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释迦牟尼 | 上页 下页
四七


  第十五章 晨钟敲醒梦中客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分化、衰灭和振兴,其中一直贯穿着盛行不衰的辩论。凡是蜚声于世的大法师和大禅师,无不都是佛教思想的传播者和雄辩家。释迦牟尼、禅宗始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无一不是灵知闪光、口若悬河的雄辩家。

  当时,舍利弗在祇园精舍里已经晋升为持课师僧。这是寺院中的一种职称,负责主持和管理众僧的衣食住行,并接待四方施主来客。有一天早晨,佛陀把他召到禅堂座前,吩咐他近日准备迎接一批从迦毗罗卫国京城来的客人。

  佛陀近来凭借着自己禅定中的遥感功能,预测到,净饭王获悉他成佛的消息后,日夜在盼望着儿子归来。他早就想派人前来迎请太子,可最大的顾虑是怕派人前来,也像当初五个侍臣那样,聆听太子的教化后,而不再复返,所以迟迟犹豫不定。

  往事悠悠,不堪回首。

  净饭王已到垂暮之年,他积劳成疾,面容憔悴而消瘦。在他身上,早已消失了往日的尊严,每当他想起太子奋不顾身地在追求一种高尚的理想和目标时,回头再看看自己衰弱污秽的身子,总是感到心如刀搅般的悔恨和痛苦……如果此生见不到太子,实在是抱憾终天。

  摩诃波阇波提王妃常常流着眼泪,透过泪水回忆自己从前哺育太子那段难忘的岁月……

  耶输陀罗公主,她简直无法揣度自己丈夫的心境,只是常常在夜梦中看见自己的丈夫,继而独床孤冷,长夜难眠……佛陀的独生子罗睺罗,已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父亲没有留给他最后的形象。他只能凭着自己的想象,一见到外人,就高声大气地说:“我父亲是佛陀,人间的大觉者!”

  有一天,波斯匿王写了一封书信,派遣一位使臣,前来迦毗罗卫国京城,把书信呈献给净饭王。净饭王看了书信后,知道太子确实是一位当今世间的大智大觉者。于是,这更增加了他对儿子的怀念,几乎到了忍受不住的程度,愁眉不展,茶饭不思。

  宠臣优陀夷发现净饭王心事重重,情绪忧伤,上前问道:“陛下,看你的神色,近来好像有什么伤心的事?”

  净饭王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道出了自己的心事。

  “陛下请放心,臣愿意到舍卫城去迎回悉达多太子。”优陀夷自告奋勇。

  “我看你去也靠不住。”净饭王捋捋稀疏的唇须,黯然神伤,“难道你忘了憍陈如那五个侍臣,不是一去而不复返吗?”

  “唉,陛下怎么能拿愚臣跟憍陈如他们相提并论呢?”宠臣拍着胸脯:“太子要是能叫愚臣动上一点心,那除非是天地倒转,日出西山。”

  “好吧,那朕就派你到舍卫城去一趟吧。”晚上,净饭王百无聊赖地回到寝宫内室,把日间的事情对摩诃波阇波提王妃说了。王妃认定,悉达多太子的门下又要多了几个出家人。净饭王听了,只顾苦笑,莫可奈何。没过几天,持课师僧舍利弗果然在祇园精舍的门外,迎来了优陀夷大臣一行。引进禅堂后,优陀夷按佛门的习尚,跪地对佛陀行了大礼膜拜。

  他与太子已经一别近二十年,见太子完全变了,那圆融慈祥、优雅端庄的容貌,完全不是从前的悉达多了。佛陀接过使臣呈上的书信,只见净饭王在信中写道:

  悉达多:

  你是朕的太子,可现在究竟应该怎样称呼你,朕也不知道。

  悉达多,你离开故国已经近二十年了,至今音讯杳无。这些年来,只听人传说,你在异国远乡到处流浪,甚至沿街乞食,经历意想不到的困苦和磨难,悟出了人生奥妙的玄理,修成举世闻名的佛陀了。自从你不辞而别以后,王宫中就开始了痛苦的岁月。你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王妃日夜思念和呼唤你。她一想起幼年哺育你的情景,就悲泣欲绝。你的妻子耶输陀罗公主早已哭干了泪泉。王孙罗睺罗也已长大成人。他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对你的出走,他常常提出各种疑问,继而陷入深深的沉思。因为一切疑问朕都无法解答。

  所幸,“佛陀”这两个字对罗睺罗产生了不可思议的魅力,他因为有你这样一个父亲而自豪……我每想到这一层,心里既欣慰又痛苦……

  我老了,晚景凄凉,大概在人世弥留之际不会太久了。

  悉达多,你如果心里还有自己的父王和姨母,还追忆过去难忘的岁月,那么就该回来看一看……

  释迦牟尼默默地看了父王的书信,向来使表示,他最近正准备回去省亲。优陀夷非常高兴,觉得此番没有辜负净饭王的派遣,不虚此行。

  优陀夷一行,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好像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冲破世俗藩篱、清静灵和、自净其意的世界。

  第二天,佛陀率领着优陀夷和他的随从一行八人,在祇园精舍里到处参观。客人看到佛陀的弟子们早晚诵课,经声琅琅,相敬如宾,善良和祥,共同在追求和净化人生的一种真理。大家穿一样衣服,用一样饭食,睡一样席铺,语言和善,心意共悦,虔诚地向往着一种永恒福慧的境界。

  钟声一响,佛陀要开始说法了。

  弟子们陆续走进讲经堂里。优陀夷等人出于好奇,也尾随着众人进入讲堂,想听一听从前的太子到底在这里讲些什么道理。人们有条不紊地坐定后,持课大弟子舍利弗在讲坛上宣布,佛陀今天的讲题是《如何成佛,如何成为一个生命的觉者》。听,佛陀的声音饱含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是警钟,同时也是鞭挞:

  “你们生活在一个虚伪、幻觉、假相的世界里,为了求生,人们常常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隐藏得很深,掩饰得很严。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了那个虚假的自己,而那个被隐藏起来的真实的自己,却渐渐地消失了。于是,扭曲、变形、丑陋的自己就成为生活中的定势。你们众生,都成了迷失自己的人,迷失真如自性的人……构成了眼前的假相而非实相的世界。人们都应该自问:自己的心地是明净还是昏沉呢?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