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上页 下页 |
二六 |
|
12. 1900年4月10日,艺术剧院的全班人马,包括演员、导演和职员,以及家属,带着几出戏的布景、服装、道具,浩浩荡荡地从莫斯科出发了。跟随剧院长途跋涉的,还有专为撰写通讯报道的记者、戏剧评论家,以及契诃夫和艺术剧院的狂热的崇拜者。 为了增加收入,剧院决定在去雅尔达的途中,在塞瓦斯托波尔演出几场。 这是艺术剧院的春天,是它年轻生命中最馥郁欢畅的时期。到达白色的塞瓦斯托波尔①——世上罕见的美丽城市,白茫茫的沙洲,白色的房子,白色的山崖,蓝色的天空,飞溅着浪花的大海,在眩目的阳光下,飞过白色的海鸥,剧院的全体成员被这奇景震慑了! ①乌克兰港市,在克里米亚西南岸,濒临里海。 契诃夫知道剧院人员已经到了塞瓦斯托波尔,便从雅尔达乘船来了。他苍白、瘦削,咳嗽很厉害,眼神忧郁,一副病态,可是却竭力露出愉快的微笑。演员们见他这个模样,真要哭出声来。大家纷纷关心地询问他的健康情况。 “我很好,身体非常健康。”契诃夫回答。显然,他不喜欢别人问到他的病。 晚上,《万尼亚舅舅》在塞瓦斯托波尔首场演出。契诃夫也前来观看。 剧终,博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观众要求作者出来同大家见面。契诃夫很窘,但还是走了出来。掌声一次又一次地把这位腼腆的剧作家请到了台前。 契诃夫每天都到剧场来。他爱同演员们一起,坐在剧场前面那片阳光和煦的空地上聊天。 “听我说,①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值得惊叹的事——你们的剧院。”他不止一次这样说。 ①这是契诃夫的口头语。 谈到演出,他很满意,只是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阿斯特洛夫在最后一幕提出一点意见:“他应该吹口哨。万尼亚哭起来,他就吹口哨。” 当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觉得不可理解。他想,为什么是这样呢?忧郁、绝望,却吹口哨。 经过反复思索和多次艺术实践,他终于领悟到了契诃夫的提示:是的,阿斯特洛夫必须吹口哨。他对人,对生活已经失去信心,他变成一个玩世不恭的人,什么事都不能让他感到悲伤了。 契诃夫曾说:“广大群众无时无刻不受着痛苦的压迫,感觉便麻木了…… 他们到了过于痛苦的时候,反而只吹一声口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从口哨这一细节,领略到了契诃夫刻画人物心理的本领。 接着上演《海鸥》,但契诃夫没有看成。因为天气骤然变坏,狂风暴雨,他感到身体不适,只好回雅尔达。 《海鸥》在塞瓦斯托波尔获得巨大成功。演出结束,观众聚集在剧场门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拿着雨伞走出来,一群中学生立刻一拥而上把他抬起,要把他抬回旅馆。由于他身躯魁梧,孩子们只抬起了他的一条腿,他不得不用另一条腿跳着。学生们拖着他往前走。他想跟他们谈判一下,但小伙子们不断大声欢呼“乌拉”,①什么也听不见。他的伞也不知丢在哪儿了,大雨把他浇成个落汤鸡……莉琳娜在后面着急地追赶,生怕他被摔坏。快到旅馆门口,那群鲁莽的学生没有力气了,才把他放开。 ①意为“万岁”。 13. 在塞瓦斯托波尔演出结束,剧院全体成员乘船奔赴雅尔达。那里码头上已经聚集着一群身穿节日盛装、手拿鲜艳花束的人们。 演员们刚刚在旅馆里安顿下来,就见他们的伙伴维希涅夫斯基三步并作两步地跑来,兴奋地大声喊道:“我见到高尔基啦!妙极了!他答应给咱们写剧本,虽然他还没见到咱们……” 第二天清早,艺术剧院全体成员第一件事就是登门拜访契诃夫。契诃夫精神饱满,带着他那永不消逝的微笑迎接艺术家们。 在契诃夫家里,几乎聚集了俄国文艺界的全部代表人物。他们仿佛事先商量好、专门赶到雅尔达来观赏艺术剧院的表演似的。在这里的知名作家有高尔基、布宁、①库普林,②还有演员、音乐家。当时年纪虽轻却已崭露头角的音乐才子拉赫玛尼诺夫,③也是契诃夫家的座上客。 ①布宁(1870—1953)俄国作家,十月革命后侨居国外,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②库普林(1874—1938)俄国作家。 ③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俄国杰出作曲家、钢琴家,十月革命后侨居国外。其作品深受柴可夫斯基的影响。 客厅里有一张总是摆好碗盘的餐桌,接待络绎不绝的客人。一桌吃完,又摆出一桌。玛丽雅忙得不可开交,作为未来主妇的克尼碧尔立刻卷起袖子,敏捷地帮助玛丽雅准备茶点,招待客人。 在客厅的一角,正进行着关于文学问题的争论。花园里,一群人像孩子似地,比赛看谁把石子掷得最远。而那边,布宁津津有味地说什么,契诃夫在旁边笑着——布宁最善于让契诃夫开怀大笑。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