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莫里哀 | 上页 下页
一四


  §四、不妥协的戏剧斗士

  1664-1669年,是莫里哀一生创作中最旺盛和最有成绩的时期,也是他和封建教会势力斗争最尖锐最紧张的时期。在这五年中,他最主要的剧作是:《逼婚》、《唐璜》、《愤世嫉俗》、《屈打成医》、《伪君子》(又译为《达尔丢夫》)、《吝啬鬼》(又译为《悭吝人》)、《乔治·唐丹》、《浦尔叟雅克先生》。

  其中最优秀的《伪君子》、《吝啬鬼》、《唐璜》和《愤世嫉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高峰。在这些剧本里,莫里哀无情地嘲笑和揭露了君主专制政体所依靠的一切基本力量:僧侣、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他淋漓尽致地刻画和鞭挞了宗教的欺骗和伪善、封建主的掠夺和放荡、贵族的愚蠢和荒淫、官员的无耻和谄媚、有产者的贪婪和残酷,以及他们极力追求高官厚禄的无奇不有的种种丑态。莫里哀对上流社会的不敬态度所带来的后果,是不难想见的。僧侣、贵族、地主、资本家和莫里哀所抨击的其他一切势力,都穷凶极恶地向他反扑,企图制他于死地。但是,莫里哀在敌人的围攻和打击下,表现了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高贵品质。这个时期的斗争首先从创作和上演《伪君子》一剧开始。

  揭露教会的《伪君子》

  1664年5月,好大喜功、附庸风雅的路易十四准备在凡尔赛宫举行“仙岛狂欢”盛大游园会,计划从5月7日至5月13日,一连七天,有赛马、竞技、游艺、跳舞、戏剧等多种节目。莫里哀负责舞台演出,他除了组织全部喜剧演出外,还奉命为这次游园会编写一部新戏。莫里哀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艺术家,这次他不想再写轻车熟路的婚姻、恋爱题材的喜剧了。

  虽然这类题材深得国王和市民的喜爱,而且即使触怒了那些达官贵人也常常被国王以无伤大雅的借口宽容过去。这次莫里哀想超越自己,把作品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

  莫里哀回顾回到巴黎的五年生活,他虽然经常出入宫廷和显贵们的府第,并且深受国王宠爱,但他实际上一直是一个清醒的冷眼旁观者,在上流社会豪华庄重的外表下面,他看到了虚伪腐败的本质。在艺术上,通过前一段围绕《太太学堂》的论战,他的艺术观点越来越明晰起来。他认为:真实、自然才是艺术的真谛;揭穿当代社会的恶习,才是一个喜剧艺术家的职责。因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准备,他决定将自己的创作深化下去,编写一系列揭露上流社会虚伪、腐朽本质的剧本,毫不留情地向贵族教会集团开战。

  莫里哀首先选中了封建制度的顽固堡垒——教会。

  尽管莫里哀事先已经充分估计到了这场搏斗的艰巨性,可他还是没有料到,教会和封建势力的反扑是如此凶狠和歹毒,这场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和持久。

  天主教是17世纪法国君主专政的主要社会支柱之一,当时它的势力不但渗透了整个社会思想领域,而且还操纵了法国的政治和经济。教堂和修道院遍布全国,它们拥有大量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从法王亨利四世到路易十四祖孙三代的皇后,都是虔诚的宗教徒。在路易十四集大权于一身之前,首相黎士留和马萨林都是红衣主教,其他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不是天主教徒,就是与教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巴黎教士总监贡德朗就曾得意洋洋地把法国17世纪称为圣者的世纪。天主教僧侣在当时已巩固地构成了一个特权阶级,即所谓第一等级。这些教会特权人物,不单是利用宗教本身的组织和经济力量来直接抢劫人民的财富,毒化人民的思想,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他们自己的荒淫糜烂的生活,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动;而且,这时,最反动的天主教僧侣和统治者勾结,还成立了一个秘密团体“圣体会”。它的唯一目的和任务就是打击和迫害异教徒、无神论者和自由主义思想分子。

  后来直接出面阻挠和干涉《伪君子》上演的就是这个圣体会。

  1664年的法国巴黎,宗教是人们关心的大事。

  人们对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有权有势的僧侣阶级心存惧怕。当时要想成功,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巴结他们。因此许多人为其利益起见,装得比实际上更虔诚。

  换句话说,有真心真意的信徒,还有假心假意的伪信徒,也就是那些假装得比别人更信教的人。后一种人更需要在人们面前摆样子,伪装自己,在行为上更加卑劣无耻,因此更为可怕。

  莫里哀极其痛恨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且一生中都被这些伪君子所迫害和诬陷。就在他创造这个剧本时,一些狂热的教徒正在议论要在广场上烧死他,正是他们造谣说莫里哀娶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莫里哀决心给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打上耻辱的标记,剥开这些伪君子的真面目。莫里哀一生都是这些伪虔诚者的敌人,这个喜剧演员笔锋含有笑的可怕威力。

  这是一部五幕的诗体喜剧。剧情发生在巴黎富商奥尔恭的家里,这个商人笃信天主教。每回他上教堂做祈祷,总看到一个名叫达尔丢夫的衣着破旧的人,紧挨着他跪着。他做祷告时虔诚的样子,引起全教堂人的注意。他两眼朝天,一会儿长吁短叹,一会儿闭目沉思,激动时,像疯子似的捶打胸脯;谦卑时,又狂热地吻着地板。每当奥尔恭走出教堂时,他总抢在奥尔恭的前头,把圣水递给他,奥尔恭每次送给他钱时,达尔丢夫总是很客气地把钱退还一部分,并且说:“太多了,一半已经太多。”有时奥尔恭不肯收回,他便当着奥尔恭的面把钱散发给穷人。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