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王猛 | 上页 下页
五八


  当天夜里,游击将军郭庆带领五千人马,马卸铃,人卸甲,轻装秘密绕到慕容评大营之后,在前燕军队的后勤基地放起大火,堆积如山的粮草被烧得火光冲天,烟尘滚滚,数十公里之外都能看到火光。

  王猛站在高处,见到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高兴地对左右说:“慕容评想叫我粮草断绝,自动撤军,我现在叫你粮草化为灰烬,看你30 万大军喝西北风!”

  烧掉慕容评的粮草,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又准备了一个有利条件。尽管前燕军队士气低落,统帅无能,但30 万大军集中在一起,有吃有喝,要一口吃掉他绝非易事。弄得不好,真有可能演变为慕容评所预料的消耗战。

  再说前燕皇帝慕容暐虽然派了他最信任的太傅出征,但心中仍惴惴不安。这位皇帝登极以来就不管事,没有经过战争的考验。击退桓温的两次北伐,第一次靠叔父、太宰慕容恪顶住,他啥心也不用操,他也太小,不知如何叫操心;第二次虽危如累卵,但因叔父慕容垂主动请缨,使战局柳暗花明,化险为夷,他也没操什么心。加上慕容评把慕容垂的战功贬得一钱不值,年轻人便真的相信是他的威名把桓温吓跑了。

  这一次与前两次有些不同了:一是战场离首都邺城太近,直线距离仅90 余公里;二是太傅领兵走后,他身边已无人给他壮胆子了,至于母后可足浑氏,耍阴谋、乱朝政绰绰有余,到了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也只有六神无主、束手无策的份儿;第三就是他一天一天长大了,21 岁,懂点事了。自太傅慕容评领兵出朝之后,他开始还认为击退王猛自有太傅,照样每天混在他的4000 名宫娥之中,白天轻歌曼舞夜里温柔同眠,虽大战临头,仍无事一般。但渐渐地,他感到问题似乎相当严重。太傅出兵之后,壶关没有夺回,晋阳却接着陷落,郡县纷纷倒戈,都是前秦胜利的消息,而没有本国打胜仗的信儿。于是乎,他把曾经出使过前秦的几位官员叫来。这几位使者按先后次序为李凤、乐嵩、郝晷、梁琛。不知为什么,他只叫来三位,而将郝晷排除在外,也许是发现郝晷与王猛的关系而被罢免了。

  慕容暐忧心忡忡地问各位:“秦国军队究竟有多少?我国的大军已经出动,他们会不会接受挑战?”

  且不说这个问题问得相当糊涂,前秦既然准备来消灭你,是攻而不是守,竟问人家会不会接受挑战,将攻守都搞颠倒了,可见这位富贵风流的皇帝对军事是一窍不通。被召来的三位当过使节的官员,李凤作为散骑侍郎,是顾问官。他深知皇帝慕容暐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慕容儁生前曾让各位大臣对自己的几个儿子作个评价。有个叫李绩的大臣对他死去的哥哥、原太子慕容晔讲了八条优点,而认为新太子慕容暐除了具有他哥哥的优点外,还有两条缺点:一是爱打猎,二是迷音乐;指出这两点要不注意,将有碍执行政务。当时慕容暐不过十岁,别的事不懂,但懂得记仇。李绩几句实话让他怀恨在心,念念不忘。尽管老父慕容暐在当时和后来反复交待,又在临终嘱咐中要他善待李绩、重用李绩,但等他11 岁坐在皇位之后,马上便对李绩打击报复。当太宰慕容恪请示提升李绩当左仆射时,慕容暐说:“其它事情都可以由太宰作主,唯有李绩这个人我要说了算。”最后,李绩不但没有被提升,反而被贬出京都邺城。李绩见小皇帝气量如此,预感大事不妙,在外地忧虑而死。

  李凤对此类事见得多了,平时只说皇帝爱听的话。现在国家已到生死存亡之秋,他还是睁眼说瞎话,以讨皇帝的欢心。他回答慕容暐说:“秦国国小兵弱,根本不是我们燕国的对手。秦军统帅王猛更是一个庸碌之辈,哪里是我们太傅(慕容评)的对手?皇上对战局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李凤讲得皇帝慕容暐十分高兴。接着问乐嵩、梁琛:“你们二位也到过秦国,有什么高见?”

  中书侍郎乐嵩去年继李凤之后,到秦国搬来了抵抗桓温的救兵,现在是不但无功,而且有罪。慕容暐和慕容评悔割武牢关以西之地的承诺,反说是乐嵩把话传错了。至于黄门侍郎梁琛,在秦国孤身奋斗,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又如实报告了秦国备战练兵的情况,结果呢?一片忠心换来满腹猜疑,认为他是在为秦国说话,长它国志气,灭本国威风。照说,这两个人过去该说的都说了,现在已无活可说。但是,这是两个刚正的忠臣,仍然不放弃进谏的再会。二人答道:“战争的成败,在于将帅的谋略,而不在军队数量的多寡。我们应该用计谋争取胜利。秦国王猛劳师远征,善者不来,来者不善,怎么可能不接受挑战呢?我们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王猛不迎战上。”乐嵩、梁琛所说,金玉良言也。照理,皇帝应该接着问他们有什么破敌之策,但是他认为二人指出了他提问的无知,没有给他面子,脸马上就板了起来,挥手让他们退出。

  邺城的前燕官员在国家危亡之际,不是积极献计献策战胜强敌,保卫国家,而是各打各的个人算盘。就连去年跟随慕容垂南下大破桓温的黄门侍郎封孚和司徒长史申胤,曾经是见识过人,好计频出,现在却一点作为也没有,在那里用占卜算卦的办法预卜凶吉。封孚问申胤时局将如何发展,申胤说:“我夜观天象,经过推算,看来邺城非陷落不可,你我都会做王猛的俘虏。但是祸星还照着秦国,而今秦国灭燕,有可能像当年吴国打败越国一样,我看秦国反而会像吴国一样大祸临头……”申胤是如何预测的,史无记载,多半是后人编史书时的附会,但有一点可以看出,这老家伙把燕国复国的希望寄托在慕容垂身上,而对现任皇帝慕容暐已完全丧失信心。

  皇帝慕容暐在邺城坐卧不安,等着太傅慕容评胜利的捷报。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慕容评在战区封锁山林、水源,靠收买路钱发财的消息。也不知是听了别人的劝谏,还是糊涂皇帝突然清醒了一回,他对最信任的太傅第一次表示不满,第一次派使者对他进行训斥。侍中兰伊奉命来到潞川大营,宣读皇帝慕容暐的圣谕:“大王(指慕容评,被封为上庸王)是高祖(慕容廆)之子(应是现任皇帝的叔祖父),应以国家社稷为忧,何以忘记国家安危,置战士的利益于不顾,在战场上卖柴卖水,当起商人来了?国库中的金银财宝,堆积无数,朕与大王共同享受,你大可不必担心受穷!如果王猛发动攻击,我们将国破家亡,大王你带着堆积如山的钱,又往何处逃生?敕令大王将所有搜刮来的金银绸缎悉数退还战士,然后整军备战,出军击贼!”这一回,慕容评怕了一次皇帝,遵旨将收来的买路钱散发给士兵,因此多少鼓起一点士气。然后,急急忙忙地向王猛下达了战书,准备采取主动作战的姿态。

  王猛接到慕容评的战书,不觉从鼻子里哼了两声,这个蠢猪式的慕容评,居然迂腐地下什么战书?似乎是他伐我,而不是我伐他。王猛显得十分兴奋,又十分冷静。他意识到决定两国生死存亡的大战马上就要打响。此时,他可以采取两种战役指导办法:一是等慕容评的部队调开之后,一口一口地吃掉它,然而这样颇费时日,同时有可能让慕容评逐步整顿部队,恢复士气,即使他打一两个小胜仗,士气就会大不一样。二是集中兵力决战,趁他的部队尚未展开之前,一口将30 万人吞下。这颇有点蛇吞象的意味,万一吞不下去,就将是功亏一簧,惨败而逃。王猛反复权衡,最后下定决心冒险,争取用一次大会战解决问题。燕军士气低落,统帅与将士隔阂彼深,虽已退还买路钱,但士兵对慕容评的仇恨不可能一下消除;慕容评用兵无方,僵化死板,缺乏应变能力,只要将其第一道防线突破,就会兵败如山倒。想到这里,他觉得胜利已握在自己手中。关键在于,他自己的部队必须一往无前,前赴后继,树立必胜的信心,否则一旦受挫,胜利将易手于慕容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