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女人慈禧 | 上页 下页 |
三九 |
|
这是最高权力的争夺,双方坚持己见,整整四日四夜,相持不下。 肃顺一看两宫太后意见一致,倒吸了一口凉气,觉得这两个年轻的女人,也不是好欺负的,这才感到先皇遗下的两枚印章的分量。 肃顺第一次见识了慈禧太后的厉害——他知道,慈安太后是个善良的女人,对于政务毫无兴趣。形成如此的僵局,太后又没有后退之意,先皇的尸骨未寒,别让人觉得我肃顺一个大男人,专会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再坚持会不好收场,肃顺决定主动退让,以示心胸宽阔:完全同意皇太后的意见。 这样,双方意见一致: 1、先皇赏赐的两枚御印,由两宫太后保管; 2、大臣的奏章,进呈皇太后阅看; 3、八大臣拟旨,皇太后御览之后,如果无异议,在朱批的地方钤印,在谕旨上下方钤两枚御赏印章; 4、官员任免,各省督抚一级及以上官吏,八大臣拟定名单,两宫太后裁决; 5、其余官员任免,用掣签法。 两宫太后觉得还算满意,同意照此施行。 赞襄政务八大臣特地给吏部、兵部发布咨文,令通行各衙门: 嗣后陈奏折件,经赞襄大臣拟旨缮进,俟皇太后、皇上阅看,上用御赏,下用同道堂二印,以为凭信。仍照朱批恭缴。 慈安太后笑着说:还是妹妹有法子。都说这鬼老六肃顺鬼主意多,也不过如此嘛,比妹妹差远了! 慈禧太后摇头说:姐姐,这才是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哩!他这是看你姐姐的面子,才让步。你看吧,他欺负咱姐俩的手段,很快就会一一使出来的! 慈安太后笑容可掬地说:不会吧?他会这么狠? 慈禧笑着说:姐姐不信?咱打个赌? 慈安点头道:好,打赌。我输了,就叫你姐姐! 慈禧摇头:我本来就比你大,叫你姐姐,是因为你身份高,这是改变不了的。 慈安认真地说:那赌什么?这样吧,你主意多,我输了,以后就听你的。 慈禧微笑:一言为定? 慈安笑道:一言为定。 第一个回合,两宫太后占了上风。 按步就班,八大臣确定并尊两宫太后。这是依照明朝万历年间和清康熙时期并尊两后的旧例:明神宗尊皇后为仁圣皇太后,尊生母为慈圣皇太后;清康熙尊皇后为仁宪皇太后,尊生母为慈和皇太后。 这样,内阁奉上谕:尊母后皇后为慈安皇太后,圣母尊为慈禧皇太后。 当时,母后慈安皇太后住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东暖阁,人称东太后;圣母慈禧皇太后那拉氏住在西暖阁,人称西太后。后来,回到北京以后,慈安太后住在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人称东太后;慈禧太后长期住在西六宫之长春宫、储秀宫,人称西太后。 七月二十四日,用掣签法任命各省学政。先由军机处糊有关官员名签,大约八十支,送呈御前;这一天,两宫太后坐在两边,小皇帝坐中间掣签,先是正职,后是副职;掣定之后,由八大臣交各部堂官分别掣省份;最后,将各签糊纸刮去,发下,正式任命。 目睹了这一过程,慈安太后心里笑了,小声对慈禧说:这像儿戏。 慈禧一脸严肃,也小声说:姐姐,这才是开始,他们在暗中观察,千万要沉着脸。 七月二十六日,八大臣拟定新皇帝年号为祺祥,两宫太后批准。二十八号,正式通知留京王、大臣。 祺祥年号,从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确定,到十月初五明令废除,共计69天。 由于在这期间,在慈禧太后主导下,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政变,史称祺祥政变,因此,祺祥二字,名垂青史。 行宫一切事务处理顺利,八大臣心花怒放,个个欢喜,人人情绪高涨。 八大臣的心腹记事官这样写道: 自顾命后,至今十余日,所行均惬人意。 诸事循照章程,并无人搀入。 循此不改,且有蒸蒸日上之势。 事势大局已定,似不致另生枝节! 12 咸丰皇帝去世后,朝臣们都在猜测政局的走向。 大臣们都知道当朝人臣之中,最精明能干的就是咸丰皇帝的同父异母弟弟恭亲王。 他们哥俩一直关系很好,恭亲王又有丰富的从政经验,而且政声很好,声誉极高,特别是他风度翩翩,办事历来从容不迫,韬略过人,又善于用人,敢于任事,又贤明,又豁达,与他打过交道的外国人也一致看好……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相才,由他辅政,不是极好?所以,满腔期望的大臣们,多拥附之,他们紧密地围绕在恭亲王的周围。 可是,皇帝遗诏,令朝野震惊,大臣们无不感到意外:皇帝弟弟的恭亲王,竟然被排斥在辅政大臣之外! 恭亲王得到八大臣辅政的确切消息之后,冷冷地说:清君侧。 他身边的大臣们,立即明白了亲王的意思,就是要肃清八大臣。 恭亲王不是一个受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他的韬晦和抱负,让他密切关切着行宫的一切。他吩咐侍从立即进奏:恭请前赴热河,叩谒梓宫! 尽管没有接到谕旨,他已经决定了,安排好北京方面的一切,尤其是军事布置,就立即亲行热河。 行宫方面不断传来的信息,也坚定了他的行宫之行。 这时,六百里加急的谕旨送到了恭亲王面前:著恭亲王在京办理一切事务,无庸前赴行在。 恭亲王得知治丧名单和留京人事安排,不禁一声冷笑。 皇兄去世,竟然把皇帝的亲弟排斥在外:辅政大臣名单中没有,治丧名单中没有,还不让前往行宫……这一切太不正常。不仅如此,还要特地传旨,在王、公、满汉大臣之中,只让陈孚恩一人星夜前往热河行宫。堂堂亲王、御弟,还不如一个汉人尚书! 北京的大臣们都为恭亲王鸣不平,普遍认为这是权臣弄事、奸人误国。 恭亲王倚重大学士周祖培,周氏也被留在了北京,不许赴行宫。周氏引为上客的户部郎中李慈铭这样写道: 大行末命,懿亲如惠邸之尊属,恭邸之重任,皆不得与聆玉几之言,受付金瓯之托。中外骇惑,谓非圣意。 自后,行在所设施,失礼不经,多违祖法。而一切章奏,皆云军机处赞襄政务王大臣奉旨处分,传钞天下。然先帝固未有载垣等三人入军机之命也。是其乘间攘权,欺蔽耳目。而枢臣穆荫、匡源诸人,阿附朋比之罪,皆已不足诛矣! 围绕在恭亲王身边的,都是京师的重要人物,他们同赴艰难,共谋大事: 贾桢,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与恭王有十余年师生之谊; 桂良,恭王岳父,一起同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文祥,军机大臣,兼总理务国事务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 周祖培,大学士,兼管户部事务;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