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诺贝尔 | 上页 下页 |
二六 |
|
§第六章 不灭的光辉 诺贝尔56岁的时候,已是一个头发斑白的老翁。 “人生不过数十寒暑,我身后之事又将如何?” 诺贝尔对过去的岁月不禁黯然。“我在事业上所获得的财富难以数计,这笔庞大的财富在我死后,又有何用?既无法带入地府,又无人继承。我必须在一息尚存的日子里,将它做有意义、有价值的安排。” 他没有及时想出解决的办法,岁月却无情地悄悄逝去。他首先考虑到要捐款给斯德哥尔摩医学专科学校。医学是人类幸福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使人类幸福延绵、减少病痛,必须大力支持医学研究工作。因此拨出一部分财产作为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院的研究资金,这是很有意义的事。诺贝尔决定捐助斯德哥尔摩医学教育的研究和补充医院的设备。 1893年,诺贝尔拟好了遗嘱。他在遗嘱中说:“以医学为首,其次是世界和平。我认为应为世界和平尽点心意。” 诺贝尔以17%的财产做为卡洛林斯卡研究院和瑞典医学界、维也纳和平协会、巴黎瑞典俱乐部等组织的基金。总算解决一部分问题了。至于其余的财产处理,他认为应该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前提。瑞典是他生长的故乡,为了祖国的繁荣,他要贡献他个人的力量。但只顾虑到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未免心胸太狭隘。这种地域观念正是阻碍世界通往和平的绊脚石! 诺贝尔虽属瑞典籍,但他的足迹已遍及欧美各国,也曾受到许多国家的照顾。他生于瑞典,长于俄国,在美、法接受知识的启蒙,又曾到德国养病,如今在意大利安度余年。建立在各国的甘油炸药公司使他获得各界人士的支持与最大的利益。 他回忆过去,深深感受到自己与各国有牢不可分的关系,原来根植于内心的爱国情操已扩展为对世界的博爱。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欲望,享受幸福是人类的权利。诺贝尔想他的财产只有用在消除战争与促进文明上,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仅仅使瑞典独享幸福,并非上上之策。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为遗留给人类的巨大财富定好了使用途径,他当下拟了一份更为详细的遗嘱:“凡是对世界有重大贡献者,当给予奖励。” “为了真正的和平,这个奖励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人种歧视是战乱的根源,人类虽然有肤色的差异,怎能因此判定其优劣?何况任何一个种族都有成就大事的伟人。歧视别人,是最愚昧、无知的行为!” 他明确规定,诺贝尔奖的受奖人,不受国籍、种族与信仰的限制。哪一种成就才有予以受奖的资格? 首先,他想到科学,因为科学是改善人类生活最大、最具体的动力。可是科学的门类不胜枚举,若不指明,就显得太笼统了。与人类最切近的就是日常所需,诸如机械、电动器具等,这是物理学的范筹。他考虑应该设立一项物理奖;物理制品的产生过程,少不了化学的参与,不能忽略了化学这一行。他考虑也该立一项化学奖;他喜爱文学,常在工作之余欣赏文学作品,又喜欢创作,认为文化传播,具有风行草偃的力量。 文学能揭发人性与社会的真实面,引导群众走向正确的道路,因此具有启发作用的文学作者,也该受到奖励。而且只要是有内容、有思想,能辨别是非善恶,主持公理的优秀作品都可入围。 他仍觉得有欠妥,身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不能忽视对人类和平有贡献的人。能消弥战争、促进和平的人该列入受奖名单。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为争取人类真正和平而与邪恶对抗的人,他们的努力不该受到冷落。 诺贝尔立下遗嘱,决定在他死后把遗产的全部利息,分为五等份,成立五个不同的奖金。当时诺贝尔的财产总数是3128万克伦,折合英镑大约170万。他把这笔巨款存在银行,把每年的利息,作为“对人类幸福最有贡献者”的奖金。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指定利息必须分为五等份,做为五种奖金颁发。至于受奖的人选,医学、物理、化学奖得主必须由斯德哥尔摩的卡洛林斯卡学会决定,文学奖得主由斯德哥尔摩学术院审查,和平奖得主则由挪威议会的五人委员会决定。 诺贝尔卸去双肩的重担,顿感轻松无比。虽然年老而行动不便,躺在床上的诺贝尔终日笑容满面,愉快地读着小说。他自嘲地说:“纵使其他的奖我已无望,但我还能写写小说,可以争取文学奖哩!”诺贝尔的晚年是安祥平静的。立完遗嘱后的诺贝尔心情一直愉快而开朗,他经常利用病情好转的时候,从事研究或写小说。他已如风中残烛,加上关节痛和心脏病的纠缠,更显得憔悴、衰颓。他自忖说:“我快不行了!” 诺贝尔坦然一无牵挂,但无法驱走老年的寂寞。 这时只有二哥路德伊希的儿子伊马是他唯一的亲人。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