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洪秀全 | 上页 下页
二八


  §第八章 力挽狂澜

  1857年下半年,秋风四起,落叶飘零,给人一种萧条和惆怅的感觉。

  随着而来的是严冬,北风传来一个又一个坏消息:

  天京周围的重城要地——溧水、句容、瑞州、湖口都先后失守。九江成了一个孤城,虎将林启容等苦苦坚守了几个月,天京竟派不出援兵来。12月27日,天京的门户镇江、瓜州同时失守,清朝重建的江南大营,用十万大兵包围了天京。

  各地告急,天京告急!军事危机四伏。咸丰皇帝乐得手舞足蹈,说:“乘敌人内乱,消灭他!”

  曾国藩也叫喊着:

  “快把他们肃清、肃清。”

  太平军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将领当中,不断有人叛变。

  在这内外交困的日子里,洪秀全独自在深宫愁眉不展,忧郁、焦灼他整理了一下由胜利冲昏的头脑,和变乱带来的困扰思绪,决心扭转危机,重振大业。他想:当前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应该是重建天朝的领导核心。

  经过一番考虑和准备之后,洪秀全任命蒙得恩为正掌率——“掌握重权,总理国事”,选拔善于带兵作战的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又正掌率和副掌率。第二年,洪秀全又恢复了五军主将制度,封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志俊为右军主将,蒙得恩为中军主将。

  蒙得恩原是洪秀全贴身的“御林侍卫”,负责为太平天国的领导选妃子。他对洪氏集团阿谀奉迎,是洪秀全的宠臣。这个人缺乏政治、战争的实际领导经验,一下子把他提到像杨秀清那样重要的地位,这反映出洪秀全任人惟亲的偏见,真叫人哭笑不得,就连老将们也很不服气。

  但是,在危难的时候,洪秀全能把陈玉成、李秀成与李世贤等早期参加起义,有丰富斗争经验的年轻将领,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能够释前嫌,团结杨秀清和韦昌辉剩下的部属,如起用天朝虎将杨辅清和韦志俊等,不能不说是他的一大进步。

  洪秀全的两个哥哥,洪仁发和洪仁达,贪污无能,民愤很大。洪秀全迫不得已,革除了他们的王爵。

  新的领导核心的建立,对挽救危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已经涣散了的军心、民心,又重新有了凝聚力。那眼看就要瘫痪的天朝,又绝路逢生了!

  1858年,曾国藩洋洋得意,认为这一年是胜利年。

  他叫嚷着:要彻底粉碎太平天国。

  他未免高兴得过早了一些。太平军会给他苦头尝的。

  陈玉成和李秀成,被洪秀全委以军事重任——有权指挥作战,发挥聪明才智。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打几个漂亮的大胜仗,重振军威。

  8月,李秀成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各将领都同意先攻破敌人的“江北大营”,并表决心,宣誓说:“要一心一德!”

  洪秀全听后喜形于色,表示完全赞成这个作战方案。于是,陈玉成与李秀成就各率一支主力军,直下滁州。两军在乌衣会师,在乌衣和清军血战一场,打得清兵大败。太平军乘胜追击敌人,一直追到浦口,打死了敌人一万多人。

  清军修筑堡垒,挖掘壕沟,经营了多年的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天京北面的威胁被解除了。

  正当太平军集中全力对付江北大营的时候,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和悍将李续宾率领湘军袭击太平军后路,一连攻下太湖、桐城、舒城等地,并杀气腾腾地向安庆与庐州之间的三河镇发起了猛攻。

  三河守将吴定规,一面沉着应战,一面向陈玉成告急。这时,陈玉成已经攻克了江苏六合,他得到告急的消息后,马上请示洪秀全,并要求派兵前往援救。

  洪秀全当机立断,立即批准了。

  这一次,吴如孝会同捻军自庐州南下,切断了李续宾和舒城清军的联系。

  三河镇一仗,打得相当激烈。开始,太平军失利,但他们败不馁,英勇奋战。结果,转败为胜。李续宾畏罪自杀了。这一次,一共消灭了清兵6000多人,曾国华等文武官员400多人,统统被杀了。

  太平军收复了桐城。围困安庆的清军,吓得落魂失魄,狼狈逃命。

  三河镇一仗,湘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曾国藩悲伤万分。

  “打败了,伤了元气呀!”

  “局势不好,士气下降了!”

  曾国藩无奈地发出了一声又一声的叹息。

  浦口、三河镇的两大胜仗,使得风浪叠起的1858年,变成了扭转局势的一年。曾国藩曾经叫嚣的“胜利年”——妄想在一年内消灭太平天国的美梦,被粉碎了!

  在变乱之后,洪秀全及时总结了经验,使太平军上下团结一致,集中优势兵力,狠狠打击敌人的侵犯,鼓舞了士气,安定了人心。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