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吴三桂大传 | 上页 下页
六六


  三桂这篇奏疏,洋洋千余言,既形于辞色,又讲求实际,尤其是“三患二难”说,更具说服力,读来顺理成章,使人强烈感到,进兵缅甸,消灭永历,势在必行。

  在云南基本平定后,兵部曾密令三桂等追入缅甸,剿除永历,“以靖根株”,特指示洪承畴“相机布置”。承畴目击云南“凋敝景象”,当地土司及降卒“观望”,人心不稳,不可操之过急。再说,大军如穷追进缅,惟恐李定国等号召土司、降卒复叛,袭清军之后,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主张“先安内,乃可剿外”,今秋冬(顺治十六年)暂停进兵。三桂的这道奏疏,也透露了他与承畴持同样的意见,曾向朝廷作了解释。朝廷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暂停进兵。【《贰臣传·洪承畴传》】

  但从这道奏疏中,又明显地看出,在此之前,即在暂停进兵之后,三桂改变主意,力主进兵缅甸,已有进兵缅甸一疏,内中引用世祖对前一疏的批示即是明证。【《逆臣传·吴三桂传》载此疏内称:“前者密陈进兵缅甸事,奉敕曰:‘若势有不可,慎勿强……’”显见在此疏之前,已有一疏,但各书均不见载。】这道奏疏,不过重申了前疏的意见,并提出了他的更为具体的用兵方略。他计划用兵包括征用当地土司的士兵十余万、征用战马六万余匹。诸凡兵士粮饷、马匹、草料、运输费用,共用银两百二三十万余两。这个数字,对于财政相当困难的朝廷,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也就是说,在原有支出云南军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开支。三桂的这一长篇奏疏就是请兵请饷。费用浩繁,不能不引起世祖和廷臣们的慎重考虑。

  世祖读过此疏,没有马上表态,命议政王贝勒、大臣及户、兵两部“速议”,拿出意见来。【《清世祖实录》,卷134,20页。】

  过了七天,四月三十日,议政王大臣及户、兵两部将会议结果上报世祖:“平西王吴三桂疏言,永历在缅,伪王李定国借以蛊惑人心,相应进剿,其现在云南满洲官兵,听该藩与各都统商酌率往。至于兵马钱粮,所需甚多,不惜措处维艰,亦万难即运至滇。目前应用草料,敕该藩设法措办,务使兵民两利。再查户部拨给云南十七年八分兵饷银三百三十万两,已经催解,其已解到者,听该藩支给进征兵丁,其未解到者,仍严饬各督抚星夜解往,以为接济。”【《清世祖实录》,卷134,22页。】

  大臣会议的意见,明确地表示,同意进剿缅甸,但同时也指出,最大的难处是兵马钱粮,不能满足三桂所开列的数目。他们提出解决的办法,首先责成三桂“设法措办”,再是户部已调拨本年度大部分饷银,作为接济,此项银两也由三桂负责支给进征兵丁。

  世祖接到这份报告,没有做出批示,却很快命学士麻勒吉、侍郎石图,前往云南,同三桂“面商机宜”。

  朝廷内外,关于云南撤兵与进剿,却有不同意见。浙江道监察御史季振宜认为:“云南宜先守御,而守御专任平西一藩(指三桂),应分该省之满兵驻扎湖南,相机接应。”【《清世祖实录》,卷136,5页。】把满洲八旗兵撤到湖南,其意是减轻云南的粮饷负担,也减轻了朝廷的财政压力。都察院上奏,说:“云南旗兵,粮饷不足,请以一半暂驻,一半撤回,可省军需数万。”如果三桂兵力因此而减弱,可把靖南王耿继茂部由广西移到贵州驻防。【《清世祖实录》,卷137,11页。】还有,此前户部也认为,云南应撤兵,裁减部队。议政王大臣会议,都逐一地否决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坚持认为:“滇逆未靖”,驻守云南的所有部队,“不便议撤”。【《清世祖实录》,卷137,11页。】又说,广西是要地,贵州地方险窄,靖南王不便移藩至贵州。【《清世祖实录》,卷137,18页。】

  三桂留兵不撤及进兵缅甸之议,由于得到了议政王贝勒、大臣们的一致坚决支持,终获世祖批准,即使靡费军饷,耗资巨大,但为江山永固,也在所不计了。后来,乾隆皇帝对三桂请兵进缅事做过这样的评论,他说:“立意殄灭由榔(永历),‘三患二难’发自三桂;檄缅甸,李定国,降白文选,皆出自三桂之筹划。然其筹划岂实为我国家哉!三桂之必欲灭由榔,实犹近日之阿睦尔撒纳之必欲灭达瓦齐,则彼之为宣力,皆所以自为也!”【《小腆纪年附考》,卷20,15页。】

  顺治十七年八月,在学士麻勒吉、石图同三桂密筹,并返回报告后,世祖颁布命令,授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率部往征李定国,与吴三桂“相机征讨”。【《清世祖实录》,卷139,16页。】爱星阿,姓舒穆禄氏,满洲正黄旗人。他的祖父就是赫赫有名的清朝开国勋臣扬古利。顺治八年,世祖为追念扬古利的功勋,授予他领侍卫内大臣职。在批准吴三桂请兵入缅灭永历时,特命他与三桂共同进征。同时,又命都统卓罗、郭尔泰、逊塔、署护军统领毕立克图、护军统领费雅恩哈、前锋统领白尔赫图等随征。【《清朝先正事略·爱星阿传》,卷2,17页。】世祖指授爱星阿等凡事要“会议而行”。如与三桂一处,“一切事务,俱用王印行,若不与王同处,即以尔印行”。以下内容,同以前的敕谕一样,强调军纪,执行朝廷既定政策。【《清世祖实录》,卷139,16~17页。】

  这一命令是颁给爱星阿的,但同时也向三桂下达了进军的命令。三桂还没接到这个命令,又上了一份奏报,请兵剿贵州土司。据他们的情报,贵州水西(黔西)土司安坤“久蓄异谋”,最近听说杀牲畜祭鬼,“将为不轨”。马乃土司酋长龙吉兆兄弟,“私受李定国伪敕”,修造武器,“逆行已彰”。乌撒土司安重圣“亦反侧叵测”。他想要“先发制人”,“乘其未动,早为剿平,以清肘腋之患”。以此来“伸国威者也”。【《清世祖实录》,卷139,22页。】

  征伐之令出自天子,须请示朝廷批准后方可用兵。本来水西等土司已归降,三桂却说他们欲图谋不轨。所列证据,还看不出有“谋反”的明显迹象。三桂都要“先发制人”,对这三个土司大张挞伐,再次征剿。三桂的目的,不过是制造“敌情”,给世祖和廷臣们造成一个印象:云贵的形势又有反复,不仅云南不安定,连贵州也岌岌可危,以此来催促朝廷准他用兵。廷臣们并没有认真核实“敌情”,仅听他之言,即建议从其所请,令其“悉心筹划,相机歼剿”。世祖也马上批准了。【《清世祖实录》,卷141,3页。】三桂又取得了用兵权,在贵州、云南边境一带再一次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过了不久,顺治十八年三月,吴三桂送来了战报:“擒获龙吉兆,克平马乃土司。”【《清圣祖实录》,卷2,4页。】此次战役,历七十余日才破其寨,将龙吉兆、龙吉佐兄弟一并擒获。三桂对兄弟俩进行了审问:“为什么要谋反?”兄弟两人说:“我受(明)国恩三百年,仗义守死,何名为谋反?”三桂厉声斥问:“难道不怕死吗?”兄弟俩倔强地说:“我两人尽忠而死,难道不贤于你不忠不孝而生吗?”两人同声斥骂不止。三桂大怒,命割去舌头,然后斩首处死。【《小腆纪传·龙吉兆传》,卷35,351页。】

  吴三桂镇压了马乃土司,朝廷把它改名为普安县,设知县一员,分设土司巡检,准令世袭。【《清圣祖实录》,卷2,4页。】这次军事活动刚刚结束,三桂全力准备进缅。

  九、计擒永历

  顺治十八年(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世祖于养心殿病逝,年仅24岁。这个年龄,刚步入人生风华正茂、精力旺盛之期,却不幸早逝,是人们所不曾料到的事。他6岁即位,在位18年,亲政尚不及10年。他的生命的确过于短促。然而,这位青少年天子颇有作为。前期,有其叔父多尔衮辅政;后期,独立主政,在很短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对全国大陆的统一,革旧立新,制度初备,为清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他与多尔衮开创一统局面,在清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