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洪秀全 | 上页 下页
一三


  §第五章 定都南京

  永安突围成功后,太平军一路急行军,到达三妹瑶区。“天下人都是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

  太平军每到一处,都宣传洪秀全的主张,尊重爱护老百姓。

  世世代代住在深山里的瑶族人民,受尽歧视和压迫,他们从来没见到过这样好的军队,逐渐对太平军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献出粮食、菜肉、柴草和珍贵的盐巴。更有一批年轻人,背上自己的猎枪,挂上用牛角尖做的硝盒,参加了太平军。

  4月18日,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洪秀全率领大队人马,驻扎在桂林城外,开始攻城。

  第二天,吃了败仗的乌兰泰,带领残兵,想从南门进城。在将军桥上,他被太平军打成重伤,两天后便死了。

  这个赫赫有名的“满洲世将”,在围剿太平军的日子里,尝尽了苦头,最后还落得个遗尸他乡。

  太平军包围桂林一个多月,没把城攻下来。这时候,各路清兵像乌云般地云集在桂林四周,对太平军形成反包围。

  5月19日夜,当敌人还在酣睡的时候,太平军神速撤离桂林,转而向湘桂边界的全州挺进了!

  全州是个小城镇。太平军不想攻城,只是路过这里,准备去攻打长沙。前锋已过州城十里,到达蓑衣渡,后队则正从清湘寺门前大道向前挺进,没料到城上的炮兵,竟突然向后军主将、南王冯云山乘坐的黄轿开炮,使冯云山身负重伤。这大大激怒了太平军官兵,大军同仇敌忾,回师血洗全州。

  6月3日,太平军用炸药轰塌城墙,攻进城内,把驻守的清朝官员——知州曹燮培、参将杨映河、前任知州瑞麟等,统统斩尽杀绝。富绅的住宅和当铺亦遭火焚。

  6月5日,太平军继续北上。200多只船,载运着妇女老幼及辎重,浩浩荡荡行进在湘江上。不料,行驶到离全州10里蓑衣渡的时候,突然遭到清军江忠源部队的伏击。

  江水湍急,滩头很多。太平军毫无准备,措手不及,损失惨重。除了损失船只、辎重外,妇女老弱也伤亡不少。

  经过两昼夜的奋战,太平军弃船登陆,向东南夺路而去,但令人痛惜的是,南王冯云山终因伤势过重,上岸不久便去世了。

  蓑衣渡一仗,损失最大的便是冯云山之死。冯云山是紫荆山拜上帝教的创始人,威望极高。人们都把他看作是诸葛亮式的人物,而且对天国和洪秀全更是忠心不二。这样一位组织家、军事家和重大决策人物过早的去世,对太平天国革命以及其历史的演变,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6月,南国已很炎热。但太平军马不停蹄,翻山越岭,抄小路来到了湖南省境内。

  12日,太平军占领了道州(今湖南道县)。这时,清朝湖南提督鲍起豹已率军堵死太平军北上的道路。

  咸丰皇帝命令钦差大臣赛尚阿与湖南、广东、广西的官员,加紧防堵。一方面派重兵驻扎衡州府,保卫长沙;一方面集结两万清兵围困道州,封锁粮食,想把太平军饿死在那里。

  这时,在进军方向上,太平军首领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洪秀全想拉队伍去广东,大部分将领怀念故乡,要求转回广西。

  “都骑在老虎背上了,还有什么好顾虑和留恋的。”

  杨秀清说:“顺江东下,去打南京。”他强调在进军的沿途中,不要攻城堡把攻打南京,作为第一个军事目标。

  洪秀全听了大加赞赏。于是,他作出了继续北上去攻打南京的决策。

  太平军在道州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边休整、筹粮饷,一边壮大自己的队伍。当时,加入太平军的已达两万多人。

  8月10日,太平军撤出道州,向东挺进。大军所向披靡,先后占领了桂阳州、郴州。

  一股滚滚洪流,不可阻挡地向湖南、湖北冲去。

  6月,洪秀全在道州发表了讨伐满清政府的三篇檄文(宣言):《奉天诛妖救世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和《救一切天生天善中国人民谕》。因为每篇题目末尾一字都用“谕”(公告)字,所以简称《三谕》。《三谕》阐明了洪秀全早期的革命思想。

  《三谕》的主要内容是:

  1.号召人们都来信拜上帝。欢迎其他会党的成员加入太平军,要回头拜真神,丢邪神,复人类,脱妖类。强调天父皇上帝的万能。

  2.揭露满清皇帝的罪行。说他“妖头鬼头”,是“中国的世仇”并且说:把东海的水引来,也洗不尽咸丰皇帝的滔天罪孽。

  3.宣传太平天国革命的主要目的。要“扫除妖孽(推翻满清政府),振兴中华”,“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解除人民的痛苦”。鼓励大家树立信心,一定能推翻满清,“同享太平之乐”。

  这三篇革命的宣言书,激发了人们对满清政府的憎恨,起到了动员人民参加反清斗争的作用。

  在湘南,太平军扩充到5万多人。这个数字,比在蓑衣渡遭受伏击后的兵力,增加了10倍。在耒阳,还招收了许多矿工,提高了太平军以后攻城的能力。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