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明治天皇 | 上页 下页
三〇


  一般国民,为这出乎意外的胜利而欢呼雀跃。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个弱敌,也许不会这样欢喜了。正因为对手是个被形容为睡狮子的老大帝国,现在日本人鼓起全力猛地一撞,却把它撞出老远跌了个大跟头。这种喜悦,就更加了一层。

  当然,明治天皇不赞成开战,只是在一开始。日本得胜,举国气氛高涨起来以后,他还作了军歌。他写点短歌并不稀罕,但这首军歌体却是罕见的。他颇为得意,让人配上曲,晚餐时,命军乐队演奏。

  歌名就叫《成欢之战》,歌词如下:

  时间始于六月初,京城我军踏征途。
  目标指向水源县,晨光照耀日章旗。
  高高擎旗男子汉,为探敌人之行踪。
  我军派出侦察兵,成欢站前堡垒中。
  敌兵坚守不出撄,只有一齐来进攻。
  我国壮士真英勇,前进不怕尸体横。
  勇敢前进再前进,斯是牙山敌本营。
  我军奋勇再前进,炮弹发发皆命中。
  守敌纷纷乱了营,拿下堡垒如反掌,
  三度高唱凯歌声,三度高唱凯歌声。

  第八章 天皇坐镇大本营

  1. 狡计袭平壤

  与日本天皇发布宣战诏敕的同时,中国的清王朝光绪皇帝也发布了宣战的上谕。上谕中提到:

  朝鲜成为我大清国之藩屏,二百有余年……

  各国之公论,皆以日本之出师为无名,不合情理……

  以保护“藩屏”为由的清政府,一开始,就集结大军于平壤,并在牙山置另一支军队,希望能夹击日本军。但因牙山失败,决定倾注全力于平壤。

  对日本来说,攻打平壤最为有利的,是使陆军在仁川登陆。然而这得确保黄海的制海权才行。日本舰队在初战中虽然打坏了大清国的两三艘军舰,但北洋水师的大部分却依然无恙,它还在严密地监视着朝鲜半岛的西海岸。

  于是,日本让增援部队的一部分,由宇品上船,渡过玄海滩在釜山登陆,然后经陆路去平壤。

  但是,从釜山到平壤有600公里以上,天气炎热,道路不平,加上朝鲜人民不服而带来的粮食征集运输等困难,大军很难行动。运送大部队,还是必须从仁川登陆。

  为此,日本冒着危险,编成大运输船队,把第三师直接运到了仁川。只是由于北洋水师不决断,他们才得免遭袭击,平安无事地实现登陆计划。

  同时,日本又在中国舰队力量未达到的朝鲜东海岸,平壤正东的元山运进一个团。

  此外,在成欢打了胜仗,凯旋回到汉城的大岛混成旅,也乘战胜的余势,向平壤进军。

  大清国的军队,只知一味倚仗平壤的要塞,只想固守。对日本军队的动向并不警惕,更没想到可以各个击破。因此让日本军在进攻途中,顺利地把部队分开,从三个方面攻击平壤。

  平壤位于朝鲜西北部的中央,是乐浪平原北端的大城市。大同江由东而来,在市外拐了个大弯,向南流去。岸上牡丹台,乙密台等丘陵相连。如果在此地构筑阵地,即使以数倍的兵力,也攻打不下。

  日本军第五师师长野津道贯中将制订了以下作战计划:

  一、命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混成第九旅,步兵骑兵共5000人,大炮12门,从义州街道北进,专门在正面展开行动。

  二、命炮兵中校柴田正孝率朔宁支队(步,骑兵约1500人,炮6门),从朔宁,三登方面迫近左侧。

  三、命步兵上校佐藤正率元山支队(步,骑兵约3000人,炮12门)西进,到达平壤东北40公里之成川后,听从朔宁支队长的指挥,迫近左侧背后。

  四、其他各队(步,骑兵约5000人,炮18门)由野津师长亲自率领,由大同江下游进入右岸,迫近右侧背后,截断其退路,包围平壤。

  按照以上作战计划,日本军的部署大体上于9月14日傍晚完成了。其间几乎没有遇到清军的阻碍。清军把自己关在要塞之中,只顾防卫。

  15日拂晓,各方面的日本部队,开始了一齐攻击。

  攻击中碑街方面坚固堡垒的大岛混成旅,遭到了顽强的反击,打得最为艰苦。

  朔宁和元山两个支队联合起来,奋力攻击平壤北面高地,拔掉好几个堡垒,进而逼近了乙密台和牡丹台。

  这两座台,在悬崖上耸立着坚固的堡垒,不易接近。

  朔宁支队的炮兵首先射击牡丹台的外城,以榴弹两发破坏胸壁,把清军的加特林炮炸毁了。山口少校的一队,乘机猛攻,占领了牡丹台。

  牡丹台是平壤北面的制高点,由此可以俯视乙密台。炮兵猛射,步兵冲锋,由于城门(叫玄武门)和城壁坚固,日军未能攻破。

  于是,炮兵把炮弹集中于壁内的城楼,破坏了楼顶和侧壁,只剩下四根柱子。

  元山支队的三村中尉,领着十多名敢死队去攻击玄武门。

  敢死队员们钻炮弹的空子,到达了玄武门下。但城门极其牢固,是推是拽,都打不开。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