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白居易 | 上页 下页 |
五 |
|
由于生前为官清廉,没有什么积蓄,死后家人竟没有能力把他的灵柩运回原籍安葬,只得把它暂时落葬于襄阳县的东津乡南原。然后白居易护送家人返回符离。诗人一路上忧心忡忡。父亲的突然去世,对于年轻的诗人和他的家庭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家境变得更为艰难,有时甚至连吃饭都有些困难了:“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白居易的一首七律《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有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以极其形象的语言,概括了这一时期的生活: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在这种日益艰难的窘境中,为了生活,为了前途,白居易决定南下饶州,投靠任浮梁主簿的长兄白幼文。 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夏天,白居易先把母亲送到了洛阳,住在族兄弟家里,然后他踏上了南下的旅途。船至江浦,夜泊,诗人浮想联翩,彻夜难眠。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诗里有这样的几句:“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前事与后事,岂堪心并忧。” 写尽了这时抑郁的心情。 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在哥哥白幼文和任宣州溧水县令的叔叔白季康的介绍下,参加了宣歙观察使崔衍举行的乡贡考试,试题是《射中正鹄赋》和《窗中列远岫诗》,诗人以才华横溢的答卷,赢得了崔衍的赏识,和另一个秀才侯权一起,被推举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于是,白居易又一次满怀希望,踏进京城。 唐朝以科举取士,通过考试选拔国家管理人才。 考生的主要来源,一是各地学馆的学生,叫“生徒”,每年经学馆考试合格,可以直接送尚书省参加考试; 二是不在学馆的考生,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叫“乡贡”,考中以后,再去尚书省参加考试,叫“省试”。 白居易就属于后一类考生。当时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时算、一史、三史”等,其中明经、进士两科,尤为重要,名臣多从这两科出身。明经主要考帖经,进士主要考诗赋,考试及格称为及第。诗赋自然是学文,但比帖经,思想较为自由;又因齐、梁、陈、隋以来,诗赋对文人有吸引力,已相沿成习,文人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文才。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身。由于及第人数仅占考生人数的百分之一二,再加上当时的考卷是不糊名的,为权贵提供了舞弊之机,因此每个考生都清楚,落第的可能要比及第的可能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们竞相奔走于权贵之门,希望得到推荐,得到提携。这时的白居易,当然也希望得到帮助。但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白居易需要的帮助不是援引,而是主试官的不偏不倚。 贞元十六年(公元899年)二月,白居易参加了中书舍人高郢主持的进士考试,试题是《性习相近远赋》和《玉水记方流诗》。诗人以优异的成绩高中第四名。同案及第的还有郑愈、崔玄亮、杜文颖等17人。白居易这次得中,非常感激高郢,曾作《箴言》 一篇以自励,他鞭策自己说:“无日擢甲科,名既立而自广自满,尚念九仞亏于一篑;无日登一第,位其达而自欺自卑,尚念行千里始于足下。”这种箴言,也就是自誓之辞。他把高郢之恩,始终是耿耿于怀。 他在江州谪居时,还念念不忘,“还有一条遗恨事,高家门馆未酬恩”就是指这件事说的。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