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莫扎特 | 上页 下页
四一


  海顿真是一个好“爸爸”,他不但为莫扎特的贫困生活大声疾呼,还抓紧机会对莫扎特的几部交响乐曲谱进行研究,并深深地自责道:“我只是在晚年才学会如何发挥管乐的作用,可我还来不及采用这些知识就得进坟墓了。”莫扎特临死前一年,伦敦有位剧团经理要海顿和莫扎特为他的音乐会去伦敦作曲。海顿答应了,可莫扎特却拒绝了。他难道不想从债务和挫折的大海中探出头来吸上几口新鲜空气吗?也许他想过,也许他根本不愿意,因为他已重病在身了,他在信中寄给“康施坦莎一千个亲吻,并带着对你的无限思念低语:死亡和绝望就是我的报酬。”

  难道去一趟伦敦就能把这债务和挫折抹去吗?不可能!即使可能,为时也太晚了。海顿临走时,莫扎特整整陪了他一天。他们在奏鸣曲的陪伴下,久久地、亲切地交谈着,莫扎特对自己的路程似乎早有所知,他拥抱着海顿的身体,热泪夺眶而出,并呜咽着说出一句话:“我们是在做今生今世的最后一次告别啊!”

  果然,莫扎特比海顿早走了18年,但海顿却把对莫扎特的爱融进了他后期的作品中,他后期作品中柔和的抒情曲调、感情色彩细腻的配器以及形式的灵活多样,都有着莫扎特音乐创作时的风格。

  2.有一天他会震动世界的

  1784年,莫扎特和妻子康施坦莎从萨尔斯堡看望父亲回到维也纳以后,也许是旅途给了莫扎特以灵感,他一到家就写出了他所有典雅的钢琴曲中最柔美的一首——两架钢琴合奏的C小调赋格曲(K.426)。这首钢琴曲写得真是如两位小情人在窃窃私语,让人感到一种难得的吸引力。也许正是因为作者自己也对此十分钟情,所以四年以后,莫扎特又把这首赋格曲改编成一首弦乐四重奏。而比莫扎特小了14岁的贝多芬当时就把这首曲子原原本本地抄录过一遍。那位被人称为“乐圣”的贝多芬为什么对莫扎特的作品那么偏爱呢?原来在贝多芬6岁时,曾到维也纳遇到过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莫扎特也已经注意到这个孩子的才能,并称赞勉励了小贝多芬,这使贝多芬对音乐更加痴迷了。

  就在抄写莫扎特作品的当年,贝多芬风尘仆仆地从他的家乡德国波恩来到维也纳,来拜访他少年时就敬仰的音乐家莫扎特,而这时他自己也是一个成名的钢琴家了,那年贝多芬才17岁。

  然而,这几年来莫扎特的心情一直不佳,当时父亲又得了严重的关节炎,腿脚不便。莫扎特在向父亲谈论死的时候,他自己也处于一种灵魂飘渺的精神状态中:

  每当我躺在床上,我就会这样想:虽然我还年轻,但我很可能永远也看不到明天了,然而认识我的人没有一个说我在朋友面前露出过愁苦和忧郁的样子!我每天都要感谢造物主赐予我这种幸运的品格,同时也真心希望其他人也能得到这一恩赐。在我最知心的朋友冯·哈茨费尔德去世的时候,我就向您表明过我的想法了。

  他死时刚好31岁,和我同年,我并不哀痛他的去世,我只是从心底里可怜我自己和所有和我一样了解他的人。我希望,也祝愿,在我写信的时候,您的病已经好起来了。但是,如果事与愿违,我请求您不要瞒着我,而应当告诉我一切真情,让我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您的身边!

  事实也证明,真是“事与愿违”,可想而知,莫扎特这一阶段的心情是更差了。

  当贝多芬那张宽脸盘和一头蓬乱的棕色头发出现在莫扎特家里的时候,莫扎特没有前一次见到小贝多芬时那么高兴,只是请他到钢琴前去弹琴。贝多芬挑选了一首莫扎特写的曲子弹了起来。莫扎特感到贝多芬愁容满面,动作显得有些神经质,弹得很好,可却毫无生气。这不知是贝多芬确实弹得不好呢还是因为莫扎特当时心情太差,只见他东坐一会,西坐一会,总没能很专心地听贝多芬演奏。而那天,贝多芬在他崇敬的莫扎特面前也只是语气平缓地谈论着音乐,脸上竟没露出过一点笑容。

  听完演奏,莫扎特给贝多芬以指点,接着又给了他一个即兴发挥的主题。

  突然,神情不安的莫扎特站住不动了,他挺直了身子,注意聆听了起来。这时,在隔壁玩耍的莫扎特的朋友们也停止了玩耍,他们挤进了放钢琴的小屋。

  “注意这个年轻人,”莫扎特对朋友们说,“有一天他会震动世界的!”

  贝多芬在离开维也纳之前,又到莫扎特家来过一次,想请莫扎特再给他讲几课,可莫扎特实在定不下心来,所以婉言拒绝了。

  这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了,可谁也不知道当年他俩为什么都心神不定、愁容满面。只有熟悉他们俩人家庭情况的人才知道:莫扎特当时正为父亲的即将去世而痛心疾首;贝多芬当时正为母亲的奄奄一息而心痛欲裂。

  3.一切艺术成就之冠

  我们知道,歌德是一位伟大的德国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他一生创作各类剧本七十多部。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使他一举成名,他的《浮士德》使他留名于世,他的小说《威廉·麦斯特》表达了他晚年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和教育主张,这是一部能与《浮士德》媲美的另一部巨著。

  还在歌德14岁时,他在母亲的陪伴下在法兰克福观看了7岁的莫扎特的演出。他曾入神地听着这个戴着涂了粉的假发、身挂佩剑的“小魔术师”的演奏。成年后的歌德把这个“套上大人衣服耍音乐把戏的可怜的小猴子”与拉斐尔相提并论,由于莫扎特“轻松愉快的艺术手法”,歌德把拉斐尔、莫扎特的艺术称为“一切艺术成就之冠”。

  对艺术的热爱和成绩的突出,使歌德和莫扎特成为了好朋友。1773年,歌德准备取材16世纪的一个民间故事,写成诗剧《浮士德》。浮士德是人类不断追求发展、探索生活真谛的代表。他年逾半百,对书斋中知识的探求感到烦腻,在魔鬼靡非斯特的帮助下,尝遍爱情、政治、美的梦幻和事业的欢乐与痛苦。最后得出“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存在与生活的享受”的结论,显示出一种奋斗向上的精神。

  这样一部哲理名言与浓郁诗意交织的诗剧,必须有一个最恰当的音乐家来配曲。谁能担此重任呢?歌德提出,应该让莫扎特来为此剧配曲。后来,歌德前后断续花了60年时间,才写完了全长12111行的诗剧,使歌德在那个时代就站在了反对封建桎梏,渴望走出书斋的高峰。该剧也因此被称为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齐名的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

  1785年,莫扎特看到了歌德的一首抒情诗《紫罗兰》。草原上生长着一朵美而壮丽的紫罗兰,一朵可爱的紫罗兰。而走来一位牧羊女,她轻盈的身体在草原上跳跃,手里拿着一只小竹笠,嘴里唱着歌。那紫罗兰想道,我将要成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幸福的花朵。如果她把我采下,紧贴着她的胸膛,只要短短的一刻。她并没有留神走上前,一脚把我踩在她脚下。我虽然死了,但我仍然是死在她脚下,可怜的花,那是朵可爱的紫罗兰!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