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煜 | 上页 下页
二二


  §八、卧榻之侧 岂容他人酣睡

  就在后主沉迷声色,专心佛事,并诛杀忠良,倒行逆施之时,北宋方面早已磨刀霍霍,作好了攻打南唐的一切准备。李煜诛杀林仁肇的消息传到北宋,赵匡胤立即作了挥师南下,直指南唐的决定。但在这之前,赵匡胤倒是一直心存幻想,希望用各种手段哄骗后主不战而降,自献江南诸城的。能够不动干戈,不损一兵一将,一钱一帛就能得到富庶的江南诸州,自然是再妙不过的事。

  赵匡胤知道北宋建国伊始,连年征战,于国不利。

  定下“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后,他为了先稳住李煜,倒也拿出一副开明大度的君王样子,几次对李煜表示自己的怀柔政策。李煜即位后,南唐继续对北称臣。

  他碰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就是向赵匡胤上表为他父亲中主李亶追复帝号。本来按照常规,古代帝王或官僚死后,朝廷为了给他来一个盖棺定论,褒贬他一生的功过,都要评定一个谥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臣僚的谥号,由皇帝赐予,这是自古而然的事情。

  这属于王朝内政,外邦无权过问。可是中主李亶在世时已向宗主国后周和北宋上表自削帝号,所以死后若要恢复帝号也得向宗主国上表陈情,待取得“恩准”后方算有效。赵匡胤本来也不是促狭小人,他看完李煜的表文后想:李亶生前主动自降身份,对我称臣,没有什么越轨的言行,表现还算忠顺。现在他死了,赐他一个虚名也无妨,不仅不会因此而影响我大宋的尊严、权威,还可以表示出我的宽宏大度,显示出我中原大朝君主的气量。于是顺水推舟,批准了李煜的奏请,谥李亶为“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陵号“顺陵”。为了进一步笼络李煜,赵匡胤还派鞍辔库使梁义专程赴金陵吊唁,并赠绢3000匹资助丧事。虽然梁义的身份不高,可他代表的是宋皇赵匡胤,李煜哪敢怠慢,不得不脱下龙袍,换上大臣穿的紫袍,下令去掉屋上的雉尾,然后才毕恭毕敬地出来迎接梁义,并处处陪着小心,惟恐得罪了他。

  直到梁义返朝后,他才敢脱下紫袍,重新换上黄色的龙袍。这一脱一穿之间,显示的是以小事大的耻辱。

  后主登基伊始,赵匡胤就给了他一个软中带硬的下马威。

  为了进一步安抚李煜,让他放松对北宋的警惕,赵匡胤还是很做了一些表面文章的。李煜登基不久,南唐有两个罪臣畏罪潜逃到扬州,向当时正在扬州的宋太祖赵匡胤献计如何轻取江南,吞并南唐。赵匡胤立即下令砍掉其中一个的头,并派人把它呈送给后主。

  天真的后主信以为真,以为赵匡胤当真无心吞并南唐,于是更加放心地纵情声色,过那种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皇帝的日子了。

  赵匡胤以为,像李煜这种贪图安逸的人,只要对他稍加笼络,给以优厚的待遇,就可以诱使他不战而降,自献江南的。于是他诏令在薰风门外皇城南、汴水滨大兴土木,营建一幢俨然皇家宫苑的花园式府第,赐名“礼贤宅”,虚位以待后主。他为了让李煜及其嫔妃生活习惯乐不思蜀,还特别强调,这座府第的规模要超过当朝宰相府,要和李煜在金陵的宫廷相当,外观既要精美考究,又要雄伟庄严;建筑样式必须充分体现江南特色,尤其是后园,要凿池堆山,修渠引水,建造亭台水榭,移植江南奇花异石,以再现南国小桥流水,曲径回廊的柔婉景观,好让后主及嫔妃们流连忘返,像当年西蜀降王刘禅一样只知此间乐而不思蜀。

  “礼贤宅”完全竣工以后,宋太祖便开始招降李煜的活动了。他先让从善游览了“礼贤宅”,然后命令他连续修书几封,规劝后主北上朝见太祖。从善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自然从命。可后主虽然生性怯懦,对赵匡胤害怕得紧,诚惶诚恐,从不敢违命拂逆他的心愿,但他也深知若然北上便永远回不来了,弟弟从善的命运就已确证了这一点,寄人篱下生活的艰难,后主也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对于“入朝”一事,他倒是时刻怀着戒心的。朝臣陈乔等对“入朝”的含义也了如指掌,他们生怕后主耳软心活,一时动摇,时刻在他耳边提醒他“入朝”的可怕后果,他们还献计让后主以身体虚弱,不宜长途跋涉为由,尽量婉转地拖延“入朝”时间。因此不管宋太祖怎样地变着花样让后主入朝进见,后主硬是以不变应万变地婉拒搪塞,始终没有“入朝”。

  宋太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公元974年,他两次遣使南下江南,敦请后主前往汴梁观礼。第一次是派词门使梁迥出使金陵,口传圣谕说:“天子今年冬天要举行柴燎告天的盛大仪式,希望你前往助祭。”

  这是迫使后主入朝的外交辞令,所谓“助祭”,就是要李煜以降王的身份亲赴汴梁,陪同宋天子去南效举行祭天大典。这样,就可乘机强迫后主对天盟誓,臣居京师,永作赵匡胤的不贰之臣。后主倒也看透了这一邀请的真正含义,在朝臣的支持下,根本不予理会,婉言谢绝了。梁迥见后主拒绝入朝,便与随从密谋了强行劫持后主入朝的计划。想待后主到渡口为他们送行时,乘机挟持他到船上,到时便不由他肯不肯北上了。可是后主对他们的这种计划有所耳闻,事先便与群臣制订了防范措施,从而并没有中计。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