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清太宗全传 | 上页 下页
七九


  七月七日,清军自天寿山后突现昌平城下,城内的降人做内应,立时陷落,明总兵巢丕昌投降,他是这次战争中归附清朝的惟一的明朝高级将领。城里还有户部主事王桂、赵悦、判官王禹佐、胡惟宏,提督内监王希忠等都被杀【《明崇祯实录》,卷9,8页。】,葬于天寿山的明德陵也被清军焚毁。接着,清军自西山南趋良乡(北京房山县),二天后,移兵沙河、清河镇,昌平的降兵也抵西直门。

  崇祯皇帝十分惊慌,“命文武大臣分守都门”【《明崇祯实录》,卷9,8页。】,令兵部传檄山东、山西、大同、保定及关外等处明兵共五万余人入援京师,兵部尚书张凤翼自请总督各镇援兵,崇祯马上批准,赐尚方剑,发给万金、赏功牌五百,任命监视关宁太监高起潜为总监,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为提督。崇祯和他的大臣采取固守城池、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京师和战事波及的地方,基本上按兵不动,即便得到出击的机会,也多不敢一战。

  崇祯重用太监,凡边防督兵都让这些不懂军事的内臣充任,使事权不一,文武将吏难得发挥作用。有个河南道御史金光宸,参劾镇守通州兵部侍郎仇维桢给太监叙功是别有用意,请求罢免内臣督兵。崇祯大怒,召集廷臣,厉声叱责金光宸:“仇维桢方至通州,尔即借题沽名,着锦衣卫褫冠服,下诏狱。”正巧外面狂风大作,雷声轰鸣,闪电掠过御座,吓得崇祯心惊肉跳,以为触怒天威,当即将金光宸释放,“候旨”另作议处【张岱:《石匮书后集·烈帝本纪》。】。上层统治集团如此腐败,难怪将士畏敌如虎,一遇清军就望风丧胆,退缩不战。

  其实,清军根本无意攻打京师,也不想围困。阿济格依照太宗规定的作战方针,机动灵活,凡遇城堡估计能攻下就攻,攻不下就走,不以攻占城池为主要目的,而是在京师周围攻略城堡,不断消耗明军实力,挫败其锐气。因此清军很快离开沙河和清河,于七月十五日,攻克宝坻,杀知县赵国鼎。二十一日入定兴,下房山,战涿州,攻固安、克文安、永清(均在北京南),分兵攻漷县(北京通县)、逐安、雄县、安州、定州,趋鄚州口,不下,转攻香河,破顺义,知县上官荩自尽,其余将吏都被杀。紧接着,转向东北,至怀柔,陷西和,占河西务(香河南,大运河西岸)。到八月十九日,清兵分屯密云、平谷,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清军紧紧围绕京师,“徧蹂畿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6。】,凡城池堡镇无不攻击、抢掠。

  阿济格向太宗报告,共克十二城,五十六战皆捷,获人畜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清太宗实录》,卷31,3页。《东华录》,崇德元年九月作:克12城,52战,俘人畜18万,今从“实录”。】。这份奏疏未免夸大,例如,清军也并不总是打胜仗,刚入居庸关,明大同总兵王朴驰援,清兵被斩杀一千一百零四人,又有一百四十三人被俘;激战涿州时,清军损失了二百余人【《国榷》,卷95。】,等等。明朝统治集团虽说腐败透顶,却也不乏忠臣义士。清军攻定兴时,辞官居家的前光录寺少卿鹿善继毅然离家进城,与知州薛一鹗等共守,坚持了六天而城破【《明史》,卷267,“鹿善继传”。】。此时他正守南门,清兵持刀逼其投降,他严词拒绝,发怒的清兵对他连砍三刀,又射一箭,当即身死,时年六十二岁。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在当时也称得上是民族英烈的大壮举,但“犹捧一篑以塞溃川,挽杯水以浇烈焰”【计六奇:《明季北略》,卷12。】,挽救不了明朝迅速崩溃的颓势。

  八月三十日,阿济格率军经雄县北去,奔冷口东归。明督师兵部尚书张凤翼侦知消息,率军出京,从后面赶来;总督宣、大兵马梁廷栋也挥师北上,尾随清军,却不敢发起攻击。张军行至迁安五重安驻扎下来,“固垒自守”。当清军就要出冷口时,守关的明将崔秉德请求力守关口,堵住清军的归路。总督高起潜骗他说:等清军出关一半再进攻。

  九月一日,清军携带掠取的十八万人畜及其他大批物资从容出冷口,“俱艳饰乘骑,奏乐凯归”,他们还砍下木头,在上面写了“各官免送”四个大字,扔在道上,以戏谑明朝将吏【《国榷》,卷95。】。浩浩荡荡的清军人马一天出口几次,“次第引归”,连续四天才全部通过【《明崇祯实录》,卷9,11页。】。照一般常识,在撤退时,应以精兵殿后,防止敌人追袭。阿济格一反常态,竟将辎重放在队伍后边,他自己却前行而不顾。

  回到盛京后,太宗知道此事,将他狠狠训了一顿,所幸当时明朝将士懦怯不敢战,眼睁睁地看着清军满载而归。高起潜和张凤翼得到侦察骑兵的报告,知道清军已撤退完毕,才装模作样地挥师前进到石门山(河北抚宁东),向崇祯报捷:斩敌三级!张凤翼和梁廷栋身负重任,“恇怯不敢战,近畿地多残破”【《明史》,卷257,“梁廷栋传”。】,言官把责任都算到他俩身上,累次上奏章参劾。两人更加恐惧,明知清兵退后,北京解严,他们必遭重罪,于是,每天服用大黄麻求死。二日,张凤翼先死于军营,十天以后,梁廷栋也死了。果然,不出所料,法司拟了他们的罪状,将张凤翼罢官、梁廷栋处死,幸亏已死才免除了刀斧之苦【《明史》,卷257,“张凤翼传”。】

  二、铁骑闯冀鲁

  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二十三日,太宗发布征明的命令:以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豪格、阿巴泰为副,统左翼兵;以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杜度为副,统右翼兵【八旗分为两翼:左翼是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右翼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其次序都自北而南。见《茶余客话》,卷1。】,分二路伐明,指示作战方略,说:

  凡王、贝勒、贝子临阵时,七旗败走,而一旗拒战者,七旗之牛录人员俱给与拒战之一旗;一旗败走,而七旗拒战者,败走之一旗即行革黜其所属人员分给七旗;若一旗内半战半走,以走者人员给战者。勿见利轻进,勿临阵败缩,勿挠乱队伍,违者按军律治之。军士离伍者、酗酒者、喧哗者,罪之。一切军器俱书姓名,马必印烙,勿毁寺庙,勿杀平人;俘获之人,勿褫其衣服,勿离其夫妇。

  又说:

  征伐非朕所乐,朕常欲和而明不从,是以兴师,慎勿妄行诛戮,勿贪掠财物。尔等主帅,众所观瞻,若能自处,以礼济之以和,则归附各国必以为吾国强而有德,勇而有礼,益加悦服矣【《东华录》,崇德三年八月。】

  每次大的出征前,太宗总是不厌其烦地将以往规定的政策、策略和纪律向领兵将帅反复说明、解释,还根据实际反映出来的问题,增加新的条文,令全军将士遵守。每当战争结束时,他就按条文规定检查执行情况。一经发现违犯,不管将帅、兵士,一律处分。严格要求,执法如山,使清军逐渐养成了令行禁止的军纪军风,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八月二十七日,岳托率右翼军先行,九月四日,多尔衮率左翼军离沈,太宗像往次一样,亲自送行。

  这就是太宗发动的第四次入关远征。为保证远征的胜利,太宗曾二次亲统大军前往锦州、宁远等处,牵制明朝援兵,“使其东西疲于奔命,首尾不能相顾,我西征将士得以从容直捣中原耳。”【《清太宗实录》,卷46,13页。】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