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契诃夫 | 上页 下页
一七


  2.首场演出砸了锅

  写个剧本的想法使契诃夫的精神瞬间振奋起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构思、打腹稿写提纲、挥毫下笔,仅用了短短的十天时间就大功告成了,剧本定名为《伊凡洛夫》。

  这是一个四幕情节剧。内容大略是:一个叫伊凡洛夫的有文化的地主,在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恐怖政策和衰落的俄国经济情形下,感到自己对事业的理想与现实社会无法统一起来,因而气馁、消沉。

  这种情绪像病毒一样折磨着他,使他慢慢地堕落了。他的庄园濒于破产,妻子又身染重病,但他却泰然处之,漠不关心。他乡下邻居的女儿萨莎却爱上了他,并直截了当地向他倾吐爱情。她不顾父母乡亲和左邻右舍的责难羞辱,痴心不改,她相信自己能够把伊凡洛夫从极度忧郁的情绪中解救出来。

  伊凡洛夫被萨莎的真情感动,接受了她的爱,并沉湎于儿女之情中。没过多久,他的妻子病逝了,在妻子殡葬以后不久,村子里传出了这位两鬓白发的鳏夫和妙龄少女萨莎的婚事。

  然而,美梦难圆,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医生利沃夫当众责骂伊凡洛夫是个坏蛋,伊凡洛夫当即放弃了同萨莎结婚的念头,开枪自杀了。

  这个话剧的主要人物有三个:伊凡洛夫、萨莎、利沃夫。三个人物的性格各不相同,伊凡洛夫不合时代潮流,悲观厌世;萨莎幼稚、任性、充满了幻想,企图牺牲自己的爱情去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阻止伊凡洛夫堕落;利沃夫医生,为人耿直、坦率、忠实厚道,但思想狭隘。

  在塑造“伊凡洛夫”这一形象时,保留了屠格涅夫理解的哈姆雷特的总轮廓,这个人物由于内省和怀疑而变得精神空虚,同时又始终如一反对邪恶。(《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他的性格是典型的俄罗斯式的:狂热、负罪感、厌倦。就是说不能把伊凡洛夫理解为坏蛋。

  契诃夫想通过这个话剧展现当时俄国现实社会中知识分子精神崩溃和消沉堕落的命运,唤起人们对这类人的同情,挽救他们,使他们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实际上,契诃夫这个剧本是以亚历山大和尼古拉的性格和遭遇为素材而写成的。剧中自然也包含了他自己的思想情绪,主人公的某些言论正是他痛苦心情的写照。

  剧本最终完稿之后,契诃夫在科尔什剧院当众宣读一遍,科尔什慨然接受了该剧的演出。契诃夫对之寄予了极大希望:一是在戏剧创作成熟上获得轰动效应,二是在经济上能有一大笔收入,他暗地盘算,如果按达成的协议,付给他全部演出收入的8%,那他就可以得到6000卢布。这笔收入将极大地改变他生活费用匮乏的紧张局面。为了使演出达到理想的结果,他花了好几个小时与扮演主角的达维多夫讨论导演和演技的有关问题。同时,为了提高票房价值,他还写信给大哥亚历山大,请他在《新时代》上大登广告。

  1887年11月19日,署名剧作者契诃夫的《伊凡洛夫》在莫斯科首次公演。这一天,契诃夫及其全家都到场观看演出,大家既兴奋又担心,因为这是契诃夫把戏剧文学搬上舞台的第一个剧本。演出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他的创作和发展,决定着他在戏剧方面能否做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命运好像故意跟他作难似的,演出中几经波折,第一、二幕演出平平,虽然出了一些差错,但未被观众发现。第三幕却意外成功了,演完之后,观众大厅掌声雷动,要求剧作者与大家见面。看来演出已有四分之三的成功把握了。

  结果如何呢?契诃夫和他的家人紧张地等待着。出乎意料的是偏偏在第四幕演砸了。剧间休息时,演员们为第三幕成功而饮酒庆贺,喝过了量,结果在台上丑态百出。基斯莱夫斯基醉眼蒙眬,昏头昏脑,道白结结巴巴,表演过分夸张,还做着鬼脸。演到伊凡洛夫自杀时,一部分观众表示气愤,另外一些人则放声大笑。剧场秩序大乱,口哨声伴着拍巴掌声,嘲笑声与喝彩声交相鼓噪,有的观众甚至砸起椅子来,整个剧场一片混乱。警察不得不进行干预,把几个捣乱分子赶出剧场,才使骚乱平息下来。

  契诃夫的妹妹和朋友吓得惊慌失措,这种场面他们还是第一次碰到。而契诃夫则显得很平静,他默默无语地离开了剧场。

  戏剧评论界有人认为:这出戏之所以失败是剧本有许多错误,这是由于作者缺乏经验,不懂得戏剧创作规律所致。另一位评论者写道:伊凡洛夫是一个横蛮无礼、厚颜无耻、毫无道德、十分可憎的蠢货。

  契诃夫在这次失败之后,没有惊慌不安,没有精神沮丧,表现出哲学家的冷静态度,很快又轻松愉快地开始写作。

  3.异地寻觅得知音

  《伊凡洛夫》是契诃夫创作生涯中第一部被剧院接受上演的剧作,曾寄予很大希望。在莫斯科首次公演的失败,虽然他表面上显得很镇静,但是那种场面给他自尊心、自信心的打击毕竟太大了,他内心承受的痛苦是很深的,何况演出的失败并非完全是剧本的问题呢!

  他认为《伊凡洛夫》演出失败,一是导演、演员没有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不理解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未能用恰当的演技表现出来。演员又自负又迟钝,他们只是机械地背诵台词,只是生硬地模仿角色;二是认为观众没有文比,缺少教养,不理解戏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是他承认剧本中有不少不足之处。

  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后,他在心里暗自思忖,可否换个地方,换个剧院,换换观众,如果去圣彼得堡演出,兴许能意外地获得成功。但是,由于科尔什剧院的失败,大多数剧场都怕担风险,因此,首先得做好说服工作,方能争得一家剧院接受。于是他于1887年11月29日动身去圣彼得堡。

  契诃夫之所以急于换个地方上演《伊凡洛夫》,除了为自己争口气外,还有另外的原因。他这段时间手头很拮据,而且新近出版的两本文集《故事集锦》和《黄昏》都销路不好,赚不到多少钱。他得为全家人的生活考虑。

  契诃夫在去彼得堡之前,已将在莫斯科受冷遇的《伊凡洛夫》托人捎给他的朋友们。这时候,剧本已经在争相传阅了。所有读过剧本的人都热情地谈论着它。苏沃林甚至责怪他把剧本给了科尔什。在苏沃林看来,无论科尔什剧院、莫斯科的观众,都理解不了《伊凡洛夫》。大家都争着在彼得堡上演。面对这种情况,契诃夫感到在彼得堡演出的成功是可以预料的。

  回莫斯科以后,他决定将《伊凡洛夫》再作一番修改。他反复推敲了全剧的内容和角色,觉得有的评论家批评得对,明白了写得确实很糟,最后一幕糟透了。他彻底改写了第二幕和第四幕,特别是第四幕改得面目全非。给伊凡洛夫增加了对白,萨莎的形象也作了修改,创造出一个新的萨莎。由于这时他忙于别的小说的写作,剧本的修改是断断续续的,直到1889年初才最终完成。经过修改的剧本比原稿有较大的提高,因而顺利地列入圣彼得堡德林斯基剧院的节目单。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