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煜传 | 上页 下页
四〇


  不想,在商议过程中,德高望重的徐铉同少年得志的潘佑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徐铉主张,国难当头,财力拮据,况且又是续弦,仪式应当尽量从简;潘佑则主张,尽管是续弦,但毕竟还是立后,所以要不惜财力把仪式办得隆重。为此,二人各执一端,引经据典地辩论起来。

  徐铉说:“婚礼古不用乐。《礼记·曾子问》有言,‘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潘佑则说:“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今古不相沿袭,当因时制宜,婚礼还是用乐为好。”

  徐铉说:“古来房中乐不设钟鼓。倘若举乐无钟鼓而只有琴瑟,岂不近于不举乐?”

  潘佑反驳:“既然用房中乐,就必备钟鼓。这于古有证,《诗经·关雎》云,‘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议及男女交拜之礼,徐铉说:“此礼有先例可循,《后魏书·礼志》曾说,‘后初见君,先拜后起,帝后拜先起。’行夫妇之礼,乃人伦之本,事关上祀宗庙,下继后世,即使人君亦不可例外。”

  潘佑对此仍持异议,他说:“此礼纯系士庶之礼。王者岂可与庶人相提并论?人君乃天之骄子,无须屈尊交拜。”

  论到车服之制,也是久议不决。老于世故的陈致雍,感到争议双方均言之成理,难以取舍,便如实呈奏李煜定夺。李煜觉得此事不宜钦定,又传旨责成文安郡公徐游评判是非,决定行止。

  徐游是徐温的孙子,徐温又是李煜祖父李的养父,由于这层瓜葛,徐游为南唐宗室,论辈份是李煜的族叔,中主执政时就专典宫中营缮之事。因此,他的话语在朝野人士心目当中,虽然说不能达到一言九鼎的程度,但起码也会令人口服,起到消弭争议,暂时协调一致的作用。然而,此公无真才实学,靠祖宗余荫过活,善于察言观色,攀龙附凤。他深知李煜好大喜功,此时又正宠信潘佑,于是便采纳了潘佑的主张。

  李煜的心腹们明知李煜和小周后早已共枕同眠,但为了向朝野士庶宣示皇家明媒正娶的神圣与庄严,还得假戏真做,按照古代婚礼的成规,补办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道手续。为了履行这些手续,小周后不得不暂时离开后宫,回到周家在金陵购置的私宅小住几日。

  按照《礼记·昏义》规定的六礼,从提亲到成婚,一般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个程序。所谓“纳采”,就是男家请人先向女家提亲,如果得到女家允诺,男家再备礼品正式到女家求婚。所谓“问名”,则是男家携带礼品去女家询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尤其是询问女方出生的准确年、月、日、时。由于古代计时采用天干地支法,每个时间单位都用两个字(如甲子、乙丑、丙寅等)来标示,所以人的生辰又称“八字”。所谓“纳吉”,是男家根据女家提供的女方八字,经过占卜获得吉兆后,再备礼品前往女家通报,决定同女家联姻。所谓“纳征”,是男家向女家馈赠厚礼,证明两家儿女正式订婚。所谓“请期”,则是男家择定吉日,请求女家赞同婚期。所谓“亲迎”,便是男家后时到女家迎娶。倘在民间,这些手续多由媒妁承办。而在帝王之家,则要下诏委任正、副特使,持节行礼。

  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极富戏剧性的插曲是“纳采”。依据成规,行此礼必须执雁,俗称“奠雁”。即使皇家,亦莫能外。传说,雁是和美、忠贞的象征。尤其在古人的心目中,雁是最通人性的飞禽,能为人传书,成人之美,又忠诚于伴侣,至死不渝。不巧的是,李煜敕命的特使择定的出行之日,正值深秋。雁本是喜温向暖之鸟,每逢秋分就集结长空,井然有序地变换着“人”字或“一”字队形,径飞岭南,直到来年春暖花开才相继北归。尽管太常寺在特使启程前派人四出去水乡芦荡寻觅,却不见雁的踪影。无可奈何,只好奏请李煜裁夺。李煜急于完婚,更是急中生智,当即降旨:以鹅代雁。于是,钦差大臣便怀抱洁白如雪,口衔黄绫聘帖的大鹅,乘坐彩绘一新的官船,从金陵沿江东下,顺水扬帆,直奔小周后的故乡扬州。惟恐白鹅在途中撒野,特用红绸飘带将鹅嘴、鹅翼和鹅腿紧紧束缚起来。

  最热闹的还是轰动全城的“亲迎”大典。李煜迎娶小周后这天,曙光刚刚升起,通向宫城的御街两旁就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人们像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可谓万头攒动,千巷皆空。十里长街,由南向北到处是摩肩接踵的人,箕踞者有之,弯腰者有之,延颈者有之,翘足者亦有之。挤在最后边的人,苦于视线受阻,便索性搬梯爬墙,跃上屋顶,俯身鸟瞰。因为李煜平日出行,无不戒严净街,人们难得一见銮驾阵容。今朝大婚,遇喜开禁,人们无须回避,不仅可以尽兴饱览小周后那金碧辉煌的凤辇,而且还可领略皇家迎亲的浩荡仪仗,以及满载珠光宝气、鎏金溢彩的嫁妆车流。然而,乐极生悲。正当人们聚精会神,看得眼花缭乱之际,突然传来一片凄惨的哭叫声。原来,有几处年久失修的危房,因屋顶聚集人数过多,承受不住重压而倒塌,致使多人受伤或丧生。

  这一天,李煜是用皇家规格最高的仪仗来迎娶小周后的。凤辇前有戎装侍卫开道,后有彩衣宫女护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旌旗扇伞,光彩夺目,既羽仪肃穆,又喜气洋洋。特别是仪仗队中那七十二对绛纱宫灯,以及由金石丝竹编组的喧天鼓乐,把迎亲的气氛不断地推向高潮。

  这支迎亲队伍,秉承李煜的旨意,为了举行“亲迎”典礼,事前把在宫中“待年”的小周后,临时送到周家在金陵乌衣巷的私宅小住,如今又把她接回宫中正式完婚。他们的洞房设在柔仪殿。这是小周后为了牢记生母训示的为后之道,即身居中宫,对六宫妃嫔要宽仁厚道,待人驭下要温柔和善的信条,时刻用这个殿名来警示自己立身行事。这处洞房是小周后走遍禁苑亲自选定的,又是她指点宫女精心布置的。殿内陈设古色古香,玉鼎金炉,罗帷锦茵,式样考究,应有尽有。光摆放在什样景多宝架上的焚香器皿,就有数十具之多。这些质料名贵、雕饰精美的鼎炉,李煜因其形制各异而分赐嘉名,其中有把子莲、三云凤、折腰狮子、小三神、字金、凤口罂、玉太古、容华鼎等。鼎炉中添加的燃料,则是主香宫女的心血结晶。她们配制这种上好香料,先是取丁香、栈香、檀香、麝香各一两,甲香三两,细研成末,继而匀和十枚鹅梨汁液,盛在银器中,用文火焙干。点燃之后,轻烟袅袅,清香四溢,醒脑开窍,沁人心脾。

  在典仪和贴身宫女的引导下,李煜伴着头顶一方绣有龙飞凤舞图案红罗的小周后,走进温馨华丽的洞房,按照既定的程序,举行了坐床,挑“盖头”,饮交杯酒等礼仪。然后,各宫内眷轮番贺喜,直到临近午夜方始告退,李煜和小周后这才喜谐花烛,欢度良宵。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