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王尔烈全传 | 上页 下页 |
六二 |
|
关于汪氏双节事,王尔烈在故里时就曾得知,未想今日又有此求,遂感其事,当即以诗志之。诗题为《书汪氏双节传后》,诗云: 二女同居多异志,两贤相遇真家瑞。 家瑞偏逢变坎坷,贤女空悲共憔悴。 汪君同室曰王徐,浙水清门著节义。 自昔之子号宜家,厥后良人厄远地。 瞻望母兮目岂瞑,哀弱子兮孤谁寄。 庄姜戴妫无猜嫌,赵姬叔隗均礼谊。 含凄且作未亡人,戮力同肩未了事。 风雨冥冥婋虎惊,篱壁萧萧魑魅肆。 凛冽冰霜足御侮,殷勤针凿还供匮。 冬夜夏日寒暑长,机筐书箧无时置。 高堂终年子有成,地下报君妾无愧。 贤哉患难有同心,嗟乎传闻为酸鼻。 福堂应以阴骘酬,弱骨何必鬼神忌。 齐年双嫠穴同归,百死孤生空血泪。 闺中婴白岂为名,身后鼎牲匪我思。 君恩逮下靡有遗,孝子显亲无弗至。 吾为贤者叹余生,何以报之为良吏。 此诗,后收入《汪氏双节堂赠言丛刊》书中。 是日,王尔烈正在三通馆伏案纂修进献的《四库全书》入选原书,忽有公公来宣:“圣上谕诏:翰林院编修、三通馆纂修官、辛卯科二甲一名进士、辽阳王尔烈于圆明园‘山高水长阁’进见。钦此。” 王尔烈闻知,即随公公前往。 此时,乾隆帝与太后钮祜禄氏正在山高水长阁坐着,旁边有大学士和珅相陪。 王尔烈进阁见过太后和圣上后,当即跪倒,叩拜,诵道:“太后万寿,万万寿!圣上万岁,万万岁!” 乾隆见后,说道:“爱卿平身。” 王尔烈爬起,在一旁立定。 太后看了王尔烈一眼,笑道:“王翰林,都是熟人,一边落座吧。” 王尔烈说道:“有太后、圣上在此,微臣不敢坐。” 乾隆看了,说道:“太后已赐座,请爱卿坐下述话。” 王尔烈听了,这才答道:“谢太后,谢万岁。” 随即,在旁边的一张铁梨木椅子上落座。 乾隆道:“爱卿,你知朕请你来作何?” 王尔烈道:“回禀圣上:臣实不知。” 乾隆道:“爱卿,朕今天要你来,实则是因为家事也。” 王尔烈道:“圣上历来对微臣恩重如山,有何事相托,只管说来,臣万死不辞。” 乾隆道:“爱卿,那就好。我就直说了吧,朕想请你作皇十五子永琰的御师,不知卿可愿意否?” 王尔烈听了这话,瞬间在脑际回旋过好多事情—— 乾隆帝共有皇子17人,而留下名的只有13人,他们是:大皇子永璜、二皇子永琏、三皇子永璋、四皇子永珹、五皇子永琪、六皇子永瑢、七皇子永琮、八皇子永璇、九皇子永璟、十一皇子永瑆、十二皇子永璂、十五皇子永琰、十七皇子永璘。 在这有名的13个皇子中,见存的只有6人,他们是:皇长子永璜定安亲王、皇三子永璋循郡王、皇六子永俋质庄亲王、皇八子永璇仪侦亲王、皇十一子永瑆成哲亲王、皇十五子永琰。 在乾隆的这诸多的皇子中,其地位的摆布,都是经历着不同的命运的。“虽然同为帝王家,却是前程有二一”,这话是有一定依据的。 永琰,系乾隆帝第十五皇子,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生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殿”。他的生母,为魏佳氏,内管领清泰之女,原属汉军,后转入满洲旗人,并无特殊身份和神秘背景。她入宫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是个普通的“贵人”,仅列在“答应”、“常在”之上,居“嫔”、“妃”之下,更谈不上是什么“后”了。她于乾隆十年(1745年),被册封为令嫔。乾隆三十年(1765年),被晋升为贵妃。她为乾隆生了四子二女,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死去。 乾隆生永琰时,已年逾50岁。 关于永琰以后的身世,王尔烈并不清楚。只知道在他之先,有这样几个皇子。 元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生有二子。一是皇次子永琏,早在乾隆即位的当年七月,被封立为皇太子,作为嗣子,然而他在乾隆三年(1738年),即已死去。二是皇七子永琮,是乾隆十一年(1746年)出生的,他只活了一年零八个月便死去了。 继后孝贤贞皇后乌喇那拉氏,是祜领那尔布的女儿,满洲正黄旗人。当乾隆还是皇子时,雍正帝便把她赐给乾隆当侧福晋。乾隆登极后,被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升为娴贵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太后钮祜禄氏的再三叮嘱下,被立为皇后,赐号孝贤贞皇后。 她为乾隆生二子一女。二子中,一是皇九子永璟,三岁夭折。一是皇十二子永璂。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偕她南巡游杭州,由于她劝进乾隆不要贪花恋草,应以龙体为重,因而触怒乾隆,乾隆就此打了她。她随即剪掉头发,要出家为尼。她郁郁寡欢,于翌年逝去。正因如此,永璂一直未能得到乾隆的钟爱,死去后连个封号都未得到。 在这些皇子中,只有皇次子永琏,被公开封立为太子,但是他不久便夭折了。 永琰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年14岁时,被乾隆秘定为太子,选作为皇储。他的名字,被乾隆秘写好,密封,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由于是秘定,只有乾隆一人知道,他人都不知道,也不能过问。因此,王尔烈也是不知道。 永琰6岁从师傅礼部侍郎奉宽读书,受启蒙教育;13岁通学五经,从师傅工部侍郎谢墉学近体诗,从师傅侍读学士朱圭学古体诗。 乾隆对于皇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他所选拔的皇子师傅,都是一些学识渊博的大学士之类的人才。他说:“皇子年幼,但陶冶涵养之功,必从小开始。教导要从严,而不得松懈。严有益而宽多损,此当且记。” 宫廷中,每日五更,天头还在麻麻黑时,便隐隐有白纱灯引路,迤逦进入隆宗门,那便是皇子们去书房读书。所学的课业,有满语满文、汉语汉文、作诗为赋、骑射武功诸事。 永琰秘定为皇太子后,其书房命名为“味余书室”。 乾隆常将自己谕旨,写于纸上,贴于“味余书室”墙上,以为勉励永琰攻读。 是年,永琰18岁,乾隆63岁。尽管乾隆尚未有明谕,但是从那种种迹象上看,必立他为太子无疑。 而今,乾隆竟然要将这样一付重担加在王尔烈身上。 凡皇子,几乎都是傲慢难教。而永琰,更是个放荡无羁、飞扬跋扈的人,且年龄又大了,实在难以教授。想要将这样一个皇子培养成有作为的皇帝,谈何容易! 这会儿,他听了乾隆的口谕后,急忙跪地伏身,竟一时没有说出话来。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