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成吉思汗 | 上页 下页 |
四〇 |
|
§第七章 一代天骄的殒落 §第一节 重提旧事 金国形势 当年蒙古大军南下伐金,虽然攻克了金国许多城堡,戮杀了许多金人,抢劫了金国的许多钱财,但却并没有彻底消灭金国。金宣宗以黄河、潼关为屏障,牢牢把据了黄河以南的、以河南为中心的地区,与蒙古势力隔河相望。 10多年来,金国的生存发展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 金室南迁后,术虎高琪掌握了朝中实权,他专固权宠,作威作福,不把众臣放在眼里,金宣宗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1217年初,术虎高琪怂恿金宣宗侵入南宋,扩展疆士,掠夺钱财、劳力,以此作为与蒙古作战损失的补偿。金宣宗利令智昏,竟然同意出兵南宋。 南宋与金时战时和,相对来说,金国一直处于有利地位,南宋不得不常年向金国朝贡,金国遭到蒙古势力沉重打击之后,国势大减,但南宋在投降派把权的情况下,对金国依然是忌惮有之,不敢对其有所冒犯。但听话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挨打,看,金国要对南宋蠢蠢欲动了。 1217年4月,金国出兵南宋,南宋被迫反击,国难当头,南宋人民从上到下齐心协力,屡次沉重打击入侵势力,宋、金战争进行了7年,结果金国劳民伤财,劳师无功,这对于金国当时的形势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 1224年,金宣宗死,哀宗即位。新即位的哀宗立即下令停止了侵宋战争,要把力量集中起来,对付蒙古势力。 木华黎父子经营中原,给了残存的金国势力很大的打击,加上7年侵宋战争中的损耗,还有国内政局的混乱,金国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了。 再提伐金之事 成吉思汗授权木华黎经略中原之后,对伐金之事就不怎么过问了,木华黎大智大勇,有远见卓识,他替成吉思汗经营中原,成吉思汗是再放心不过了。多年来,通过各种途径传来的消息也证实了成吉思汗当初的英明决断。但是金国皇室仍在,金国据守河南的势力尚存,对此,成吉思汗是不会放心的。 1226年,西征回来的成吉思汗用兵西夏,一年之后,见灭西夏之势已定,仅留少量兵力继续打击西夏残余势力,然后他亲自率大军渡黄河攻积石州,进入金国境内。 蒙古大军一路连克数城,临洮、洮州、河州、西宁、德顺等地相继落入蒙军之手。5月,成吉思汗驻夏六盘山,一面准备接受西夏的投降,一面筹划灭金之策。 为了一举攻下金国,66岁高龄的成吉思汗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他派人勘察地形,确定进军路线,并且对金国的形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金、宋有世仇,蒙古灭金,南宋幸灾乐祸还来不及,不会插手;西夏已经自身难保,也无力插手金事;金国政局混乱,人民反叛之心有之,且朝中众臣勾心斗角,已无法齐心协力集中一切力量反击蒙军。 金灭之时,为期不远矣! 但是毕竟年岁不饶人,66岁的成吉思汗对灭金大业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加上在六盘山气候不适应,他染上了热病,由于水土不服,病势未见减缓,成吉思汗只得口授灭金大略,把灭金之事交给拖雷等去处理。 灭金大略 1227年夏,病榻上的成吉思汗向众将口授了灭金大略:“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金国残余势力据潼关、黄河天险,易守不易攻,蒙军要灭金,必须得利用宋、金之间的矛盾,借道宋境,联宋抗金。借道宋境之后,马上出兵唐、邓,直捣大梁(今开封),金军见形势紧急,必定会从潼关调兵,潼关距大梁诸地有千里之遥,兵马从潼关赶到大梁,定会人疲马乏,不堪一击,此时蒙军再用兵诸地,必能一举攻下金国。 历史证明,成吉思汗的灭金大略是十分英明的,拖雷、窝阔台照此大略行事,1231年兵分三路进攻金国。3年后,灭金国。金哀宗自杀身亡。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