向不错,到了云南,又过了一段安逸舒适的生活,身体得到了很好的保养。因此,他没有得上老年人的常见病,却突然患“中风噎嗝”之症。这种病,在其他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得上。不过,因为年老关系,又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生活条件下,像吴三桂已属高龄的人,恐怕得这种病更容易些吧!

  吴三桂为皇帝,自然会得到当时条件所能允许的最好的治疗。虽说未见大好,却也维持下去,未见恶化。不幸的是,有一天,忽然有条狗窜到他的几案上,安详地端坐着。【(蒋氏)《东华录》,卷11,183页。】三桂先是吓了一跳,马上意识到狗坐几案是不祥之兆。他很迷信,又经狗惊吓,精神一下子垮了下来,病情迅速恶化,口不能张。说明他初得此病时,口尚能开合,而此时却不能张口。接着,他又添了“下痢”的病症,中医称痢疾,泄泻不止。请郎中百般调治,终不见效。三桂知道自己不行了,授意他的心腹大臣,速命他的孙子吴世璠(即吴应熊的儿子)来衡州,托付后事。

  除此遗命,吴三桂对未来之事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要紧的话,这在他死后诸将讨论大计时,各持一说,已见三桂死前未予指示今后的出路。看来,他不想说出他不愿说的话,一切听天由命,听凭他们主持吧。他自知是将死之人,心灰意冷,还能给他们留下什么话呢?或许口不能张,说不了话?或许他想到孙子从云南来衡州时一并说?反正,他没有留下什么遗言,是可以肯定的。

  信使从衡州到云南,再从云南携世璠回到衡州,路途何其遥远!三桂的病继续恶化,还未等到世璠来到,便于八月十八日病逝了,享年六十七岁。【参见《清圣祖实录》,卷76,15页;《庭闻录》,卷5,14页;《逆臣传·吴三桂传》,卷2,《平吴录》。关于三桂死的时间,《清圣祖实录》、《东华录》等记为八月十七日,与各书所记差误一天。据《明清史料》丁编第10本,932页载:穆占于康熙十七年八月二十六日题报三桂死于八月十七日,系来之传闻。至八月三十日,他亲自审问被俘吴将,始知三桂死于十八日,而《实录》不慎,误将穆占前一题本报的时间写入《实录》】这年正是康熙十七年、周五年。三桂带着他的遗恨离开了人世。他的轰轰烈烈的一生,在凄凄惨惨中结束了。至此,作为他个人的历史已经完结。他没有留给子孙和臣属们丰厚的遗产,而是一个烂摊子,亟待收拾的残局,并且把必不可免的灭族之祸转嫁给了他们!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