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清太宗全传 | 上页 下页
二二


  后金兵获得第二个战役的胜利之后,当夜努尔哈赤命令收兵回营。侦探来报南方栋鄂部与清河路明兵正向都城进军。努尔哈赤立即决定派达尔汉领兵一千先行,第二天早晨又派阿敏领一千兵继进。为了刺探确切情报,代善领着二十人扮作小卒前去察看消息。接着莽古尔泰也起程。皇太极急不可耐,乘马到努尔哈赤面前问:“大哥果然先去,我也要同去。”努尔哈赤劝慰他说:“你大哥是扮作哨探,前去探听消息,你要同我在一起行动。”皇太极请求说:“大哥既然已独身去了,我们为什么要留在后边?”说完就走。皇太极求战心切,每战不甘心落后于代善,他经常活动在努尔哈赤身边,受到父亲的重用。当夜后金兵进入赫图阿拉。

  第二天即三月四日,后金大军出击宽佃一路刘军,开始了萨尔浒之战的第三个战役。后金军这一路作战的主将是智勇超人的皇太极及兄代善。刘素以勇猛著称,力气大,武艺高,能使一口重一百二十斤的镔铁刀,在马上旋转如飞,人们都称他为“刘大刀”【《明史》,卷247,“刘纟廷传”。】。但是他勇敢有余,谋略不足,加上同其他将帅有矛盾,终于被皇太极等利用,中了他们的计谋。

  从宽佃到赫图阿拉,山险道狭,荆棘丛生。刘自二月二十九日从宽佃出发,行军速度很慢。后金对这一路的防守本来不严,如进军迅速,很可能在后金大军来到之前,已攻入赫图阿拉。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努尔哈赤对后来两路的策略是,仅以四千兵防守清河路李如柏军,其余全部杀向宽佃一路。刘军行至深河下营,连攻牛毛、马家等寨,深入三百余里,颇有斩获。后金军的一股先遣部队与刘军交战被战败。代善等大军赶上来出瓦尔喀什密林时,与明军前锋遭遇。

  明军从小路登阿布达里冈,地在赫图阿拉南五六十里处。代善欲抢占山顶,自上往下冲,皇太极提出:“兄你领兵护卫后边,我领兵上山往下冲击!”代善说:“这样也好,我去西边,你领右翼兵据山顶往西冲下,听我的话,不要冒险,可留在后边督战,”皇太极率右翼兵从山上向西冲下时,身边只有精兵三十人。他们出现在众兵之先,由上下击。两军对战,炮来箭往,明军岿然不动。代善亲自冲入明军营中,左翼的兵在山的西边进击,山上的明军开始动摇败退。达尔汉、阿敏分别率领一部分兵在瓦尔喀什设伏,击败向这里进攻的明军。

  皇太极等为了击败刘军和把他本人置于死地,用计谋,将打败杜松时获得的令箭(号矢)交给一个投降的明兵,让他冒充杜松派的人,到刘那里,催他快来会战。刘见杜松令箭不禁大怒,对来人说:“同为大帅,你拿令箭传我,是看不起我刘!”来人故意安抚他:“主帅事急,知你必不生疑。”问:“为什么不传炮?”答:“边地烽堠不便,此去建州五十里,三里传一炮,不如飞骑更快。”来人回报,立即传炮。刘怕杜松抢头功,加快进军。皇太极等命令后金兵假杜松旗帜进兵,刘不知防备,乘其未布阵,突入军中,军容大乱,刘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作战,左右臂先后受伤,还鏖战不止,最后面中一刀,倒在血泊中,挣扎至死【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1,“辽左兵端”。】

  后金兵正要安营,忽见南边康应乾的步兵和朝鲜援军出现在富察旷野。皇太极驻兵,其余诸贝勒随从,列阵前战。康应乾的步兵执竹竿长枪,披籐皮甲,朝鲜兵皆披纸甲,戴柳条盔,枪炮层层布列。进战时,明军营中枪炮连发,大风骤起,烟尘皆返,一片昏黑,敌我难分,后金兵乘机冲入,破其全军,康应乾仅以身免。乔一琦一军被攻破,自己逃入朝鲜兵营。诸贝勒各整本旗兵欲战朝鲜援军,都元帅姜弘立在“欲走则归路已断,欲战则士卒股栗”的时刻,无可奈何地投降了后金【李民:《自建州还后陈情疏》,见辽宁大学历史系印本。】

  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接见姜弘立、金景瑞等,待以宾礼,五日小宴,十日大宴。后金诸贝勒杀尽刘兵,驻军三天,尽收人畜盔甲器械回营。明军四路出师,三路战败。杨镐在沈阳,听说这个消息,急撤李如柏兵。这是惟一保全较好的一路兵,而在后撤时遭后金军哨卒射杀并自相蹂踏死者约千余人。战胜明军之后,努尔哈赤笑对诸贝勒说:“大明皇帝以二十万兵,号称四十七万,分四路来战,人们听说,如我分兵破敌,一定认为我兵多;如我往来剿杀,一定说我兵强,总之,无论传到哪里,没有不说打得好的。”乾隆书萨尔浒战争事碑文。

  萨尔浒之战在三个地点,打了三大战役,总共只有五天就决定了胜负。这是努尔哈赤与明朝进行的第一次最大的战争。他的胜利,对后金的存在、巩固和进一步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清代乾隆皇帝说:“我大清亿万年丕丕基实肇乎此。”乾隆书萨尔浒战争事碑文。明朝发动这场大战,以为一举可以安边,结果没有创造出那种惊天动地的奇迹。早在战争前,明朝很多将士已缺乏胜利信心。出师时,杜松对杨镐说明敌人未可轻视,不被理睬。要求缓期进兵,李如柏出来反对。

  刘与杨镐早有矛盾,借口地形不熟,不愿如期进兵,杨镐大怒说:“国家养士,正为今日,若复临机推阻,有军法从事耳。”悬剑军门,吓得刘不敢再请【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1,“辽左兵端”。】。明朝将帅不和,军队轻进,器械不良,尤其是分兵而又不互相配合,终于遭到惨败。这次战争,明文武将吏死者三百余名,军士死者四万五千八百余人,马匹枪炮无计其数。后金则相反,努尔哈赤及代善、皇太极等对每一步形势及敌我双方的有利与不利条件,都作了英明正确的判断,倾八旗所有,针锋相对,以“合”破“分”,使每个战役都以优势兵力战胜敌人。他们自己损失很小,据说仅仅死了近二百人。皇太极自始至终参加了萨尔浒之战,历三大战役,无论是对全局或局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计,献智献勇,有战必胜,发挥了英勇善战的作用。

  二、辽沈之战为先锋

  皇太极自从出奇计攻破抚顺,打开进入明朝直接统治的地区大门以后,早已有占据辽沈的思想。萨尔浒之战的决定性胜利,扭转了努尔哈赤对明朝斗争的整个被动局面。当努尔哈赤从此决定同明朝争夺辽沈时,皇太极也就在其父统率和指挥下,成了驰骋辽沈大地的后金军的骁勇先锋。

  明朝在萨尔浒之战的惨败,使满朝文武惊骇,沮丧,埋怨,笼罩一片恐惧和不安。辽东难民像潮水一样涌向内地。民逃,兵逃,官也逃。开原游击陈维翰胆小如鼠,城未陷,先令家丁驮运私人财货逃走【《明神宗实录》,卷584,4页。】。开原空了,铁岭空了,沈阳也空了。人心不固成了明朝面临的最大问题。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