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女人慈禧 | 上页 下页 |
九七 |
|
现在,他不这么叫喊了,只是冷静地思考着,眼睛放射着奇异的光芒。他有时自言自语:洋人瓜分中国,危机迫在眉睫!中国要富强,要强大,必须变法!要想变法,必须拥有大量熟悉西方的军国人才! 经过苦苦思虑,光绪皇帝的思绪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光绪皇帝正式发布上谕:现值时局孔艰,需材尤亟!各省督抚……其各举宅心正大、才识闳通、足以力任时艰者,列为上选! 光绪皇帝向全国发出了求才若渴的呼声,通过封疆大吏,不拘一格,广求人才。 光绪皇帝的师傅翁同龢,惊喜地发现了才华横溢的青云才俊康有为。康有为走进了光绪皇帝的生活,从而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法图强的革命:戊戌变法。这场变法,改变了光绪皇帝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天资聪慧,自幼就被视为神童。据说,他5岁时,就能背诵唐诗300余首。年轻时,他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并前往香港,了解西方文明。34岁时,他在广州万木草堂,设堂讲学,传授中外文化,寻求救国之道。 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八日,他37岁,入京应考,联合1300余名应试举人,联名请愿,发动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公车上书。康有为的大名开始在皇宫中传播,并引起了当局者的注意。 康有为顺利地中了进士,旋即授工部主事。 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十一日,康有为进呈《上清帝第三书》。 帝师翁同龢深知中国之败的原因,认为只有变法才是出路。如何变法?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到处寻找变法方面的书籍,发现了康有为的文章、书籍,大为惊叹,也大为折服。他亲自拜见康有为,两人反复讨论时务,帝师一下子心中豁然,从此,翁同龢请康有为成为帝师的座上宾,专主变法。 一直广罗英才的帝师翁同龢,特地向光绪皇帝推荐康有为:康有为之才,过臣百倍,请皇上举国以听! 《上清帝第三书》直接送交给求才若渴的光绪皇帝,皇帝阅读之后,大为振奋,再三阅读,非常满意。他立即命近侍将此书抄写多份,一份送给慈禧太后,一份以六百里加急快件送递要省督抚,一份留存乾清宫以备随时查阅。 记注官写道:上甚嘉许! 光绪皇帝如此重视,激励了年轻的康有为。兴奋之下,这位大才子随之写了《上清帝第四书》、《上清帝第五书》。 康有为的行动,不仅引起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的注意,也引起了守旧大臣的忌恨,他们千方百计地阻扰皇帝接近康有为,并巧妙地拦截了《第四书》、《第五书》,这两书,没有送到皇帝手中。 给事中高燮曾上书,推荐康有为,请求皇帝特别召见。 光绪皇帝打算召见康有为,特别垂问主持政务的恭亲王。 恭亲王说: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不准召见。今康有为乃小臣,皇上若欲有所询问,命大臣传语可也。 光绪皇帝还是坚持要召见康有为,恭亲王让步,提出先让大臣们接见。光绪皇帝拜见慈禧太后,请求直接召见康有为。慈禧太后说:先让五大臣见见吧。 慈禧太后召见荣禄,悄悄吩咐:收服这个狂徒,及时奏报。 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初三日(1898年1月24日),五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张荫桓、廖寿恒奉旨,在总理衙门总署西花厅,正式接见康有为。 荣禄冷冷地盯着康有为,一字一顿地说:祖宗之法,不能变! 康有为笑了起来,看着他,从容不迫地说: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也。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即如此地,为外交之署,亦非祖宗之法所有也!因时制宜,诚非得已。中国富强,必须变法! 一席话,说得荣禄无言以对。 廖寿恒应声追问:如何变法? 康有为沉着地说:宜变法律,以官制为先。 李鸿章阴笑着问:那么,六部尽撤?则例尽弃乎? 康有为胸有成竹:今为列国并立之时,非复一统之世。今之法律官制,皆一统之法,弱亡中国,皆此物也,诚宜尽撤!即一时不能尽去,亦当斟酌改定,新政乃可推行! 翁同龢关切地问:如何筹款? 康有为自负地说:日本之银行纸币,法国之印花,印度之田税,以中国之大,若制度变更,可比今日之多收十倍! 翁同龢及时引导:何法可仿? 康有为爽朗地说:仿效西法,法制完备。日本之法,与我相近,最易仿摹! 说着,他拿出自己撰写的两部新著:《日本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政记》。他自负地说:这是我多年研究之心得,是结合中国之实际,研究日本和俄国变法图强之实例后写出之新作,请皇帝采鉴! 翁同龢温和地说:西法如何完备? 康有为知道,翁同龢师傅是想让自己开导众人,于是,他侃侃而谈,从法律、工商、农矿、铁路,到学校、邮电、海军、陆军、社会等等,无所不谈。 从下午3点,直到黄昏,会见气氛十分热烈。几个回合之后,五大臣仅有招架之功,只是在那里静听。荣禄一看天近黄昏,就站起身,先走了。 慈禧太后听到详细奏报,淡淡一笑。 光绪皇帝听到现场的真实陈奏,再看看翁师傅兴奋的神情,知道了康有为确实乃天降奇才。第二天,他特地召见了军机大臣、总署大臣,迫不及待地询问了昨日五大臣接见康有为的情况。李鸿章不想说什么,总署大臣翁同龢详细陈述了接见经过。 光绪皇帝高兴地说:好!好!立即安排接见,朕要亲自接见! 恭亲王出班跪奏:回皇上,康有为新写了两部书,请皇上细看,如有可取之处,再命召见不迟。 光绪皇帝点点头说:好,照恭亲王说的办。传谕康有为条陈所见,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政记》。 史官记载称:正月,康初上之书。上呈于太后,太后亦为之动。命总署王大臣详询补救之方,变法之理,曾有懿旨焉。 光绪皇帝喜爱看书,一目十行。他抱着康有为的两部新著,日以继夜地阅读,深受震动,受益非浅。 光绪召来庆亲王,兴奋地说:太后若仍不给我实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 庆亲王大惊失色,立即前往颐和园,面谒太后,奏报皇帝之语。 慈禧太后勃然大怒,恨恨地说:他不愿坐此位,好,我早就不愿让他坐! 庆亲王吓破了胆,跪在地上:太后息怒,皇上年轻气盛,不知深浅,伏请太后多多教导,此乃国家之幸!生民之幸啊! 慈禧太后缓和下来,慢慢地说:由他去办吧,等办不出模样来,再算帐! 庆亲王一身大汗,赶紧回奏皇帝:太后说了,请皇帝去办。 光绪皇帝喜出望外,立即前往颐和园,拜谒慈禧太后:儿臣叩谢亲爸爸! 慈禧太后平静地说:你要变法? 光绪皇帝豪气干云:若不变法图强,社稷难资保守! 慈禧太后冷冷地说:听着,凡所施行新政,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于满洲权势,不加阻止。 光绪皇帝喜出望外:儿臣叩谢太后!叩谢亲爸爸! 光绪皇帝正要召见康有为,得知恭亲王病危,立即前往看视这位有功于社稷的亲王。恭亲王心情沉重,意味深长地对皇帝说:陛下,变法宜慎。祖宗旧制,不可尽更。新进之士,不可遽用啊!亲王老泪纵横,皇帝也是一脸泪水。 四月初十日,恭亲王去世。 光绪皇帝决心大刀阔斧,变法图强。恭亲王走了,翁同龢独持朝政。光绪皇帝依靠翁同龢,开始实施变法。他几乎每天都要单独召见翁同龢,商量变法事宜,筹划未来的政治格局。 皇帝和帝师的作为,引起了守旧大臣的嫉恨,他们满怀酸楚,拜谒皇太后,表达心中的愤恨:翁同龢把持朝政!一切只有翁同龢独承皇上旨意!翁同龢变更祖制,排斥满人,打击异己! 慈禧太后温和地劝慰他们:各位回去吧,让他们变法,到时候,我自有办法!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