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莎士比亚 | 上页 下页
一二


  §第四章 喜剧

  所谓喜剧,相对于悲剧而言,顾名思义,是逗人发笑让人看了高兴的。其主要特征,结局往往符合人们的美好愿望,主人公的命运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或者矛盾斗争得到和解,或者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家个个欢喜。喜剧不同于一般打闹逗趣的闹剧或滑稽剧,它比它的这些同宗兄弟要正经、严肃一些,它与悲剧一样是古希腊就十分得宠的戏剧形式。

  鲁迅先生用通俗的话概括道: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而喜剧则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具体地说,喜剧要撕毁社会上那些不正常的、不如人意的东西,人性中的小毛病、大错误等等。

  它也会有闹剧中的那种十分轻松欢快的场面,但它更有完整的故事。对生活带着微笑,虽有时噙着眼泪,虽有误会、有伤感,但弥漫全剧的总是喜悦的情绪。亚里士多德说,喜剧要摹仿的是比我们平常的人要坏的人,这个坏并不是邪恶,而是有一些缺点。英国一位古典主义批评家说过,喜剧描述的是我们生活中常犯的错误,描写生活中最可笑、最难堪的事,以此警告观众,不要重蹈那些人和事的覆辙。综合他们的说法,用之于今天的戏剧舞台,我们可以看到喜剧与悲剧之间的界限远不如在古代那么分明,所谓乐极生悲,是我们时代的人们感情起伏波动的惯见情形。

  在莎士比亚时代,喜剧的观念正在不断的发展中,作为发展中的一环,他的喜剧作品明显地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的喜剧。他的喜剧是独特的,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都应该是独特的,不能重复他人或者重复自己。

  当然,在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开始阶段,他很大程度上受古典作家的影响。

  他的喜剧的成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他所处的时代的需求是他创作时最重要的参照之一。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英国处在一种亢奋状态中,商人借此东风,不断扩张英国的经济势力,遂使英国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

  随之而来的是文艺上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反抗和冲击,城市的手工业者、商人们不能一味地看宣扬爱国主义的历史剧。福斯塔夫这种角色,太使人喜欢了,他身上没有历史的霉味儿,他活泼泼地就是现实中的人。

  为了迎合这一批观众的欣赏趣味,喜剧的创作就繁荣起来。另外宫廷对莎士比亚喜剧创作影响也很大。如同中国清朝慈禧太后对京剧的喜好鼓励了京剧的发展一样,宫廷的艺术趣味往往流行全国,蔚成风气。伊丽莎白女王是个戏迷,身边的大臣们、宠信们也乐于供奉,因此就有了所谓“宫廷喜剧”。女王当然要看欢喜的故事、华美的场面。这就决定了宫廷喜剧的风格。16世纪八10年代为宫廷写的主要剧作家是约翰·李雷,他的语言词藻华美、十分讲究、差不多相当于我国六朝的骈文。他后来作为散文家,仍是这种风格,人们以他的一本散文集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文体,叫“绮丽体”。莎士比亚早年学习过这种风格,或者说感染了这种风气。早期剧作中的有些人物操着同一种腔调,一说一大篇,十分悦耳,但内容并不充实。后来他越来越成熟,形成自己的风格,还到宫廷演出,深受欢迎。宫廷的趣味也是在变的。

  此外,莎士比亚还受到同时代人喜剧创作的影响。

  例如本·琼生曾写过一剧叫《人人扫兴》,在当时引人注目。该剧被称作“性格喜剧”,因为剧中人物大多在某一方面习性成癖,如凶残、贪婪等等。作者的目的是除了批评人性的弱点外,也讽刺和批判产生这种人物的现实社会。

  总之,文艺复兴时代是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莎士比亚得天时地利,注意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从希腊罗马的古典戏剧,到意大利的浪漫传奇,他广采博收,溶汇到自己的喜剧创作中。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