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莫里哀 | 上页 下页 |
一一 |
|
17世纪的法国,封建道德、封建习俗还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在家庭中,妇女毫无地位,丈夫具有绝对的权威,子女的婚姻也由家长包办而不能自主。封建习俗还得到教会的保护,把这种陋习蒙上神圣的外衣,成为套在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莫里哀从求学时代起就接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和17世纪进步哲学家的思想影响。他主张遵循自然,顺乎天性,赞成个人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封建思想的束缚。在婚姻、家庭问题上也反对封建习俗。《丈夫学堂》以对比的手法提出了两种对立的观点描写了两种相反的结果。斯卡纳赖尔按封建旧思想行事,坚持夫权思想,违反了人的天性,结果适得其反,本人成了众矢之的。 亚里士德尊重人,信任人,是一个人道主义思想的拥护者。他说:“门闩和铁栅栏,以及其他一切提防,都不能养成妇女或少女的美德,只有名誉心可以使她们束身自爱。”这样的原则最后取得了胜利。 《太太学堂》与《丈夫学堂》的主题基本相同,但是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太太学堂》都显得更加成熟和完美。《太太学堂》是一部五幕诗体喜剧,主角是一个资产者叫阿诺夫。他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一个百依百顺、愚昧无知的女子。为此,他买了一个四岁的女孩子阿妮斯,把她关进修道院,相信那里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一个理想的太太。13年后,阿妮斯长大成人,阿诺夫把她接到家里,满以为她无依无靠、单纯幼稚,一定可以听凭自己的摆布。但是,就在他有事外出的时候,阿妮斯遇见青年贺拉斯,一见钟情。贺拉斯是阿诺夫朋友的儿子,他不知道阿诺夫是阿妮斯的养父,便把自己的爱情和盘向阿诺夫托出。 阿诺夫得知此情,一方面采取措施,严加防范,一方面向阿妮斯灌输宗教说教和“妻子日课”,要求她绝对服从。阿诺夫对阿妮斯说:“阿妮斯,放下手中活计听我说,把头抬起来,把脸对着我,我娶你,阿妮斯,从此后你只需要祈祷上帝,爱我,缝缝纺纺,就行了。”他对阿妮斯谈到妻子的义务,以及若欺骗丈夫,若不尽其责,将受到上帝的惩罚。但是,阿诺夫防不胜防。阿妮斯巧妙地利用这种防范来传达自己对贺拉斯的爱情,而且还逃出家门,投奔了情人。阿诺夫明知他们的阴谋,仍无法阻止事情的进展。可是,贺拉斯出于对阿诺夫的信任,误将逃出来的阿妮斯交回到他的手里。最后,贺拉斯的父亲来为儿子说亲,说明阿妮斯是某富翁的私生女儿,促成了贺拉斯与她的婚姻。 这出戏构思巧妙,思想深刻,从婚姻问题说起,步步深入到妇女地位问题、女子教育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和宗教问题,而集中打击的则是夫权主义这种封建道德观。在此之前,法国戏剧史上还没有过像《太太学堂》这样提出重大社会问题的喜剧。因此,《太太学堂》开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在法国和欧洲的戏剧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太太学堂》也是莫里哀性格喜剧的开端。这出喜剧不再单纯用插科打浑的手法、逗趣的情节或诙谐的语言来表现世态人情,而是着力塑造人物性格,戏剧性也来自于人物性格。阿诺夫表现了17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特性。他非常富有,但却艳羡贵族的显赫地位,自称德木墩先生,借这个贵族头衔提高自己的身份。他不满上流社会的淫靡作风,看不惯贵族妇女的不贞和狡猾,希望自己免遭王八命,可是他对婚姻、家庭等问题的认识,仍然受到封建道德观念的支配。凡此种种,都反映了封建制度崩溃,资本主义兴起这一历史时期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 在创作《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时,莫里哀已经接受了法国古典主义的戏剧原则。全剧五幕,诗体、剧情单一紧凑,时间、地点都符合“三一律”的标准。在此之前,法国还没有这样完整和成功的古典主义喜剧,这两个剧本的创作成功,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 但是,虽然莫里哀取得了如此大的艺术成就,却再次惹恼了贵族和资产阶级人士。 《太太学堂》于1662年12月26日首次演出,很快就轰动了巴黎。观众非常喜爱这部戏,看戏的人如潮水般涌来,门票达到了创纪录的数字——每晚1500里佛尔。剧作反封建的倾向照样获得了广大普通市民的爱戴,可对于包厢和戏台上的上流社会人士来说,却是如坐针毡,洋相百出。有人蹙额皱眉,有人捂脸怪叫,有人恼羞成怒。一个热心于巴黎沙龙的常客普拉皮松对剧本的内容深感不满,他坐在戏台上,每当听到剧中人的俏皮话和噱头时,便把他气得发紫的脸膛转向池座的观众,大喊大叫:“笑吧,池座的观众们!笑吧!”他一面嚷嚷,一面还向池座观众挥舞拳头。自然而然的,池座的观众更是哄堂大笑,笑得前仰后合。这之后,巴黎又出现了一批“对号入坐”的上流社会人士,他们满心委屈地到处诉说,莫里哀通过这出喜剧的主人公阿诺夫的形象,描写的正是他们。 《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的演出,引起了教会、贵族和他们的走狗——反动腐朽的文人的猖狂进攻,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其中包括写出大量的讽刺作品),来诬蔑诋毁这两部喜剧,攻击这两个剧本中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他们说:《太太学堂》和《丈夫学堂》粗俗、下流、淫秽、亵渎宗教。企图禁演此剧。 有人则写文章诽谤莫里哀,败坏他名声,攻击他的剧本。那些人诬陷莫里哀说他不论谁的作品都抄袭;他自己组织广告;使自已的剧场内坐满达官贵人,但这些人并非因为在那里能得到娱乐而上剧场的,而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到那去,到那里去是为了露露面,他们甚至不关心演的是什么戏。莫里哀的诀窍在于利用贵族的愚笨,贵族喜欢别人取笑他们,他们自己把自己圈子里的事和自身的缺点告诉他。这出戏不但很恶毒,而且戏的主题并没有写好,没有一场戏不是错误百出的。最后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具有美丽外表的魔鬼”。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