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上页 下页 |
五四 |
|
1919年6月,莫斯科艺术剧院以克尼碧尔和卡恰洛夫为首的一批演员,到乌克兰的哈尔科夫旅行演出。过了一个月,邓尼金②的进攻,把这些演员与莫斯科隔绝了。他们陷在战线的那一边,无法回到剧院来。 ②邓尼金(1872—1947)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叛军首领之一。 这样,艺术剧院在好几年中,一直被分成了两半。 尽管苏维埃政府给予剧院一定的资助,但仍然是入不敷出。必须另外再找一些收入,于是就出现了粗制滥造的现象。 粗制滥造戕害了真正的艺术。 另一个威胁就是电影。电影公司以丰厚的待遇把演员们从剧院吸引了过去。 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剧院和其他的剧院能完整无恙,这要感谢两个人——卢那察尔斯基③和马林诺夫斯卡娅。④他们懂得,不应该为了革新艺术就去消灭旧的艺术文化,而要提高它。这样才能完成战争年代和革命时期所提出的新的、更为复杂的创作任务。为了使艺术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它必须表现伟大的事物。 ③卢那察尔斯基(1875—1933)苏联政治家、文艺评论家,当时任教育人民委员。 ④马林诺夫斯卡娅十月革命后,任苏联国家剧院管理局领导人。 马林诺夫斯卡娅不仅关心自己所负责保护的艺术珍品,对演员也极为关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常常给她打电话,说: “叶琳娜,康斯坦丁诺夫娜!①某某歌手穿着一双破鞋到处跑,这会损害他的嗓子的;某某演员没有口粮,在挨饿呢。” ①马林诺夫斯卡娅的名字和父名。 于是马林诺夫斯卡娅便会乘上那辆老式马车,去给鞋子坏的人找鞋子,给挨饿的演员找口粮。 在政府的帮助下,莫斯科大剧院与莫斯科艺术剧院联合组成歌剧研究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从少年时代起,就幻想当一名歌剧演员。因此他十分兴奋,投入了很大精力和心血,并把他的哥哥符拉基米尔、妹妹季娜吸收到歌剧研究所里当教师和导演。符拉基米尔和季娜都是走过一段漫长的生活道路,最后又回到自己的真正的天职——艺术上来。兄妹三人一直在歌剧研究所里度过十分充实的晚年。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常用演员的“内部技术”的新元素,即“交流”或“规定情景”,或“体系”中的其他元素来开始他的工作。 他认为夏里亚宾是使戏剧、音乐和歌唱艺术相结合的最完美的典范。 “我的‘体系’是从夏里亚宾那里抄来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 当他向夏里亚宾讲述自己的表演艺术的观点时,夏里亚宾大叫道:“救命啊!我被人抢啦!” 20年代初,苏联政府将里昂特耶夫大街的一所大房子赠给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房子,前面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大花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国家如此贵重的馈赠实在不忍接受,便提出将二层的大厅改造成一个小型剧场,让歌剧研究所占据房子的整个第二层。大厅宽敞明亮,彩绘的天花板上,吊着古老的带水晶垂饰的青铜烛架。厅里有四根大理石柱子,显得富丽堂皇。 大厅第一次排演的是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大厅叫做“奥涅金大厅”。 18. 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二次出国演出是在1922年秋天。这次出国演出是为赈济国内饥民,演出收入归赈饥中央委员会统一分配。 艺术剧院先后抵达柏林、布拉格、巴黎和纽约,受到非常热情的欢迎。 一家美国出版公司,建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一本关于他的舞台经验的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踌躇良久,才开始动笔。他与出版公司签定了合同,所以感到压力很大。如不按时完成,他就将会被罚扣版税。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诉苦道:“啊,当一个作家是多么可怕!” 这就是1924年在美国出版的《我的艺术生活》一书。 在这本书的最后,他作了总结。 在戏剧事业中,他尝试过各种创作工作道路和手段,醉心过各式各样的演出。研究过各种艺术流派和原则。然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终于确信,这一切手段对演员来说,并不最能突出他的创作背景。 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演员在舞台上只需要天才和灵感。如今,这种观点又被大肆宣扬开来。为了给这一见解找到根据,人们往往会提出类似莫恰洛夫①这样的天才演员,仿佛他已经以自己的全部演员生涯,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①莫恰洛夫(1800—1848)俄国著名悲剧演员。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