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莎士比亚 | 上页 下页


  1599年,莎士比亚和宫内大臣剧团的同伴们,利用大剧院拆掉剩下的材料,在泰晤士河南岸玫瑰剧院附近修建一座新剧院,取名“环球剧院”。约十年后,剧团又买下一座名叫“黑袍僧”的小剧院,是有屋顶可供冬季演出用的场地。这样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就有两个根据地,可以一年四季演出了。1603年,因为政局发生变化,女王驾崩,詹姆斯一世即位,宫内大臣剧团更名为国王剧团。但从新名称来看,莎士比亚的剧团同王室的关系仍很密切。

  1603年,伦敦又发生瘟疫,剧院关闭。莎士比亚从环球剧院附近搬到市中心区,住在蒙克维尔和西尔维两街交叉口附近,房东是一位专为贵妇们制作高级发饰的人,叫克里斯多夫·蒙特乔依。他们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这位法国人有一个女儿待字闺中,店里有一位法国学徒叫斯蒂芬·贝洛特,人品不错。店主很想把女儿嫁给他。贝洛特起初不愿意,店主就请房客莎士比亚从中说合,提出如果贝洛特同意这门婚事,蒙特乔依可以给女儿60英镑的赔嫁,等他死后再留200磅遗产给贝洛特,这样贝洛特同意娶店主的女儿。但两人结婚后,蒙特乔依并没有信守诺言。8年以后即1612年前后,贝洛特在法院起诉岳父。法庭调查,需要莎士比亚出庭作证。这时已退隐回斯特拉福的莎士比亚又赶往伦敦,提供了证明。

  他承认曾帮助双方促成婚事,也记得蒙特乔依确曾有过诺言,但究竟是多少钱及什么时候支付他记不清了。

  他还在证词上签了名。虽然这件事的结局文件上没有记载,但这材料极为珍贵,不仅因为这签名是迄今为止世界文物市场价格最高的签名,而且因为这说明莎士比亚有乐于助人的美德。

  1607年,莎士比亚的大女儿苏珊娜同本镇一位有名的医生约翰·霍尔结婚。第二年,他当了外公,外孙女取名伊丽莎白。

  他的创作的最后阶段从1608年开始,以后他只写了几出传奇剧,其特点是情节离奇曲折。在《冬天的故事》和《辛白林》等剧作中,主人公都历尽艰辛,终于侥幸地平安生存下来,很显然,莎士比亚已没有悲剧时期那一腔激情,把矛盾写得纠结一团,不可解脱,而是寻求妥协的保守的办法,以大团圆的结局来弥补裂缝。

  1610年伦敦又发生瘟疫,这一年莎士比亚46岁,他决定退出戏剧界,回故乡居住。不过在以后的几年中,他仍关心着戏剧舞台,也写过一个剧本,1613年与国王剧团同事弗莱彻合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于同年6月在环球剧场演出,莎士比亚还亲临指导。但不幸演出中剧院失火,只得停止。晚年的莎士比亚过着安逸的生活,种花栽木,含饴弄孙,到郊外散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他的心境就象一场大风暴过后晴朗的天空。

  1616年2月,他的二女儿朱迪丝同好友理查·魁奈的儿子结婚。这时莎士比亚的健康状况很不好。

  年初他就请来当地的柯林斯律师为他草拟一份遗嘱。

  不久就得了病。据说是因为和几个老友聚饮,多喝了几杯,得了热病。3月间,他找来柯林斯,将遗嘱作些修改,对财产的分配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在上面签了字。遗嘱规定,大部分财产归大女儿苏珊娜,包括“新地”住宅,亨利街住宅,土地和一些现金等。二女儿得到300镑现金和一个镀金的大银杯。妹妹琼得20镑和全部衣物以及在亨利街住宅永久居住的权利。当年伦敦剧团的老朋友约翰·赫明齐,理查·伯贝奇和亨利·康德尔等,他赠给每人26先令8便士买一个戒指作为纪念。镇上的亲朋好友都有安排,甚至还给镇上的贫民留了十英镑。至于他的妻子,遗嘱上只有一句:“把我次好的那张床给我的妻子。”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怎么好。但也有人指出,按当时英国的法律,妻子可自然地得到丈夫遗产的三分之一,是不必写在遗嘱上的。另外,按当时的习俗,家中最好的床是用来招待客人的,那么次好的床就说得过去了。

  1616年4月23日,也就是他生日这一天,莎士比亚逝世。两天后,他被安葬在斯特拉福镇圣三一教堂。他的墓上刻着四行诗:

  看在耶稣基督的份上请住手,
  勿挖掘这块石碑底下的尸骨。
  谁在这里动土他将要受诅咒,
  谁尊重我的遗体就会受祝福。

  这几句话似是专为后世那些总想掘墓的考据家们写的。1627年莎士比亚遗孀去世,生前她提出希望与丈夫合葬一个墓穴。但法律不允许挖墓穴,再加上这个墓石上的警告,她也就只好葬在丈夫墓的旁边。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