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司马迁 | 上页 下页
二〇


  接着,司马迁又对壶遂谈了自己对《春秋》这部书的看法,他认为,《春秋》这部书,上能阐明三王之道,下则可以分辨人世间的纲常伦理,可以解释疑难事理,明辨是非,可以判断犹豫难决的事情,还可以表扬善良的事物,谴责邪恶的现象,尊敬德才兼备的贤良,鄙薄无耻的不肖之徒。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来恢复已经灭亡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的世系,修残补缺,振兴已经颓荒的事业,这都是王道中的重要内容。可见,司马迁对孔子的这一著述,是十分推崇的,《春秋》在他心中,成了无所不能的圣书。

  司马迁又将《春秋》与《易》、《礼》、《尚书》、《诗》、《乐》等一一比较,来向壶遂阐明《春秋》一书的特点。他说:“《易》是讲天地、阴阳、四季、五行的关系,长于表示各种变化;《礼》是用来安排人世间的伦理纲常,长于指导人们的行动;《尚书》记录的是上古帝王的史迹,长于指导政事;《诗》记述的是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之类的事情,长于体现各地风俗人情;《乐》是礼乐产生的基础,长于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心情舒畅和美。

  与这些相比较起来,《春秋》明辨是非,所以长于治理百姓。因此,《礼》就用来节制人的言行举止,《乐》用来抒发平和的情感,引发人们对礼乐的爱好,《书》用来指导政事,《诗》用来表达思想,吐露心意,《易》用来解释各种变化,而《春秋》呢,则是用来阐明仁义道德,指导人们按照仁义道德来做事。如果要治理乱世,使世道恢复安定的秩序,没有比《春秋》更合适的了。《春秋》的文字共有几万,其精髓有几千,万事万物的聚散离合,都可以在《春秋》之中找到依据。”

  司马迁显然越说越激动,他站起身来,在壶遂面前来回走着,壶遂对他的学识见解和滔滔文采十分赞叹,正要开口说话,司马迁忽然转过身来,满脸激愤的表情,接着说:“你知道吗?《春秋》中记载的谋杀国君的事件有36起,灭亡的国家有52个,失去了政权,不得不四处逃亡的诸侯更是多得无法计数,这都是因为失掉了仁义这个根本啊!正如《易》上面所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臣子杀了君王,儿子杀了父亲,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成的恶果,这是长时间内仁义不存所导致的结局!所以,一国之主不能不通晓《春秋》,否则既辨不清面前进馋言的小人,又不知道在背后叛逆作恶的贼子;做臣子的不能不通晓《春秋》,否则就不能妥当地处理事情,不能坚持正确的原则,遇到变化了的情况,也不知道怎样变通处理。

  作为一国之君、一家之主,如果不掌握《春秋》的要义,必然要蒙受首恶这一不好的名声;作为臣民、儿子,如果不掌握《春秋》的要义,必然会因为弑君弑父而被判以极刑。他们犯了恶,却不知晓,还以为自己做的是好事,是光明正大的事,这都是因为他们不通晓《春秋》的大义,没有掌握做人的根本啊!直到恶事败露,受到应有的惩罚,即使人家给他加上空造的罪名,他们也是不敢推卸的,谁让他们不明大义呢?不明大义,以至于君不像君的样子,臣不像臣的样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也不像儿子,简直乱了套。

  君不像君,他的权威就会受到触犯,臣子就会对他不尊敬;臣不像臣,就会遭到被诛杀的命运;父不像父,就没有了人伦之道;子不像子,就会大逆不孝,遭到众人耻笑。这四种行为,是天下最大的过失,把‘天下最大的过失’这个罪名加到他们头上,他们也只好接受而不敢有所推卸。所以说,《春秋》是礼义的本源。礼是在不好的事情发生之前就加以禁止防范,法则是不好的事情发生之后再去施以刑罚,加以惩处,这哪一样更明智呢?但是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礼的潜移默化的防范作用却往往受到人们的忽视啊!”

  壶遂连连点头称是,对司马迁的这一番议论佩服之极,但同时他也有点疑惑:孔子之所以作《春秋》,是因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上没有贤明的君主赏识他,下没有人重用他,他的才能得不到施展,他的观点得不到认同,所以才将自己的观点融于几百年的具体历史事件中,让后代的人们去评判是非曲直,让后代的人们明白事情真相。现在汉朝兴盛,上有贤明的君主,下有固定的职守,太史公司马迁干吗还想著述历史呢?现在国家繁荣兴盛,人民生活安定,各项事物都被安排得妥妥贴贴,难道还有论述的必要吗?

  司马迁对他的疑惑做出了解释:“不全是这样的。我曾经听我父亲说:‘伏羲氏时代民风非常纯朴厚道,有《易》、《八卦》流传下来;尧、舜的盛世,《尚书》中都有详细记载,《礼》、《乐》也因尧舜的贤德而兴盛起来;商汤、周武王时代的兴隆,受到历代文人学士的赞颂;《春秋》宣扬善事,贬斥邪恶,推崇夏、商、周三代的繁荣、民心的纯朴,并且对周王室大加赞扬,它并不仅仅是对世事的讥讽啊。’汉朝自建立以来,到当今圣明的天子掌管国事,得到了上天降下的祥瑞,设坛祭天地,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又修改历法,改变衣服、器具的颜色,将与土德相适应的黄色推到了至尊地位,这都是受命于上天的啊!天子的恩泽像流水一样滋润着无穷无尽的土地,连海外不同风俗的国家,都派来了懂汉语的使者叩境,请求上贡礼品,请求拜见天子,使者多得数都数不清。臣下百官竭力颂扬天子的英明贤德,还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再者说来,贤能的士人没有被重用,这是当权者的过失,是国君的耻辱;皇上英明贤德但他的德行没有被广泛宣扬,这是官吏的失职啊!我担任太史令,如果抛开了圣明天子的英明智慧而不去记载,埋没了功臣、诸侯和贤大夫的功业而不去加以表述,背弃了我父亲的遗愿,这是莫大的罪过啊。我所说的论著历史是记述历史事实,整理、编订世代相传的历史材料,并不是什么创作,而您把它与《春秋》相比,是有些误会吧。”

  对壶遂的一席话,既是说给壶遂听,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自此,他就开始了继《春秋》的著述。这一年,是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司马迁42岁。

  筹划已久的事情,一旦付诸现实,该是以多大的激情投入啊!42岁了!人到中年,著书的热情在司马迁心中燃烧,他看上去显得那么精力充沛,那么神采奕奕,哪像个42岁的人呢?历史的使命鞭策着他,父亲的遗命督促着他,宏伟的理想激励着他,司马迁日夜奋笔疾书,挥毫洒墨。满腹经纶,恨不能立即化成行行文字篇篇文章。

  可是著述工作常常被汉武帝的出游打断。汉武帝是不安于呆在皇宫里的,他要出游、他要巡狩、他要祭祀,几乎每年都不间断。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迁,也只得放下手中的笔去迎合汉武帝的爱好。

  据《汉书》记载,从太初元年到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汉武帝的车辇几乎没有休息过,太初元年冬十月到泰山,秋八月到宁夏;二年三月到河东;三年春正月东巡海上,夏四月修封泰山,司马迁只能在汉武帝出游的间隙去继续他的著述。每次都是来不及拍去身上的尘土,来不及放松一下疲惫的筋骨,他就走进书室开始构思他的著述。

  著述工作就在断断续续中进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东奔西跑很辛苦,虽然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并不多,著述毕竟在继续着,直到有一天,大祸降临,司马迁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