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戚继光 | 上页 下页 |
二九 |
|
各路兵分乘船只,按照编好的次序出发。 一连刮了一二十天飓风,直到10月15日风才停。就在风停的这天微明时,戚家军开始行动。战船载着陆兵渡海,在龙眼沙登岸成功。登岸地点山深林密,处处有吴平设置的障碍物。戚家军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一面伐林开路,因地结营;一面严待以待,防备偷袭。大队人马陆续登陆,海滩一带被戚家军控制,老营一登岸,就修了木栅栏城。第二天,冲锋兵也修好木栅栏城。滩头阵地很快就建立而且巩固下来。 16日,2000敌人设伏诱战,戚家军出兵交锋,敌人禁不住戚家军的猛烈冲击,弃甲逃走。18日,吴平亲自率众反攻,戚家军迎头还击。戚继光命人把事先印制的劝告胁从分子投降的文告到处散发,吴平军队人心不齐,许多人就是强迫进来的,所以看了文告,发生动摇,纷纷向戚家军投降。戚家军乘势奋勇攻击,大获全胜。 余大猷、汤克宽、许朝光率领广东军队,分别乘大小船只3000多艘赶到南澳,与戚家军会师。官军声势大振,吴平贼寇从此落魄丧胆,藏在深山密林中,再不敢出来。 10月月末,又是几天飓风,海中卷起山一般的巨浪,大军无法出击。27日,风平浪静,兵士们都在积极作进攻准备。第二天早晨,戚继光率领陆军,俞大猷率领水军,合力向南澳岛展开猛烈的攻势。陆军首先登陆,以雷霆之势直取吴平老巢,左路军攻打敌人身后,右路军攻敌东边。贼寇们四散而逃,贼巢、贼船都被烧毁。吴平带领800人坐小船40艘,死里逃生。 吴平残部狼狈向潮州、饶平地区流窜,沿途受到当地人民一系列沉重打击。不久,逃到雷州(今海康县)、廉州(今合浦县)一带,又被傅应嘉和汤克宽部队击败。吴平走投无路,投海自杀。 吴平死后的一年多时间内,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戚家军防守的地区里,除零星小股的流倭偶然骚扰外,再也不像以前,有大股倭寇猖狂入侵了。到这时候,东南沿海各地倭寇,经过沿海军民十几年的艰苦奋战,以及戚继光、余大猷等抗倭将领的共同努力,基本上平息了。 戚继光24岁走上山东抗倭战场,就立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宏图大志。历经14年的艰苦转战,他的足迹踏遍了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四省沿海。他率领戚家军,屡战屡胜,令倭寇闻名丧胆。14年之后,在中国的疆土上,倭寇终于销声匿迹,戚继光的宏愿实现了。 这年,戚继光39岁,已是一个威严持重的将帅。 他把目光移向中国北方,期待在那里大展宏图。 §二十二、戚继光北调 我国北方有一个很重要的民族,就是蒙古族。12世纪,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游牧部落,经过逐渐发展,形成蒙古族。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起强大而统一的元朝,由于统治不善,农民纷纷起义,元朝很快被推翻。朱元璋做了皇帝,从而有了明朝。原来的元贵族逃到北方,不甘心失去在中国的地位,便组织蒙古骑兵,经常向明北方边境进攻。16世纪中期,蒙古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几十个部落中,最强的是俺答汗,他拥有十多万骑兵,领地在今呼和浩特一带,靠近长城。俺答汗多次要求和明朝互通贸易,明政府却总以蒙古诸侯忽战忽和、不守信用为理由,拒绝俺答汗的要求。俺答汗十分气恼,时常派蒙古骑兵越过长城,骚扰边境。 1562年,历史上有名的昏官严嵩被罢免官职。 不久,昏庸的明世宗也死去。新继位的明穆宗还比较开明,意识到国家所处的危险处境,决心采取策施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加强北方防御力量是很重要的问题。 他采纳了吴事来的建议,打算把在南方抗倭斗争中屡建奇功的谭纶、余大猷、戚继光调到北方,以训练边防军,抵御蒙古骑兵。 调令传到南方,南方政府都不大愿意。谭纶、戚继光、余大猷都是名震东南的名将,如果一齐调走,势必削弱南方军事力量。他们纷纷上书,请求朝廷不要一齐调走。 明穆宗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决定只调谭纶一人。 谭纶上任之后,目睹北方防务的松弛。长城年久失修,处处破烂不堪,几乎失去了防御功能。各地军营年久失修,非常破。士兵们松松垮垮,纪律松弛,许多都是老弱残兵。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军队,怎能防御蒙古铁骑?谭纶深深意识到,北方的军队太差了,和戚家军、俞家军根本没法比。要使北方防务坚固,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所以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训练军队。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