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刘邦大传 | 上页 下页 |
四七 |
|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兴,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真正好的将帅,是不用去表现其武勇的,真正善于作战者,必冷静去分析其客观情境,不轻易激动感情。善于克敌制胜的将领,不随便去与人争胜,善于驱使他人的,是懂得谦卑居人之下的人。所以懂得“不争之德”,懂得“用人之力”,才能体察大自然的道理,也是自古以来最基本的道理。 在老子《道德经》中,很少提到战争,老子思想中基本上是反战的、无战的,所以这一章所谈的题材,在《道德经》中是很难得一见的。 但这一章所谈的战争,还是反战和无战的,将帅不用表现其武勇,也不用表现其智慧,他只要很自然地作一位领袖即可。 一位领袖最重要的特质是让人来跟随,要有部属,才有领袖,没有人跟随,就算是个皇帝,也只是众叛亲离的独夫而已,不再是位真正有实力的领袖。 因此,善战者是不战不愠,《孙子兵法》中便有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因愠而致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之善战者。 仁者无敌,在于他之不与人争;剑圣无刀,在于他之不用刀;有洞察力的人,知道哪些地方是不用去争的,如何才能集中努力于必要目标上,不用耗费太多的力量。这便是这次西征作战中,张良对刘邦所作的最重要贡献。 善为人下者,不一定都要真正去为别人的下属。上文的善用人者早已界定能够为人下者才是领袖,是最懂得指挥别人的人。也就是说领袖不在于强迫别人去执行其意志,而是让别人为了自己而努力,却又能协助完成领袖想要他去做的工作。 领导者通常都很能干,所以部属都很无能,反而累死了自己,并不能发挥群策群力之功能。 如果领导者能适切表现出他的“无能”,或许能够让部属去发挥他们的能力,反而更能达成领导者的功能。 从这个观点来看刘邦身为元帅的“处女秀”——西征关中里的表现,的确有很多老子笔下“军事领袖”的影子。 ◎第四章 大秦之死 〖秦王子婴乘着白车,以白马拖乘,穿着白色丧衣,颈子绑白繙,并将玉玺完封,带着皇帝用的符节,在咸阳城的轵道旁,跪着向刘邦进入咸阳的大军表示投降。 〗 §指鹿为马,赵高测试群臣 李斯被处死后,赵高以宦人晋升为丞相,称为中丞相,同时可以在朝廷和禁中掌握大权。 从小便被割除生殖器入宫,以讨好和服侍别人为工作,赵高长期心理上没有自我价值,所以非常的不安和不平衡。掌权以后,他的内心里永远有一股疑问:“群臣真的会以我为丞相吗?他们是否仍以宦官来看我?他们真的会信服我吗?” 他无法相信百官真的会心服于他,那怎么办呢?由于年轻时精通于刑名法学,对秦法更是精通熟练,因此他希望能运用自己职位上的合法性,用恐吓来要求群臣的表面上服从。 他希望群臣都知道,赵高便是法律,法律必须赵高认同才算数,保身之道不是不触犯法律,而是要奉承、讨好赵高。只要赵高同意,即使犯法也无须担心,反之,就算依法行事,得罪了赵高便是犯法。 他苦心积虑,用各种暗示方法,想让群臣了解他的希望和期待,但他依旧不放心,仍然无法确定朝廷上的百官是不是真的完全听从、完全害怕他。 因此,他必须进行一项测试。终于,他想到了一个非常疯狂的方法。 胡亥很少上朝,但为实验一下自己的测试,赵高特别安排,有人要送胡亥一匹千里马,胡亥自然很高兴接受这个献礼。 想不到出现在朝廷上的却是一头鹿。 “皇上,这就是要送给您的千里马。” 胡亥以为是故意开玩笑,便笑着说道:“丞相,你在开什么玩笑嘛!这明明是鹿呀!” 赵高故意摇头不答。 胡亥只得询问左右,他们看到的是鹿还是马? 有的人不敢回答。 一些平常便较奉承赵高的,都起哄表示是马。 有些较正直的或较少危机意识的,便表示这是鹿不是马。 事后,赵高却将这些指证是鹿的臣属统统绳之以法,让臣属今后再也不敢和他有不同意见。 表面上,赵高赢得了这回合测试。 但当这些消息传到外围守将的耳朵时,却引起了广泛的不安和愤怒。 刘邦西征路线上的秦国守将之所以迅速崩溃,跟此事件便有很大的关系。 要命的是,连秦国的最后希望——章邯军团也受到了影响。 §司马颀回报军情,险些遇害 当章邯连战皆捷、所向披靡时,朝廷为了奖励他,特派遣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前来帮助。 司马欣便是曾协助过项梁的那位秦廷官员,他个性正直,思虑周密,是章邯非常好的助手。 章邯认为军人应保持中立且以战事为重,对赵高的夺权一向抱着不理采的态度。但司马欣则不同,强烈的正义感,使他对赵高深恶痛绝,对朝廷的变端也抱持强烈关心的态度。 司马欣擅长搜集情报,作成分析,对章邯的战术策略拟定帮助很大,因此章邯对司马欣相当倚重,两人感情颇佳。 只是司马欣对咸阳城内的情报也很有兴趣,布置不少眼线,专门调查赵高的行为,并常主动透露给章邯。章邯对这种逾矩的作风虽非常不满,但司马欣负责任又有正义感,章邯也不便表示严厉制止。 不过,当章邯听到指鹿为马的事件时,仍不禁心惊胆战,但他告诫司马欣绝不可将这种消息透露给前线将士,否则士气将受到严重打击。 不久,便发生了巨鹿大败的事件。 章邯几乎不敢相信楚军会这么快攻打过来,因为所有情报都指出宋义不敢挥军渡河,并且似乎在期待齐国出兵协助。 对项羽的印象,章邯只知道他是项梁的侄儿,年龄三十岁不到,是个猛将,但绝非统帅之才,所以从未把他当敌手看待。 智将王离被捕,猛将苏角和老将涉闲被杀,章邯几乎是无法相信。 “怎么会有这种事?难道是在作梦?” 但他相信司马欣的情报绝不会错误。 刹那间,章邯立刻又冷静了下来,他向司马欣表示:“我们一定得立刻补充兵力。” 司马欣表示赞同,章邯于是指示董翳立刻前往巨鹿附近收编溃败的残军,司马欣则赶向咸阳请求增援。 由于事态紧急,司马欣只率小队人马便火速奔向咸阳城。 回到家中,司马欣换过朝服,即刻准备上殿晋见胡亥。但侍卫表示,必须先转报赵高,司马欣心中暗叫不妙,但由于任务太重要,只得传报。 其实,赵高在前线也藏有私人眼线,巨鹿战败,章邯非但没有立刻报仇,反而坚守在棘原,没有行动。不懂军事的赵高认为章邯胆怯怕事,不可原谅。 司马欣前来请求增援时,赵高更为生气,但他必须准备奏折,将战败责任全推给章邯,以为自己身为宰相督导不力脱罪。 司马欣在皇宫外的司马门(军事通报专用)等了三天,见不到赵高,心知不妙,立刻回府探听情报。 咸阳城的眼线告诉他,赵高已在延上参奏章邯等剿贼不利,将治以重罪。 司马欣大惊,立刻只身离开咸阳城,返回前线大本营。他害怕赵高派人追捕,不敢走原来路线,便绕山路冒险奔逃。赵高果然派人追杀,由于找不到司马欣踪影,只好放弃。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