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成吉思汗 | 上页 下页 |
三〇 |
|
§第四节 攻陷中都 金都南迁 成吉思汗与金和亲后,守信退出了金国的领地。 人虽走了,余威尚存,放眼望去,人烟寥寥,残垣断壁之间,杂草丛生,曾经称雄一时的大金王朝,昔日的繁华强盛已被眼前的残破凋零取代。被成吉思汗吓破了胆的金朝君臣唏嘘不已,倍感惆怅。蒙军虽撤,蒙金之间暂时取得了和平,但守着残都的金国君臣依然夜不能寐,坐卧不宁。 金宣宗首先提出了迁都。他的理由是:金国目前国力衰微,不足以坚守中都,不如迁都南京,避开蒙军的烽火。 中都乃金朝历代都城,金国的宗庙社稷、女真族的民心归向,全系于此城。迁都之举,关系重大,许多大臣都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只有徒单镒(此时已为金国左丞相)力劝金宣宗放弃此打算,建议金宣宗固守中都,聚兵积粟,或者退守辽东,再作后图,就是千万不要迁都南京,南京周围的城市很容易被蒙军控制,到时南京四面受敌,后悔就来不及了。金宣宗对徒单镒的建议不置可否,态度暖昧。兴国无望,徒单镒空有满腹经纶无人赏识,徒具过人才华无处施展,忧郁而死。 1214年5月,金宣宗留下右丞相完颜福兴、尚书左丞抹捻尽忠辅佐太子完颜守忠,继续坚守中都,他自己则带了后宫六院,急急忙忙迁往南京。 金宣宗到了良乡之后,命令随从的1万军队仍回中都守城。那些士兵中有大部是河南人,正待还乡与亲人团聚,宣宗的北返命令让他们的希望成了泡影,一时军心大乱,许多人趁机联合起来反叛,金宣宗派御林军镇压,金军内部好一阵自相残杀,分不清谁胜谁负,总之金军士兵又倒下了一片。剩下的大部分士兵仍旧得北返,回中都坚守。途中军心一再鼓噪,都不愿再为金朝送死,于是共推契丹人克答为领袖,举起了反叛大旗。金朝叛军直指中都,意在攻下中都献给成吉思汗。 右丞相完颜福兴闻讯大惊,命令抹捻尽忠陈兵芦沟桥一带,阻住叛军,但抹捻尽忠竟然没能制服得了克答叛军,克答率领众人顺利抵达中都城下。中都戒备很严,他们未能攻进去,遂派人送信给成吉思汗,请求归降。 此时不取中都,更待何时! 中都陷落 同年6月,成吉思汗以金国迁都为由,再次出兵金朝。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蒙古军队的势力更强大了。 成吉思汗对此次进攻中都充满了信心。他派人与克答取得了联系,随后派阿剌浅出使金国,质问迁都的原因,既然已经和蒙国和解,为何又有迁都之举,以表示对成吉思汗的不信任。金宣宗无以对答。同时,成吉思汗大军南下,以三木合拔都为主帅,契丹族将领石抹明安、耶律阿海、耶律秃花为前锋,直逼中都。 金宣宗闻中都形势危急,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想办法抵御,而是担心他爱子守忠的安危,立即派人将太子接到了南京,太子既走,中都守城将士军心涣散,人心惶惶。中都的陷灭已经在所难免了! 蒙古主力推进中都,却并不急着强攻。成吉思汗又一次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金国国势衰微,但中都仍不失为一座金城固池,坚不可摧,急于求成,必会损兵折将,成吉思汗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派了少量兵力轮番骚挠金军,然后将中都团团围住,断绝了其与外界的联系,使之成为一座孤城。 一困半年,中都城内粮草越来越匮乏,支持下去,越来越艰难了。完颜福兴不得不向南京方面救援。 金宣宗接到消息之前就已经派了永锡、庆寿、李英三人将兵运粮,分道救援中都了,或许是他尚存几线良心,不愿祖宗的社稷毁于一旦吧。毕竟缺乏见识,金宣宗援中都的初衷是不错的,但却派了文官出身的李英为主去将兵运粮,不能不说是一大失策。 成吉思汗探听到这一情况后,派木华黎等率精骑围截,在霸州大破李英的军队,获粮草无数。其他两路援军势单力薄,不待开战,都闻风溃散了,只留下几千辆粮车,作为给蒙军的见面礼。 成吉思汗此举给了中都守军重重一击,中都城中粮草已尽,数十万金军饥饿难忍,竟互相残杀起来。 完颜福兴见状悲叹不已,只希望抹捻尽忠能起到点作用,稳定军心,重振军威,可是人生存的基本要求都满足不了,还谈何保家卫国,誓死力争?况且这抹捻尽忠也不是什么将才,作战水平庸庸,人格也实在不敢恭维。抹捻尽忠表面上答应要和老丞相齐心协力,誓死保卫中都,暗地里却做好了逃跑的打算。完颜福兴渐渐看出了抹捻尽忠的意图,但兵权在抹捻尽忠手里,他也一筹莫展。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