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秋瑾-竞雄女侠传 | 上页 下页
二三


  §彩凤随鸦鸦打凤

  6月,湘潭的秋家带着父亲寿南的灵柩和家具回到绍兴和畅堂。庶母孙氏和儿子宗祥也一同前往。次月,王子余在绍兴仓桥街创办了《绍兴白话报》。王子余时年29岁,抱负远大,有革新志向,并主张使用白话文创办报纸。他在旬刊《十天发行一期》中,提到创刊的目的是“根本理念在于唤起民众的爱国风气”。

  1903年是个多事之年,转眼到了秋天。秋瑾每天几乎不与丈夫子芳说话。子芳为了巩固自己在政府的地位,十分注重人际关系,与满族的皇族子弟游山玩水,接连几天参加宴会并经常夜不归宿。秋瑾夫妻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秋瑾第二次去北京后,通过《寄柬 妹》、《秋日独坐》等诗词,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10月5日,子芳让秋瑾准备一下,打算在家里举办中秋赏月会。但天色很晚了,客人们却没有来,原来子芳被他们硬拉着逛妓院去了。秋瑾心情很沉闷,于是提笔写下了《满江红》、《客里中秋》等几首诗词。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浙江绍兴)。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酒过三巡,秋瑾换上男装(似乎秋瑾在此之前已经有女扮男装的打算,男装一应俱全),带着仆人去戏院看了京剧。子芳知道秋瑾扮男装看戏这件事后,觉得丢尽了自己作为朝廷命官的脸面,一怒之下扇了秋瑾一个耳光。

  秋瑾的怒火被点燃起来,她冲出家门,在阜成门外的泰顺客栈要了一间房,决心离家出走。满腔愤怒的秋瑾后来却用了“彩凤随鸦鸦打凤”这样的文句,以幽默的拟人手法平静地刻画和描写了这件事情及当时两人的那种关系状态。

  次日,子芳害怕这件事传出去之后被官场里的同事耻笑,派女仆交给秋瑾一封信,恳请她回家。信中的内容无非是“我今后痛改前非”之类的话,但秋瑾并没有被打动。于是,子芳又委托吴芝瑛去劝说秋瑾。见面后,吴芝瑛劝到:“你也没有明确的目的,而且又没准备好,即使现在感情用事,恐怕也不能有圆满的结果。我建议你还不如暂时回家。”秋瑾也别无他策,只好回家了。

  但在10月底,秋瑾夫妻之间再次出现矛盾。陶大均夫妻、廉泉夫妻等朋友,以及他们的亲戚——特意从掌扇胡同过来的陈威、陈毅兄弟的父亲陈静斋,均来调解矛盾,但秋瑾夫妻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秋瑾收集了一些具体的信息,决心前往日本留学。

  吴芝瑛的伯父吴汝纶到日本考察后,发现日本发展的原因在于日本的教育。吴芝瑛把这个信息告诉秋瑾后,秋瑾完全被日本完善的教育体系吸引住了,这是促使秋瑾决心留日的一个理由。她认为,只有振兴教育,才能打破中国的闭塞和落后。恰在此时,陈静斋带来了《留学倡导书》的公函。该公函详细介绍了留学方法,秋瑾看后心情很激动,想到只要准备一定的费用,可能马上就能去日本留学,她有点坐不住了。此时,她创作的《泛东海歌》道出了当时的期待与焦急之情。诗中写道:

  ……
  愧我年廿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随着日本留学热的兴起,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教授日语的学校。在北京的一间“东文学社”教室,秋瑾便开始了日语学习。

  当然,子芳对秋瑾的留学愿望不太赞成。但他也知道,秋瑾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所以,一方面,他给秋瑾买了昂贵的银狐大衣,并因秋瑾酷爱京剧而特意租了一辆车方便看戏,还买了一些秋瑾特别想看的书画以及与革命毫无关系的物品。总之,为了博得秋瑾的欢心,他费尽了心思。另一方面,他藏起了秋瑾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昂贵的装饰品、衣服等物品,防止秋瑾变卖这些东西凑够旅费。他想尽了各种手段,意欲迫使秋瑾放弃留学的念头。但是,秋瑾把身边的项链、一副翡翠手镯以及玉器、玉手镯、衣物等都装进一只手提箱里,委托友人陶荻子变卖。这样秋瑾就凑够了旅费,她对首饰这些身外之物,视如粪土。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