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普希金 | 上页 下页


  诗中饱满而昂扬的爱国主义激情感染着、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特别是那些不久以前亲身经历过抗击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的人们。少年的颂诗在庄严的声调中结束。片刻的宁静之后,大厅里骤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老诗人杰尔查文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他好久没有听到这样气势恢宏的诗篇了。

  那崇高的主题,那严谨的结构,那流畅的诗句,那史诗的风格竟出自于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之手,他感觉接班人就在眼前。此时,老人恨不得立刻把少年诗人拥入怀中。然而,那个稚气未脱的男孩子却一阵风似地跑进了夜色掩映的皇村花园里。这个被大诗人杰尔查文认定的俄国诗坛的新星就是后来成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一夜之间,普希金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彼得堡文学界。

  很快,他的佳作发表在国家级的刊物《俄罗斯博物馆》上,接着又被收进《俄国斯范文》中。从1815年起,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家的名录里又增添了一个光辉的名字。

  1799年6月6日,在莫斯科郊外的戈布里诺庄园里,贵族谢尔盖·普希金迎来了他婚后第一个儿子的降临。这位崇尚功名的父亲给他的儿子取名叫亚历山大。于是这个后来的大诗人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好像那位远古的威严君主一样,诗人成年以后也喜欢自己的名字并以此为自豪。小亚历山大童年的生活环境是优越的,但贪图享乐的父母对孩子却并不喜欢,他们觉得小普希金太淘气太顽皮。幸亏诗人还有个慈祥的外祖母。她是俄皇彼得大帝黑奴汉尼巴尔的孙女,普希金因此而保留着北非埃塞俄比亚人的血统,外祖母对小亚历山大格外疼爱,常常给他讲自己的家史和俄国历史传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普希金一生下来就得到奶妈阿丽娜·罗季昂诺夫娜的细心照料。

  这位朴素慈爱的劳动妇女不仅有一颗善良的心灵,而且还很有智慧,她知道许许多多的民间谚语、童话故事。奶妈不光从生活上照料普希金,更给他以精神上的丰富养料。阿丽娜勤劳的品格、乐观的精神给了普希金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她一直跟随着普希金,成为他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个人物。诗人从小生活在莫斯科郊外的庄园里。在这里他开始了对世界的直观了解,乡间的自然风光是普希金童年的第一个老师。而引导他认识大自然的就是他家的青年长工尼基塔。这位壮实的庄户汉子经常带领小亚历山大和其他小伙伴去爬山、涉水、滑雪橇、坐着三匹马拉着的轿车去领略白桦林的优美,在开满蒲公英黄花的绿茵上嬉戏,去田野里聆听农奴们动听的民歌。所有这一切都培养了诗人健康的心灵,也使他从小就养成了与普通百姓交往的好习惯。同人民心灵的沟通最终使普希金成为人民的诗人。

  普希金诞生的时代,法兰西文化风靡了整个俄罗斯。上流社会都以崇尚法国生活方式为时髦。诗人的父亲和母亲都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酷爱法国文艺的母亲娜杰日塔·奥西波娃有时读法国浪漫小说入了迷,竟然忘了照顾自己的孩子。为了使普希金能获得标准的法式教育,父母为他请来了两位法籍家庭教师。其中的一位不仅谙悉法国文艺,而且本人还擅长绘画。

  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普希金既学会了法语,又熟练地掌握了绘画技巧,使他很早就显得多才多艺。后来,他凭借绘画的才能,曾为自己的许多诗歌画了插图和人物肖像,创刊160余年的俄罗斯《文学报》(一度称苏联《文学报》)那刊头的普希金头像就出自于作者本人的手笔。

  普希金的家里经常举办文艺沙龙。文坛名流杰尔查文、茹科夫斯基卡拉姆津以及诗人的叔父瓦希里·普希金都是他们家中的坐上客。小普希金常常像个大人一样,静静地坐在一旁听长辈们谈论文学和艺术。

  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的俄国文学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罗蒙诺索夫、苏玛罗科夫、杰尔查文、拉吉舍夫、茹科夫斯基和巴丘什科夫等一批著名诗人,但总的水平不高。俄国古典主义文学是法国古典主义的翻版。诗人们一味崇尚理性,醉心于对所谓“开明君主”的歌颂,颂诗体裁十分流行,作品的形式很刻版。杰尔查文成为文坛盟主以后,这种状况稍有改观。他为俄国文学引进了一点现实的生气和自然清新。西欧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传入俄国后,文坛上又兴起了感伤主义。茹科夫斯基和巴丘什科夫是它的两个主要代表。

  作为一种消极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大都表现诗人们悲观厌世、冷漠孤独的心绪,作品中流露出忧郁和神秘的气氛。正如俄国19世纪批评大师别林斯基指出,感伤主义的代表作家们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作了一定的贡献,他们的成就是通过模仿德国诗人和英国诗人来取得的。茹科夫斯基开始在作品中注入本民族文化的内容;巴丘什科夫则更新了俄国抒情诗的形式。普希金之前的文学发展状况大体如此。它处于学步的阶段,但又充满着崛起的希望。小普希金在这样的文学沙龙里受到了俄国和西欧文学的初步的熏陶。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