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莎士比亚 | 上页 下页
三七


  §第七章 传奇剧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又称“田园喜剧”,是喜剧的一种。它出现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末期,虽与早期和中期的喜剧有不少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早期的喜剧是欢快乐观的,中期的喜剧则略显沉郁,或者说是悲喜交集。而在这一时期,作品情节更加突兀神秘,更多了幻想性,对现实中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缺陷更多地采用非常手段来加以解决和弥补,而这样的手段实际上根本无法带给人们所需要的安慰。从这种意义上说,称其为传奇剧比田园剧更为贴切。称其为田园剧,人们是指莎士比亚在描绘了悲喜交织的壮丽人生画卷后,努力寻找人生平静港湾作为归宿。

  晚期传奇剧的代表作是《暴风雨》。

  §《暴风雨》——诗的遗嘱

  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杰作中,有着神话般的幻想,充满了传奇色彩,用大自然的风景和神奇变化来化解人世的纠葛。在表达了对人生的乐观精神的同时,莎士比亚也有意识地向自己的戏剧创作生涯告别。

  《暴风雨》一剧描写米兰公爵普洛士彼罗爵位失而复得的经历。他在任的时候,喜欢关起门来读书,修身养性,把政事托付给他弟弟安东尼奥。安东尼奥对权力起了狂妄的野心,勾结那不勒斯国王,彻底夺取了政权。他下令把普洛士彼罗和他女儿米兰达放在一条小船上,既无帆篷,又无桅樯,也不带补给,任其漂流,实际上是想杀害他们。幸亏一个好心肠的大臣贡柴罗在船上放了些食物和衣服,使他们得以存活。

  更使普洛士彼罗高兴的是,还带上了他那些宝贵的书籍,凭着这些书籍,他可以运用多年研究所掌握的法术。他们父女来到一个荒岛上,普洛士彼罗凭借魔法,制服了妖怪,并召集了一批精灵为自己服务,为首的叫爱丽儿,生性爱淘气,极勤快,呼风唤雨样样来得。

  这一天,那不勒斯国王和安东尼奥等人在海上航行,普洛士彼罗发现后即命精灵们兴风作浪,使他们纷纷落水,但不致于丧命。然后将那不勒斯王的儿子费迪南单独引领到自己所居洞前。王子见了米兰达觉得像见了天仙,米兰达因为一生只见过父亲那长着胡须的苍老的面貌,乍见费迪南英俊的面容和洒脱的仪表,不禁连声赞美。两个人相爱了。对于国王、安东尼奥一帮人,普洛士彼罗也并不加害他们,只想让他们尝尝苦难的滋味。他派爱丽儿去领他们,当他们饿得要死的时候,在他们面前安排一桌丰盛的酒席,待他们刚要下嘴,酒席倏地消失。爱丽儿又变成一个鸟身女面的东西跟他们说话,叙述他们是如何残忍地把普洛士彼罗赶出米兰,又如何把他们父女俩扔到海里淹死,说现在该惩罚他们了。那些人听了都很后悔。

  普洛士彼罗知道他们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就会见了他们。他先迎接队伍中的老臣贡柴罗,感谢他的救命之恩。然后饶恕了那些犯罪的人。大家欢欢喜喜,为一对天造地设的恋人祝福。普洛士彼罗收起了自己的魔法,他要回米兰去安度晚年。

  这虽然是个传奇色彩很浓的故事,但它有很真实的生活依据。现实的罪恶使公爵父女有了不幸的遭遇。

  残酷的政治是不讲仁慈的。有了那不勒斯王和安东尼奥,他的悲剧命运实际上很难幸免,但他居然生存下来并借助超自然的手段最终取得胜利。这样一来,他在海岛上的生活就没有显出什么悲剧色彩,不悲哀也不悲壮,而是静谧的田园式的憩息。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像个天神,勘破自然人生的奥秘,掌握自己和周围许多人的命运。这是莎士比亚晚期创作思想的体现。喜剧式的结局表明作者对人们之间的和解、对人类道德的进步和美好未来的信心。至于如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现实中的丑恶面,在悲剧如《哈姆莱特》中,主人公要挺身而出,把罪恶扫清,而现在莎士比亚赋予主人公的不是悲剧英雄所有的反抗精神,而是大度宽容的品质,解决矛盾的办法是忍让、等待和开导。

  普洛士彼罗并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一个渊博的学者,他把书本看得比一个公国还宝贵。他不愿走出书斋,同世俗的人们打交道。他缺乏治国的经验,对人情也并不很通达,就把安东尼奥视为心腹,托以国事,结果他给人的极大信任得到的报酬只是同样大的欺诈。当然流放到海岛上以后,他对现实社会有了较清醒的认识,说安东尼奥为了野心忘了怜悯和人的天性,是个大奸大恶的人。但他的态度是忍耐和随遇而安,而不是牙眼相报:“虽然他们给我这样大的迫害,使我痛心切齿,但是我宁愿压伏我的愤恨而听从我的更高尚的理性;道德的行动较之仇恨的行动高贵得多。”

  当他用神奇的力量将这些人置于自己控制之下时,他很快与他们和好:“要是他们已经悔过,我的唯一的目的也就达到终点,不再对他们更有一点怨恨。”这或者可以理解为,公爵深信人性本善,弟弟一时受尘世欲念的蒙蔽,终会迷途知返。但我们更可以说,这是因为莎士比亚对社会矛盾已没有以往那样的心力去对待,他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用非常手段将问题解决了事。许多人都说,这出戏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戏剧创作20多年,悲悲喜喜、轰轰烈烈,尝遍人生五味,绘出生活七彩,他要休息了,他要在暴风雨过后享受平静美艳的夕照。其时,他已在家乡买下一座宅子名叫“新地”,他将要回去与家人团聚。

  所以在这出戏的结尾,普洛士彼罗就把他的魔杖埋在地下(这支魔杖多像莎士比亚那如椽巨笔),说今后不再搞这些法术了,他说:我们的狂欢已经终止了。我们的这一些演员们,我曾经告诉过你,原是一群精灵;他们都已化成淡烟而消散了。如同这虚无缥缈的幻景一样,入云的楼阁、瑰伟的宫殿、庄严的庙堂,甚至地球自身,以及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将同样消散,就像这一场幻景,连一点烟云的影子都不曾留下。构成我们的料子也就是那梦幻的料子,我们的短暂的一生,前后都环绕在酣睡之中我将略作散步,安定安定我焦躁的心境。这不是说普洛士罗对人生失望和厌倦了,更不是说莎士比亚的心绪已灰色、冷漠。莎士比亚之退出戏剧界,如果神秘一点说,正像苏轼形容自己的文章时说的,行其所当行,止其所不可不止。行云流水,一任自然,不是勉强做作的事。虽然他是杰出的天才,然而天才自有其限制。天才的成功恰恰在于他知道了自己的限制。莎士比亚参透了自然的奥秘,深通宇宙起伏消长的信息,在似乎是壮年的时候就停止了写作。

  后人都有理由认为他还可以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现有的剧作就足够了!气势恢宏,包罗万象,这是多么珍贵的遗产啊。而且他那么游刃有余,一点也不吃力,不急躁,这后一件尤其令人艳羡,这是巨人的风采!

  他根本不会悲观。怎么可能呢?回想他自己创作如许多的珍品,他得感谢上帝和生活给他的丰厚的赐予。他应该对人类抱有比别人更坚定的信心。也就是在《暴风雨》一剧中,象以前许多剧中一样,作者多次抒发对人的赞美,还有那与人类同在的爱情,永远新鲜可爱,令人沉醉。米兰达看到费迪南的一刹那,她惊呆了:“那是什么?一个精灵吗?啊,上帝,它是怎样向着四周瞧望啊!相信我的话,父亲,它生得这样美!我简直要说他是个神;因为我从来不曾见过宇宙中有这样出色的人物。”她爱上了他,爱情纯真美好。米兰达的赞美正是莎士比亚信心的表露:人是完美的。人的身体像一座殿堂,不会容留邪恶,要是邪恶的精神占有这么美好的一所宅屋,善良的美德也必定会努力住进去的。

  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戏剧诗人莎士比亚,以他的全部作品,完美地表达了这种信念。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