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陶渊明 | 上页 下页 |
二三 |
|
诗人又不屑于世人追逐虚名浮利,只愿安享天伦之乐,忘情酒中,欣然不知老之将至,反映出诗人心绪的矛盾、烦乱。其五“忙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知。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涂当几行,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诗人无限怀恋少年时的神思飘逸,豪情满怀,如今气力日衰,再也不能有新的幻想,坐待死期到来,不由满腹忧惧。 其六 “昔闻长言者,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忍已等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复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 由过去的不愿听长者谈人之亡故,变到如今的不得不正视这个将要临及自身的现实,诗人虽然尚未解开死亡情结,但坚持行乐此生之念,不屑于为来世布施。 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诗人把家比作旅舍,把自己比作过客,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面对死亡的无奈之情。 《杂诗》之八写诗人耕种无方,家计日困的苦恼。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末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稀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诗人想不通命运为何如此逼迫自己,只有以酒相忘。 《杂诗》八首回荡着悲凉之气,反映了诗人大济苍生之志未遂、独善其身之计亦难,而身衰心老的辛酸。同样的情绪在次年诗人回到故居时所作《还旧居》一诗中也流露出来:“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由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在人们心目中恬然自安的陶渊明,内心其实是苦楚、落寞、迷茫的,恬然姿态既是他参透人生后的心理状态,更是他主体精神外化、物化藉以自慰自励的支柱。诗人之高出常人之处,就在于他不以当时流行的形尽神不灭的观念来麻醉自己,把希望寄托在虚幻的来生,而是在惨淡的现实面前极力挣扎,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因此,诗人才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由《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桑田舍获》一诗可见诗人的情绪好转了。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鸡鸣”终于以苦为乐,而这正是诗人努力耕作带来的,也是自我调适的结果。 虽然日后还将时有所叹,但冲淡而偶显壮气却已成了诗人风格的主导方面。直面现实,把握现实中每一点微小的东西,正视心灵,不断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进入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些,是古往今来的许多“高士”所做不到的。那些“高士”,逃避现实,逃避真心,不敢正视自己的失意,不愿承认自己的落寞、凄苦,只有寄情于玄理,耽溺于清淡,忘身忘心于高士的虚名。而一旦当权者相招,就受宠若惊,不知是为人所役,反认作天生我才必有用,卑躬屈节,哪里还有人格的尊严!远如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王戎,近如周续之,都是着意标榜,实无隐心。至于嵇康,不听孙登之言,表面上有隐逸之志,实际上性情刚烈,不能顺应世事,以致招来杀身之祸。刘伶则完全醉于酒中,至死都在逃避。陶渊明虽与他们同列于隐逸之林,但他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处世风格。他始终在审视内心,自省人在世间,在生死之间的哲理,化落寞、悲苦、忧愤为平淡,渺生死成败荣辱而从容,其为生也真,其为诗也真。他这种心态及其形成过程,在《形影神》组诗并序里集中表现了出来。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