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曹操大传 | 上页 下页 |
一四一 |
|
杨修快嘴,憋不住话:“仲达,魏王今天所谈一切,是为他后人接替基业安排班底。但魏王虽立世子曹丕,却器重曹植,你估计一下。享他基业之人将是哪一位?” 司马懿为人谨慎,说话小心,他说道:“魏王立曹丕已成规矩,更改不大可能。曹植很似其父,但他饮酒放纵早就受过魏王训斥,魏王基业岂能给他,况荀攸贾诩多次陈述过立世子之利与害,魏王听从彼等建议,亦是深思熟虑过的。” 两人边饮边谈,由曹操继承人谈到魏王府人事安排的问题,直至大醉,方才安歇了。 曹操在这天夜里也在为人事安排绞尽脑汁,三更天了,他还在思考。 那时正是夏季,室内酷热。曹操踱出府门,倒背两手到花园里纳凉。花园里的七里香散发出幽香,一只又一只小小萤火虫拖着忽闪忽灭的亮光飞来飞去。一名侍女给曹操安了一把逍遥椅在花园一块空地上,沏上香茗,恭立一旁等候吩咐。 曹操坐上椅子,仆女用纨扇替他扇风扑蚊。不知是天气酷热,还是曹操内心焦躁,他只觉汗流浃背,难受已极。 天空无星,无月,黑漆漆的。看样子仿佛是要下暴雨的夏夜。 人老了,就极容易回想青壮年时代的“金戈铁马”。曹操此刻的心绪早已飞回到三十年以前的时代去了。他仿佛看见了他在官渡之战后,风华正茂,战将云集,谋士归附的情景。他每到一地,就吸收当地的人才。他以不囿地域观念,派系观念的人才政策出名。初据兖、豫两州时,陈留、汝南、颖川名士郭嘉、二荀、杜袭、孙资来到了他的帐下;即使东方的徐、扬两州,不少名士慕他的英名远途投入他的帐下,特别是扬州人刘晔、蒋济、胡质来了,徐州人陈群也来了。 曹操正把这些事情细细回忆,仆女的呼唤打断了思路:“启禀魏王,请移驾室内,天即将下雨了。” 曹操抬头一望天空,远处刺眼的闪电正迅疾地撕开黑沉沉的夜空。隐约听得远处有沉闷的雷声。花园的草木在一阵小风拂过后,仿佛惊魂不定等着什么。 曹操与仆女刚跨上台阶,小钱般大小的雨点从天而降,霎时,头顶上炸雷“轰”地响起,闪电如雪亮的巨蛇曲曲弯弯一闪而逝。雨更大了,风猛刮起来,房间里的帷帘也被吹得像船上鼓满的风帆。亮着的蜡烛吹熄了几次。 闪电、滚雷、暴风,大自然越来越肆虐无忌。 曹操心潮起伏不定,他睁着大眼寻找一闪即逝的电弧。那电弧不是一把刀吗?他想到:如果天空是一具活生生的肉体,闪电的切割也就见效了。 生于乱世,双手不想沾血就去做傲视群伦的英雄,能够吗?他反问自己。突然,他怀念起荀彧来了,紧接着崔琰、孔融等人纷至沓来,曹操并不怕这些“冤魂”,他至今还恨孔融,他想起孔融讥笑他的情景来。“孔融该杀。自以孔氏之裔,清议莫名,于国无补,实为狗屎。”但曹操对荀彧却始终念念不忘。 这一夜,曹操通宵不眠,那心就如同恶劣的自然天气一般契合。天快亮时,风雨住了,他推开雕花窗棂,雨过天晴的清晨,空气如过滤一般清新,朝阳灿烂,百鸟歌啭,树木舒卷,绿意盎然。 昨夜郁闷,沉重的心情居然一扫而空。昨夜脑海中呈现的一张张故人的脸庞悄然逝去,另一批人走进了他的脑海:贾诩、刘晔、司马懿、辛评、杨修、桓阶、王琰、杨沛、御医脂习、邢贞等一大班文臣;另一批又是曹仁、曹休、曹真、曹睿、夏侯渊兄弟、徐晃、于禁、张辽等武官。 他舒了一口气,想到:我曹家的忠心耿耿的人才济济一堂,这些人只要因才施任,国家还有什么不能治理? 曹操高兴起来,叫来乐妓,在清晨中命他们鼓琴吹笙,抒往年写的诗歌,重温起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唱得慷慨激昂,浑然忘记了昨夜不曾一睡…… 贾诩、刘晔、辛评等人在过了七天之后,用文告的形式把曹操的《举贤勿拘品行》布告于官署、大道边,轰动了不少州郡。 依据曹操的意思,魏王府的幕僚很快就拟出了一个曹家班底的名单: 文官方面:贾诩、刘晔、张既、王琰、钟繇、邢贞、司马懿、杜袭、蒋济、胡质等人。 曹家子弟及武将方面:曹仁、曹洪、徐晃、李典、牵弘等人。 曹操确立了这样一个班底之后,他终于完了一桩心事,心情颇为轻松。这是他有生以来在政治上花功夫最多的一件事,尽管如此,他仍有预感地对刘晔说过:“我和刘备、孙权面临的政治局面不同,我之困扰较他们为重。刘备号称汉室之末裔,旗号易打。孙权三世营造江东,吴人贯于称他为王。吾于汉室之中,老迂士人颇多,忠于名存实亡之汉室的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根治,祸起萧墙之事,不得不防。”刘晔为曹操后期活动中最为重要之谋臣,他不似忠于曹氏之其他士人那样急功近利。他理解曹操之苦衷,因而曹操最喜与他交谈。八月,《举贤勿拘品行》的文告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为主,曹操启用了一大批新涌现出来的英才,分配去给曹丕、曹植兄弟工作,这样,曹家班底总算逐渐奠定了牢实的基础。 曹操选定曹家班底之后,为了让儿子和这些将帅多接触,曾以打猎为幌子,带子到幽并等州,以及襄城、合肥等地。 曹操对他的四个儿子有相当精妙的评价,他说曹丕“深沉早熟,文武全才”,说曹彰“黄须猛将”,说曹植“任性而行,不自凋劝,饮酒不节”,说曹熊“平庸随流”,从曹氏四弟兄的行为看来的确如此,真是应了“知子莫过父”的俗话。 曹彰与其父长相相近,身材短小,体格却非常粗壮,擅长于弓箭及骑术,腕力奇强,可以空手格搏猛兽,长得一脸黄胡须,非常的勇猛强悍。 曹彰嗜武成癖,对书籍一点兴趣也没有,连曹操都大感头痛。 曹操曾几次告诫他道:“汝不读书而玩弄弓马。这等匹夫之勇,怎可为顶天立地、一呼万应的大丈夫?” 曹彰大声答道:“父亲,我只想成为大将,与卫青、霍去病一样,镇守边关,策驱十万众,纵横天下,读书有甚用?” 后来曹彰曾独自征战过乌桓,他身先士卒,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喜爱。 曹丕从小个性较深沉,外表温文恭厚,在曹操的调教下,很早就立了志向,树立了理想。他常被曹操带在身边,因而得到不少文武全才的教育。曹丕五岁就习弓箭,六岁练武乘马,并受过非常严格的剑术训练。他在习武的同时,在曹操的指导下,文事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熟读了《诗经》、《论语》,《五经》中的经、史、子、集四部丛书,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史记》、《汉书》、诸子百家几乎都阅读过。曹丕这些功夫都是曹操所期望的,他也了解父亲的一番心思,因之养成坚毅的性格。 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公子,他性格直爽,不拘小节,不喜爱华美服饰及车马,更讨厌繁文缛节,他不像曹丕爱慕气派。曹操喜爱这个儿子,但觉得他是情绪化很浓的人,不能委以重托。 曹操带曹丕及曹植去北方牵弘处打猎的事发生于初秋九月。 牵弘乃北方少数民族的首脑,在曹操北征时归附于他,忠贞可靠,他为曹操牢牢控制住幽并两州大片土地。 当牵弘闻说魏王前来打猎之事,早就出城百里之外迎接,曹操执着白发苍苍的牵弘的手感慨万分:“牵弘将军,几年不见。我等皆须眉灰白,时光不留人啊!”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