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煜传 | 上页 下页
一七


  在以澄心堂纸为题的诗作中,最能反映诗家情感的莫过于梅尧臣的《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这首诗是他收到欧阳修馈赠的两幅澄心堂纸以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咏物抒情的:

  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滕开。
  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
  蜀笺脆蠹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咍。
  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翦裁。
  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
  澄心堂中惟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
  当时国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
  但存图书及此纸,辇大都府非珍瑰。
  至今已逾六十载,弃置大屋墙角堆。
  幅狭不堪作诏命,聊备粗使供鸾台。
  鸾台天官或好事,持归秘惜何嫌猜。
  君今转移重增 媿,无君笔札无君才。
  心烦收拾乏匮椟,日畏楮裂防婴孩。
  不忍挥毫徒有思,依依还起子山哀。

  龙尾石砚泛称歙砚,又是南唐一宝。歙砚因制砚石材产在黄山、天目山一带多为歙州管辖的县份而得名。其中,以婺源(今江西婺源)龙尾山下溪涧中盛产的龙尾石最为珍贵。歙砚石质坚韧细腻,温润莹洁,发墨如油,抚之如柔肤,扣之似金声,具有不吸水、不耗墨、不蚀笔、易洗涤等优点,被喻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歙砚砚石纹理绚丽,神彩天成,主要有眉子、罗纹、金星、金晕、银星、鱼子、刷丝等品种,以清新秀逸见长。这些名品砚材,为砚工因材施刀、巧用纹理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砚工可据砚石形状、颜色、花纹的殊异,精心设计,刻意雕琢,制成布局巧妙,造型浑朴,刀法挺拔,多姿多彩的几何形(以长方形和圆形居多)、仿生形(如牛、鹅、鱼、瓜、荷叶等)、随意形等各式砚,在砚额上刻有神龙戏水、仙猴摘桃、丹凤朝阳、青蛙莲叶等图案。

  从嘉称帝以后,歙州地方官向他贡献多方歙砚,并力荐砚工李少微。从嘉将歙砚置于案头,不时地赏玩品评,觉得名不虚传,随即传谕有司,封李少微为砚务官,令其继续选善材,制佳品,向禁中进献。由于歙砚砚石深藏溪底,开采困难,从嘉又下诏截流改道,方便砚工采掘,保证砚石供应,遂使歙砚制作业空前发展,名播海内。

  对于文人墨客,歙砚既是研墨工具,又是书斋雅玩,千百年来深得书画方家青睐。宋人蔡襄曾以诗赞曰:“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问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在歙砚当中,又以龙尾砚最为名贵。

  一代文豪苏轼对龙尾砚情有独钟,他曾以一柄祖传铜剑与人交换一方龙尾砚,后来换主反悔,将剑送回,又把砚取走。苏轼为此事作诗二首,聊以纪实,诗题分别为《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与此同时,苏轼还写下了高度赞美龙尾砚的诗篇: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苏轼晚年,把他使用多年的一方龙尾砚赠与族人,并以《龙尾石砚寄犹子远》歌之:

  皎皎穿云月,青青出水荷。
  文章工点黝,忠义老研磨。
  伟节何须怒,宽饶要少和。
  吾衰此无用,寄与小东坡。

  自幼酷爱歙砚的从嘉,更是得天独厚,利用帝王富有四海的特权,收藏了一座南唐独有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宝石砚山。此砚是李少微利用天然奇石,匠心独运,精制而成的。这座砚山,径长不过咫尺,前面参差错落地耸立着状如手指大小的三十六座奇峰,两侧倾斜舒缓,其势如丘陵连绵起伏,中间有一平坦处,金星金晕闪烁,自然排列成龙尾状。李少微因材设计雕刻,将平坦处琢磨成砚池,与四周峰峦相映成趣。放眼望去:群峰迭翠,山色空蒙,曲流回环,波光潋滟,既有黄山之雄奇,又具练江之俊俏,可谓巧夺天工。从嘉对这座稀世砚山嗜爱如命,特将山中景观分别命名为华盖峰、月岩、翠峦、方坛、玉笋、上洞、下洞、龙池等多处胜境。

  南唐亡国之后,这座无价之宝的砚山,散失到江南民间,转手多人,数易其主。先为北宋名画家宝晋斋主人米芾所得,他的友好闻讯惊喜异常,赋诗咏怀:

  砚山不易见,移得沁翠峰。
  润色裛书几,隐约烟朦胧。
  巉岩有自古,独立高崧巃。
  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
  立璧照春野,当有千丈松。
  崎岖浮波澜,偃仰蟠蛟龙。
  萧萧生风雨,俨若山林中。
  尘梦忽不到,触目万虑空。
  公家富奇石,不许常人同。
  砚山出层碧,峥嵘实天工。
  淋漓上山泉,滴沥助毫端。
  挥成惊世文,主意皆逢原。
  江南秋色起,风远洞庭宽。
  往往入佳趣,挥扫出妙言。
  愿公珍此石,美与众物肩。
  何必嵩少隐,可藏为地仙。

  后米芾以砚山与苏仲恭学士家换取北固山甘露寺下海岳庵。不久,砚山被朝廷索入禁中,藏于万岁洞之砚阁。米芾失去砚山,异常惋惜,朝夕怀石,笔想成图并赋诗云:

  砚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
  惟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

  北宋亡后,砚山相继为戴觉民及族人所得。南宋奸臣、宰相贾似道图谋强行索求,攫为己有,未能得逞。屡经战乱,至元代,砚山仍为戴氏后人、大都太乙崇福宫张真人所藏。戴氏特请翰林侍讲学士、参与编修辽、金、宋三史的名士揭斯题词,揭氏慨然应允,命笔赋诗,颂扬砚山的价值和历届收藏者的功劳:

  何年灵璧一拳石,五十五峰不盈尺。
  峰峰相向如削铁,祝融紫盖前后列。
  东南一泓尤可爱,白昼玄云生霮薱。
  在唐已著群玉赋,入宋更受元章拜。
  天台 澒洞云海连,戴氏藏之余百年。
  护持不污权贵手,离乱独与身俱全。
  帝旁真人乘紫霞,尺书招之若还家。
  阴崖洞壑寒谽谺,宛转细路通褒斜。
  昆仑蓬莱与方壶,坐卧相对神仙居。
  硬黄从写黄庭帖,汗青或抄鸿宝书。
  秦淮咽咽金陵道,此物幸不随秋草。
  愿君谷神长不老,净几明窗永相保。

  有明一代,砚山不知去向。至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砚山为翰林院检讨、词人兼学者朱彝尊所得。诗人王士祯在朱府内曾见砚山,并针对昔日米芾的咏叹题诗云:

  南唐宝石劫灰余,能与幽人伴著书。
  青峭数峰无恙在,不须泪滴玉蟾蜍。

  自幼与文房四宝结有不解之缘的从嘉,继承皇位之后,利用他手中独有的号令四方大权,传诏各地官府,征集翰墨珍奇。他在案牍劳形之余,面对书斋中几经遴选的文房珍宝,自鸣得意,大有天下神笔、奇墨、名纸、宝砚,尽为一人占有之势。特别是望着御案上那具铜铸鎏金的蟾蜍形砚滴,他更是忘情自语:“金蟾蜍呵,金蟾蜍!你舍弃了神间高贵的月宫,下凡来到我的书斋,心安理得地伏在香榧木几案上,腹中贮满清水,供我研墨之用。你同这些名贵的砚、纸、墨、笔,像我的臣下一样,诚惶诚恐地恭候在我的案头,听我调遣,任我驱使。若不是我的才华赋予了你们超凡脱俗的灵性,你们将永远是一堆平庸无奇的什物。”为了表达这种恃才傲物的心情,他在鎏金的铜蟾蜍四足和腹部,用篆书刻了一首《砚滴铭》:

  舍月窟,伏几。
  为我用,贮清。
  端溪石,澄心纸;
  陈元氏,毛锥子。
  同列无听驱使,
  微吾润泽乌用汝?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