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煜传 | 上页 下页
三四


  李的“顺陵”建在其父李“钦陵”西侧。据1950年南京考古学家的发掘报告称:顺陵墓长21.9米,宽10.12米。这座地下宫殿的墓室形制和建筑风格,与钦陵大体一致。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前室和中室,东西各附一侧室;后室东西各附两侧室。共计三进十一间。后室用方形石板铺地,棺床由四块青石板合成,长4.4米,宽2米,厚0.4米。后室四壁墙身设有七个放置殉葬品的砖砌小龛。前、中室顶绘有天花,后室顶无天花,仅用白灰粉饰,绘有《天象图》。各室四壁均用砖砌,甚至连柱、枋、斗拱也是砖砌而后加以粉饰。室顶呈穹窿形,四壁绘有彩画。由于修建顺陵时南唐的财力和物力大弱于李执政时期,顺陵陵墓建造的规模和质量也远远不如钦陵。

  待李安葬之日,赵匡胤为了笼络李煜,派鞍辔库使梁义专程赴金陵吊唁,并赠绢三千匹资助丧葬。李煜虽然觉得来使身份嫌低,但他毕竟是赵匡胤委派的特使,不看僧面还要看佛面,只好屈尊按上宾接待,处处恭顺礼让,事事谨小慎微,丝毫不敢怠慢。

  说来凑巧,几乎与此同时,赵匡胤的母亲昭宪皇太后也命归黄泉了。下葬之前,李煜特派户部侍郎韩熙载等南唐要员,携带厚礼前往汴梁吊丧助葬。虽说这是“礼尚往来”,但从双方使臣身份和助葬费用的悬殊差异,对南唐而言,与其说这是馈赠,毋宁说这是进贡。因为以金帛和珠宝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时间,已成为李煜对北宋的基本国策。南唐对北宋无休止的献纳,几乎到了无事不贡、无时不贡的地步:“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喜庆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节,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

  在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一年就相继于三月、六月、十一月纳贡三次。其中,仅六月一次就献金器二千两,银器一万两,锦绮绫罗一万匹。数量大得如此惊人的进献,使得南唐银根紧缩,入不敷出。李煜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只好下令改铸和发行质料廉价的铁钱,以十当一,取代铜钱;同时巧立名目,扩大税收来源,甚至连鹅生双黄蛋,柳条结絮都列入纳税范围之内。

  然而,金帛再多也填不饱赵匡胤的胃口,珠宝再佳也止不住赵匡胤的贪欲。因为赵匡胤梦寐以求的并不是财物,而是富饶的江南和统一的版图。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他在崇德殿设宴为王全斌等出征后蜀的将帅饯行时,就毫不掩饰地表白过这种心愿:“凡克城寨,止籍其器甲、刍粮,悉以财币分给将士。吾欲所得者,其土地耳。”还在他刚刚取代后周统治的时候,就把统一天下摆上了议事日程。

  当时,北宋继承的后周版图是:北疆同北汉及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毗连,南界隔着长江自西而东与后蜀、荆南、楚、南唐、吴越以及岭南的南汉对峙。如何实现统一大业,在赵匡胤面前摆着两条路:或继续柴荣未竟的北伐事业,光复幽、云十六州,灭北汉,再回师扫平江南各国;或先挥师渡江,依次吞并江南各国,然后北上收复幽、云等十六州,最后再灭北汉。正当他徘徊在“先北后南”和“先南后北”两种方案之间的时候,赵普对形势的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促使他下定决心选择了后一种方案。这就是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二人雪夜微服访赵普的佳话来源。

  据说,赵匡胤称帝后第二年冬天的一个雪夜,宰相赵普正要更衣就寝,管家忽报有人敲门来访。赵普心想:雪夜登门,诚意难得。于是连忙起身前去迎接,不想来访者竟是微服出行的当朝皇帝赵匡胤!只见他笑吟吟地站在风雪中。赵普仍像当年以“掌书记”身份,接待度使赵匡胤单骑造访一样不拘礼仪,亲亲热热地将他迎进客厅。

  赵匡胤说:“趁此更深人静的方便机会,我约晋王一道前来与卿促膝畅谈。舍弟光义随后即到。”话音刚落,赵光义便出现在他们面前。

  赵普妻子也一如既往,以家庭主妇“嫂子”的身份,亲自招呼家婢为赵普的老友备办酒食。待一切布置停当之后,又带领家婢退下,以防外泄军国大计。随后,君臣三人推心置腹,把酒夜话。

  赵普急于知道赵匡胤的来意,便开门见山,从容发问:“夜半雪冷风寒,陛下为何不在宫中安歇?”

  赵匡胤回答:“朕近来多日少眠,入夜辗转反侧,通宵达旦。试看今日域中,除中原之外,皆他人家,故前来向卿谋一统一天下的良策。”

  赵普说:“我朝疆域确嫌狭小。倘欲拓疆扩土,今当其时。但不知陛下如何谋划南征北战?”

  “朕欲先取北汉。”

  赵普听后沉默许久才说:“此道非臣所知也。”

  赵匡胤追问此话怎讲,赵普说:“北汉壤地偏小,却是我朝西北天然屏障。如果一举将其攻占,便是自毁边防,自我暴露于契丹面前,使我朝腹背受敌。如是,何不姑且容其苟安,待削平江南诸国再挥师扫北。难道还怕北汉那块小小弹丸之地,到时插翅逃遁不成?”

  赵匡胤笑着说:“朕意正是如此。适才所言无非试探卿意罢了。”这样,君臣便在轻松的交谈中,制定了统一天下的大计。

  在“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指导下,赵匡胤从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开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统一战争。他首先以“假道”出师平定湖南军乱为由,选择国势衰微、辖境只有荆州(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归州(治秭归,今湖北秭归县)、峡州(治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三州的荆南突破口,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行营道都部署,以宣微南院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马于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一举攻克,旗开得胜。夺取长江中游位居要冲的荆南,就像一把尖刀插入江南,既割断了南唐与后蜀两个大国之间的联系,又为下一步南征开辟了一条通路。

  其后经过比较,赵匡胤由于截获后蜀联络北汉共同对抗北宋的“蜡丸帛书”、找到“用师有名”的借口,选定财物充裕、政治昏暗的后蜀,作为第二个进军目标,于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命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州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武信军节度使崔彦进协助,率步骑兵三万自凤州(治今陕西省凤县)南下,沿“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披荆斩棘,克利州(治今四川省广元市)、破剑门、(今四川省剑阁县大小剑山关隘)、收绵州(治今四川绵阳市)、逼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命宁江军节度使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枢密承旨曹彬协助,率步骑兵二万自归州(治今湖北省巴东县)溯长江西去,经巫峡、瞿塘峡,下夔州(治今重庆市奉节县)、万州(治今重庆市万州市)、忠州(治今重庆市忠县),渡嘉陵江包抄成都府;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征服了“天府”之国。

  在成都被围期间,后蜀末帝孟昶鉴于灭顶之灾临头,近臣纷劝其族降宋。孟昶扼腕兴叹:“吾与先君以温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临敌,不能为吾东向放一箭,虽欲坚壁,谁与吾守者耶!”遂命宰相李昊草拟降表。说来也巧。在此39年前,当后唐兴兵灭前蜀时,替末代君主王衍草拟降表的就是时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的李昊。蜀中人士对其卑躬折节的行径极度鄙视,乘更深夜静在他家的门楣上书写了“世修降表李家”六人大字。

  按照赵匡胤统一天下的日程表,再往下该攻取南唐、吴越和南汉了。但拿谁先开刀,赵匡胤一时还犹豫不决。正当他举棋不定的时候,南汉末帝刘跳了出来,竟然不自量力,试图虎口拔牙,从而为赵匡胤先征南汉制造了口实。

  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秋天,南汉发兵进犯业已归入北宋版图的原楚地道州(治营道,今湖南道县)。北宋道州刺史王继勋一面闭城勇猛抵抗,一面飞骑急奏京师,指控刘数出寇边,请求朝廷出兵征伐。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