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煜传 | 上页 下页
三一


  宏图未展的柴荣,此时锐气正旺,面对即将到手的淮南全境,他怎忍心功亏一篑?特别是后周大军攻占扬州之后,他驻跸孝先寺,读到南唐枢密使殷崇义为该寺撰写的碑文赞叹不已,深为江南朝臣的文采所倾倒,产生了招纳和驾驭南唐文官治国的奇想。因此,李进贡也好,犒军也罢,都不能促使柴荣偃旗息鼓,坐下来同失败的对手议和。然而,为了显示后周天子的威严,柴荣还是决定接见南唐来使。这与其说是会晤,毋宁说是震慑。接见这天,柴荣传谕下属要把气氛弄得剑拔弩张,险象逼人。当钟谟、李德明穿过枪林刀丛,毛骨悚然地进入大帐,刚刚呈上国书和礼单,还没来得及开口陈述来意,柴荣就厉声责问:

  “听说李常以唐室后裔自居,那他就该通晓礼义,有别夷狄。他与朕虽然只有一水之隔,可是他从未派过一介使者与朕修好。更使朕不能容忍的是,他竟然舍近求远,遣使乘桴,泛海通好契丹,图谋南北联手,扰乱中原。试问,弃华事夷,礼义安在?如今惧我大军压境,他才派尔等前来游说罢兵,这真是异想天开!朕岂能为尔等花言巧语迷惑?尔等回去转告李,朕要他亲自速来请罪。如其不然,朕将挥师直捣金陵,登城观景,并借南唐府库财物慰劳我军将士。到那时,尔等君臣将悔之晚矣!”

  钟谟、李德明听罢这番危言,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哪里还敢奢望舌战?只有惟诺退下,另谋他策。

  李招架不住柴荣的步步进逼,又派右仆射孙晟偕礼部尚书王崇质前往徐州向柴荣乞和,首次提出称臣奉朔,并献金千两,银十万两,罗绮二千匹。柴荣对此举不屑一顾。

  不久,两批来使共同求见柴荣,提出李以取消帝号,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土地,年贡金帛百万为条件,换取后周撤兵。柴荣认为:如今淮南之地已半为后周所有,各路兵马正乘胜前进,频传捷报。尽得江北之地已指日可待,岂能半途而废?于是断然拒绝。

  双方经过艰难的谈判,柴荣答应李德明、王崇质回金陵复命,向李讨取“尽献江北之地”的“国书”,钟谟、孙晟则作为人质留在柴荣驻地。由于李听信枢密使陈觉和枢密副使李征左等人的谗言,李德明被加以“卖国求利”的罪名斩首于金陵。柴荣不见李答书,遂令后周兵马继续进攻南唐所辖州县。部署停当之后,柴荣打道回朝理政,并将钟谟、孙晟带回汴梁软禁。

  李求和不成,乃做困兽犹斗之搏。先是命其弟齐王李景达为诸道兵马元帅,陈觉为监军使,边镐为应援都军使带兵增援寿州,进行拼死抗争。后来发现驾部员外郎朱元奏事论用兵方略精当,又命其挂帅收复淮南失地。

  此时,淮南地区的民心向背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当初,后周军队攻占南唐一些州县,尚能体现仁义之师的风度,极少出现扰民之事,各地民众争奉牛酒迎劳。时间一久,军纪松弛,将帅忽略了对士兵的督查,抢掠奸淫等害民之举屡见不鲜。民众大失所望,奋起保卫家园,纷纷相聚山泽,“立堡壁自固,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称为“白甲军”。后周军队进剿,多为所败。他们的义军,有力地支援了南唐军的战事,使后周占领的土地,复为南唐所有。

  后周虽然在南征中暂时受挫,但双方争夺的焦点寿州周围仍布有重兵,久围不下,致使城中暴发粮荒,南唐守军士气低落。恰在此时,坚守城地的名将刘仁赡又身患重病,其幼子刘崇谏感到前景无望,乘机夜逃被守军抓获。刘仁赡为严肃军纪,大义灭亲,下令按军法从事,斩首示众。

  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公元975年),柴荣接受李谷的病中奏疏,再度亲征淮南。鉴于前次亲征屡遭南唐水师重创,柴荣返回汴梁后决意建设一支长于水战的精锐水军。于是,他下令在汴水打造战舰,起用南唐俘虏中熟悉水上作战的官兵任教习,骁勇善战的后周陆师进行强化训练,极大地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次亲征,柴荣命骁卫大将军王环随他同行,指数千水军自闵河沿颍水入淮河参战。

  当此大难临头的关键时刻,南唐守卫寿州的高级将领突发内讧,陈觉欲夺朱元兵权,朱元率众投降后周,由于兵力受到削弱,南唐军队大败。边镐被俘,李景达和陈觉逃回金陵。寿州监军使周廷构乘刘仁赡卧床不起,举城投降后周。

  寿州沦陷之后,后周军队乘胜发动强大攻势,仅用一年时间,就攻占了南唐辖属的江北绝大多数州县,并将后周的数百艘战舰从淮水经运河驶进了长江。柴荣怀着胜利的喜悦,驻马扬州迎銮镇,望着滚滚东流的滔滔江水,想到自己指挥的征战节节胜利和南唐官兵的连连败退,兴高采烈,心旷神怡,不禁吟诵出诗圣杜甫《登高》中的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北告急的败讯传到金陵,南唐君臣一片慌乱。

  李痛感大势已去,不敢再拖,为了保住江南的半壁河山,只好派兵部侍郎陈觉渡江乞降,忍痛划江为境,将淮南的光州(治定城,今河南潢川)、寿州(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州(治合肥,今安徽合肥)、舒州(治怀宁,今安徽潜山)、蕲州(治蕲春,今湖北蕲春)、黄州(治黄冈,今湖北黄冈)、滁州(治清流,今安徽滁县)、和州(治历阳,今安徽和县)、濠州(治钟离,今安徽凤阳)、泗州(治临淮,今安徽盱眙)、楚州(治山阳,今江苏淮安)、扬州(治江都,今江苏扬州)、泰州(治海陵,今江苏泰州)、通州(治静海,今江苏南通,南唐又称此州为静海军)等十四州割让给后周,并称臣纳贡,每年进献贡物数十万。柴荣接到李的降表喜出望外,他深感御驾亲征如愿以偿,又虑及后周时下的财力、物力和兵力,尚不能一鼓作气吞并南唐长江以南的土地,于是便欣然答复陈觉说:“朕兴师本意止取江北,今尔主能割地内附,朕复何求?”同时致书李,宣布撤兵。又授钟谟为卫尉少卿,赐黄金五百两,并准其返回金陵。钟谟对此感激不尽,特作七绝一首《献周世宗》:

  三年耀武群雄伏,
  一日回銮万国春。
  南北通欢永无事,
  谢恩归去老陪臣。

  李得书如释重负,连忙奉表谢恩,再次承认南唐对后周的附属地位,并在政治上继续退让:主动下令削去帝号,停止一切天子礼仪,改称“唐国主”;因避柴荣高祖郭之讳(柴荣系后周太祖郭威养子,故其高祖姓郭),李又更名为李景;同时从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起,废止“交泰”年号,奉后周正朔,始称显德五年;此外,还在汴梁设置进奏院,派专人常驻,随时接受柴荣召见和询问,奏报南唐的虚实动静。从此,李过起了附属国君主的屈辱生活。终后周之世,双方未再发生战事,南唐偏安一隅,又延续了十余年。不过,付出的代价极为沉重,这时,南唐所辖的地盘只剩下了江南二十一个州、军。

  柴荣南征得胜,旋即班师回朝。他征尘未洗,便把北伐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地提上了行动日程。经过周密的策划,他于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再着戎装,亲率步骑数万,径向契丹边境进发。此前,柴荣命部将韩通率领先行的水陆大军沿水路北上。韩通为使水路畅行无阻,沿途动员民众修补破坏的堤防,并开了三十六个游口,后续兵马遂沿这条水路及两岸齐头并进。柴荣亦乘龙舟北去。后周将士斗志昂扬,英勇善战,一路势如破竹,柴荣连续收复三关(瓦桥关,在今河北涿州境内;益津关和淤口关,分别在今河北霸县和文安县境内)和莫州(治今河北任丘)、瀛州(治今河北河间)、宁州(治今天津静海)等地后,还想麾师北进,直捣辽朝南京(今北京市)。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