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曹操大传 | 上页 下页 |
三二 |
|
果然,公孙瓒的兵一是并不知道被围在里头的人有袁绍;二是袁绍兵士大力抵抗,他们一时也占不了好大便宜,加之被冲败逃到这儿来的,士气已经受挫,已无坚韧的战斗力;三则是见袁绍部将麴义这时已从远处奔这里来了,于是,这两千多骑兵也就赶快离去了。 袁绍虚惊一场,已是大汗淋漓。一行人才过来护着他,回到了大营中去。 几天后,公孙瓒整休部队之后,又出来攻打袁绍,但这一次,他仍然是大败而回。公孙瓒仰天长叹道:“天不助我也!”然后率兵退到蓟城。从此以后,他不再亲自出来跟袁绍作战了。 袁绍打退了公孙瓒,冀州的地盘拿定了,袁绍在冀州的统治权,从此稳固下来。 兖州刺史刘岱与袁绍及公孙瓒都有交往,公孙瓒与袁绍对峙期间,一再要求刘岱表明立场。由于公孙瓒军势旺盛,刘岱迟疑不能决。他听说东郡人程昱颇富智谋,便前往求教。 程昱听了,说道:“公孙瓒远在北方,而袁绍就在邻近。想依远方的朋友帮忙,绝不若近邻来得可靠。何况公孙瓒军势虽强,但绝非袁绍的对手。” 刘岱沉思而回,决定暂不动作。 果然,没多久,公孙瓒被击溃的消息传来,刘岱才完全信服程昱的议论,便和袁绍建立了军事同盟。 经过一阵子的混乱及整合,袁绍已雄踞冀州,公孙瓒勉强守住幽州南部,并州及司隶区则由董卓军团控制,兖州及豫州众军团杂处,袁绍掌握豫州大部分地区及扬州北部,荆州在刘表大力整合下,也渐趋稳定。另外,陶谦在徐州、刘焉在益州、张鲁在汉中,也逐渐形成独立的势力。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整个中国又陷入群雄并起,军阀割据的局面。 不停的战乱,使立国根本的农村经济几乎完全破产,受苦受难最多的,自然是老百姓。一向同情民间疾苦的曹操,面对老百姓遭受战祸的悲惨景象,心里非常悲愤,谱出了诗歌《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令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在北方。 衣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在诗中写道:“关东地区的义士们,共同兴兵讨伐残暴擅权的董卓政权。初期各路军马在盟津会师,目的是重建汉室的江山。军队虽已令齐,却各怀鬼胎,踌躇不行,没有人肯领头带动。为了争权夺利,原有的同志们反目成仇,互相火并。” 曹操在诗中指出:“联盟军主席的袁氏兄弟,心志上都起了变化。弟弟袁术在淮南寿春阴谋称帝,做哥哥的袁绍则在北方刻制金玺,准备拥刘虞称帝,建立新政权。由于连年征战不停,战士们连解开战甲的时间也没有,身上更长满了虱子。在战祸中,不少百姓生命遭受剥夺,满山遍野堆满白骨,千里之地都听不到鸡啼声。幸存的人民,百不余一,凄惨的情景,令人悲痛万分,柔肠可断。” 确实,在汉末群雄中,曹操是少数较同情“民间疾苦”的军事领袖。说也奇怪,曹操一生的事业成长,和起义的党人有着不可解的机缘。他似乎也是汉末群雄中,最善于处理起义的领袖。曹操关心、同情,以及努力解决起义事件的热情,也使他的事业由危机中起死回生。 ◎第七章 收编青州军 争夺兖州地 自从袁绍打败了公孙瓒,将冀州的地盘拿定以后,忽然又想起了自己是征讨董卓的盟主。于是,他又派心腹秘密到司徒王允那儿去探听动静。可是王允并没有任何反董卓的举动,相反还成了董卓手下的红人。 董卓自初平二年,即公元一九一年任了太师一职,地位便在众诸侯王之上了。此后,董卓服饰衣着上,也渐渐出现了皇帝专用的金紫色,坐车也常僭用皇帝的礼仪。而且董卓无心天天去上朝,大臣们有事,直接去太师府去向他请示。这样一来,太师府便俨然如同朝廷了。 董卓出来,公卿大臣都在他的车马旁拜见他,而他只是傲慢点头,并不还礼。 董卓看到关东的这些太守、刺史们各人抢各人的地盘,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就一心建造长安。他说:“若大事成了,天下是我的;若大事不成功,我就退隐在这儿,谁也别想进来。” 他后悔以前听了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的话,不用自己的人,倒用了所谓的天下名士,结果让袁绍、袁术、韩馥、刘岱这些人做了太守,做了刺史。到头来呢,反而以仇报恩,要来讨伐我董卓。他发誓不再吃这样的亏了,要大力提拔自己的人。 于是,董卓立他兄弟董祀为左将军,侄儿董璜为中军校尉。这两个人与他的女婿牛辅,干儿子吕布,还有李傕、郭汜、张济等都是带兵的,特别受到重用。 此外,董氏族里的人,能够封侯的都封了侯,连他的小姨太太手里抱着的娃娃也封了侯,还有那个梳着小辫子的小侄女也封为渭阳君。 董卓把各州郡反对他的人看作无能之辈。他曾经说过:“只有孙坚这小子憨得厉害,你们不可小看他。”现在,孙坚被乱箭射死了,连憨小子那一头也不必担心了,董卓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地睡大觉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