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泰戈尔 | 上页 下页
三二


  《红夹竹桃》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雅克夏城,在那里,国王在一道有孔眼的屏风后面统治着全城。人民在金矿中做苦工,而国王占有了金子,并且还借助警察和宗教奴役着公众。国民们就在这样的强权辖治之下一年又一年延续着贫穷悲惨的生活。

  这时,一位名叫南狄妮的美丽姑娘来到了雅克夏城,她就像一道“震人心弦的光”使城里的一切事情都突然有了改变。没有人知道她是谁,也没有人晓得她从哪里来。她“不但有美,也有令人恐惧的魅力”。她的魅力使人人为之倾倒。南迪妮几乎吸引了雅克夏城的所有人,无论是埋头于书堆中的教授,还是开采金矿的工人,抑或人性尽失的副总督,都对她着迷。南迪妮不明白为什么学者不关心人民生活的痛苦,于是她向一个敢于抨击君王的青年蓝震请教,两人的友谊后来发展成爱情。因为她的双臂和颈上都有用红夹竹桃结成的花环,蓝震就管她叫“红夹竹桃”。

  为了斥责国王,并使他改变统治方式,南迪妮觐见了国王。屏风后的国王也被南迪妮迷住了。南迪妮讲出了与蓝震的爱情,愤怒的国王想中止会见。正在这时,工人们来到王宫门口,以诗歌形式倾诉了他们悲惨的生活。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正直勇敢的蓝震在与国王格斗后重伤而牺牲。

  蓝震的死使国王意识到自己杀害了青春,因而内心发生了剧变,他折断圣旗杆,扯碎旗帜,不顾卫队的倒戈,请求南迪妮让他去死。

  《红夹竹桃》这部剧作的内容比较繁杂,思想也比较令人费解。这与诗人创作中采用的现实主义及寓言式手法相关,而且剧中许多辩论和神秘主义相融合,使之具有象征意义的内涵。有的评论家认为南迪妮所代表的是生活中的自由精神,而作者本人则对该剧的意义做过如下的阐释:南迪妮代表生命的感触,她是生命欢乐的化身,而蓝震则象征着工作欢乐,两者的结合将爱的精神具体化了。结合中的爱,爱中的结合,这种和谐使不和谐的贪婪在它面前,如同被符咒镇住一样而崩塌了。

  1924年4月,泰戈尔接受了当时中国大学演讲协会会长梁启超先生的邀请,前往中国访问。中印两国一直是友好的邻邦,1000年以前佛教就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而且两国都有着古老的文明,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东方文明的发祥地。泰戈尔此行,意在恢复长久以来中断的中印两国古老文化传统的交流。他的愿望实现了。离开中国后,泰戈尔从日本取道回到印度。在日本逗留的六个星期中,泰戈尔做了几次演讲。7月,他返回了祖国。

  两个月以后,他再次启程,踏上了前往南美洲的旅程。他应秘鲁共和国的邀请,前去参加秘鲁独立100周年纪念大会。初秋时节,泰戈尔开始了他横渡大西洋的行程。海上旅行时他创作了不少诗歌和散文,作品无一不表露出他那颗依然年轻的诗心。当船航行到南美的阿根廷附近海面时,泰戈尔突然病倒,只得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登陆,经过检查之后,医生建议他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举目无亲的泰戈尔,幸运地遇到了气质美好、热情聪敏的维卡多丽娅·奥坎鲍,并得到了她真诚、周到的照顾。

  虽然因为健康的缘故,他不得不取消了对秘鲁进行访问的安排,但是住在风景幽雅宜人的普拉特河畔圣依丝德洛的一座别墅中,接受女主人盛情而又无微不至的关照,令他十分感动。在充满阳光和温馨的关怀中,诗人的创作灵感再次显现。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许多明朗、柔美的抒情诗,第二年结集为《阴暗的旋律》出版。在印度的古典音乐中,所谓阴暗的旋律,是黄昏中演奏的一种优美曲调。泰戈尔以诗的形式这样描述与维卡多丽娅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

  女人,你曾用美使我漂泊的日子甜柔,
  也曾用纯朴的恩慈接受我到你近边,
  就像那不相识的星星用微笑欢迎了我,
  当我在凉台上独立凝望着南方夜晚的时候。
  从上面传来了一个声音:“我们认得你,
  因为你像我们的从无限的黑暗里来的客人,光明的客人。”
  在这个伟大的声音中你还向我呼唤:“我认得你。”
  即使我听不懂你的语言,女人,我却曾在音乐中悟出——
  “在这世上你永远是我们的客人,诗人,爱的客人。”

  16年以后,在泰戈尔临近死神门前之时,他依然怀念这段难忘的生活经历,并且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创作的一些诗歌中,追忆美好的往事和往昔的幸福。其中有一首即以女主人送给他的躺椅为题材,诗的第一节如下:

  日光炎灼,
  这个孤寂的中午。
  我望着这张空椅,
  在那上面找不到一丝慰安的痕迹。
  在它的心中
  塞满了绝望的言词
  仿佛要在哀恸中说出。
  空虚的声音
  充满了慈怜
  那最深的意义是把握不到的。

  1924年的1月4日,泰戈尔怀着遗憾的心情告别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热情的女主人,经过意大利的热那亚,从威尼斯返回了印度。

  第二十二章 风格迥异的姊妹长篇

  回到印度之后不久,罗宾·泰戈尔一直十分尊敬的五哥乔迪楞德拉纳特与世长辞了。乔迪楞德拉纳特是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人,他在罗宾开始走上文学道路以后,给罗宾以颇为中肯的建议和指点,是罗宾志同道合的亲人。兄长的去世给了罗宾以沉重的打击。他只是将悲痛的感情和颤抖的心灵掩在外表的沉默平和之中。迄今为止,罗宾早已多次与死亡会面,历经多次生离死别的凄楚之后,他总是这样说:通过死亡和悲痛,平静寓居在永恒的心灵里。

  同一年,即1925年5月,圣雄甘地来到桑地尼克坦。当时,随着1912到1922年不合作运动浪潮的消退,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正值低潮时期。

  于是,在1924年底召开的印度国大党的年会上,圣雄甘地根据时局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纲领,并将其作为国大党在当前的领导宗旨。这一宗旨包含着推广手工纺纱和织布、禁止饮酒、吸食鸦片和提高低等种族人民地位等几项内容。其中,采用手工进行纺纱织布这一项,甘地坚持认为它是赢得印度自治的重要而且有力的途径。

  在和平之乡此行中,甘地希望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成为自己革命宗旨的支持者。甘地努力强调手摇纺车的重要性,而泰戈尔则认为,用原始纺车手工纺纱对印度自治没有任何必要意义,不应当蔑视科学。甘地想说服泰戈尔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尽管见解不同,两位伟大人物仍然彼此尊敬和热爱。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