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秋瑾-竞雄女侠传 | 上页 下页 |
九四 |
|
§坟墓九迁 有一种说法,就是徐自华听到秋瑾死讯后急忙从杭州赶到绍兴,和许啸天约定在卧龙山“张神殿”背后僻静的地方见面。但在许的文章中没有提及这件事,或许是害怕文章万一被清朝官吏没收会连累自己,故意省略了其中的人名吧。 当时,大概只有徐自华能够从秋瑾遗体上脱下染血的衣衫,揩干净身上的血迹,再换上干净的衣服。实际有人将秋瑾临刑时穿的“血衣”拍照保存了下来。从时间上看,可以推断出在听到浙江新军向绍兴出发时,徐自华已在赶往绍兴的途中。 许啸天和徐自华把秋瑾的头颅和胴体连接在一起,用布裹起,恢复成秋瑾生前的模样,暂时将遗体埋葬在预先准备的地方。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 在鲁迅小说《药》的结尾处,描写了夏瑜被斩首后埋葬地点的荒凉景象。他的墓只是用土堆的一个小小的坟头,没有关系的人根本不知道里面埋的是什么人,慢慢的那些坟都变成了无人祭祀的荒坟。 7月15日上午刚过9点,在秋瑾的坟前,竖起了一块木牌,徐自华痛哭着和许啸天一起祭奠秋瑾的亡灵。在《秋瑾年表(细编)》中写道:“秋瑾遗体灵柩历经九迁,”这是第一次埋葬。地点是绍兴府城卧龙山西北麓“张神殿”的背后(秋宗章《六六私乘》、《秋仲英学兄面述》),现在的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西路10号市外事办公室所在地,“风雨亭”所在的府山公园西侧。 仓促埋葬了秋瑾。正如鲁迅所说的,这一带是布满土坟的“不净之地”,所以,三个月后的10月份,徐自华等又将秋瑾遗骨从绍兴迁到西南方向的常禧门外严家潭,现在的绍兴市鉴湖区亭山乡暂时安葬。但是,绍兴府不允许为逆匪修建坟墓,于是毁坏了墓标,只好在转年(1908年)2月,徐自华和吴芝瑛第三次将坟迁到杭州西湖西泠桥西,现在的杭州市西湖风雨亭北侧,这里是秋瑾生前希望的长眠之地。但是,清朝政府仍然盯住秋瑾不放,埋葬地点被浙江巡抚院御史常徽等人告发,1908年12月,吴芝瑛等又悄悄将坟迁回绍兴常禧门外严家潭,这是第四次迁坟。吴芝瑛在几次迁坟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因此,被清朝政府逮捕,在上海监狱被关押了一年多。 吴芝瑛和徐自华崇拜秋瑾,在秋瑾遇难后,她们变成了像信奉神一样地信奉秋瑾的信徒。 不久,严家潭的墓地又被清政府发现,只好第五次迁坟。徐自华等趁子芳30岁时病故的机会,将秋瑾墓远迁到湖南湘潭昭山附近王家墓地和子芳合葬。当然,这肯定不是秋瑾所希望的。1912年夏,第六次迁坟,这次将坟迁到长沙岳麓山。此时,辛亥革命已于1911年10月取得成功,清朝政府已经不能再阻挠秋瑾的安葬。1913年秋,革命政府再次将“秋瑾烈士”墓迁到西湖西泠桥西,现在的杭州饭店南侧,这是第七次迁坟。所谓“烈士”是指为了理想而牺牲的人,一般是指被杀害的革命者。徐锡麟和秋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还有死在狱中的邹容和程毅等,以及革命刚刚成功就被暗杀了的陶成章等都被追认为烈士。 1965年,发动文化大革命前夕,在开展“四清运动”(清查政治、思想、组织、经济)中,秋瑾坟墓又被迁到了杭州鸡笼山麓,这是第八次迁坟。第九次迁坟是在1981年9月,迁到了现在的地址,即杭州西湖孤山西南麓西泠桥东。在徐自华和吴芝瑛等人奋不顾身的努力下,历经74年的岁月,经过九次颠沛流离,终于实现了她们和秋瑾的“埋骨西泠之约”。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