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蒙哥马利 | 上页 下页
四七


  希特勒的反应显然比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要灵敏得多。在安特卫普失守后,他立刻觉察到,通往安特卫普的航道与占领这一城市本身同样重要,因此他下令通过布雷、炮击和派兵据守使斯海尔德河不能通行。

  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共同犯下的这个错误,使盟军虽在9月4日完好无损地夺取了安特卫普城和港口,但直到11月28日盟军的船只才能靠上安特卫普的码头。

  “市场—花园”行动的失败,使盟军高级将领的头脑开始清醒了。艾森豪威尔迫不及待地指示蒙哥马利“把打开安特卫普港当做头等大事”。他甚至还指出:“在北面侧翼再掌握一个大港口是最终攻入德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但事后的聪明毕竟难以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

  蒙哥马利与艾森豪威尔的争论仍未结束。在如何尽快置德国巨人于死地的问题上,两位伟大的将帅很难达成持久一致。现在,争论变得更加复杂了。

  从9月10日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争论是通过信件和电报远距离进行的。有人说,如果一对夫妻发展到要靠写信来协商解决家庭大事的地步,那他们的关系就完了。这种比喻也适合于当时的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

  在这场电报和信件进行的“战斗”中,蒙哥马利用语尖刻,直截了当,而艾森豪威尔则态度谦恭,多用外交辞令。

  9月15日,蒙哥马利说:“最理想的目标是鲁尔,再经北线直捣柏林。”完成这一任务,“有第21集团军群加上美第1集团军的9个师就足以胜任,但该部队必须获得在给养方面的一切物资”。

  9月20日,艾森豪威尔回信试图平息争论。他说:“总的说来,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不认为在战略方针上,我们有什么重大的分歧。”他说,他从未考虑过让所有盟军齐头并进。他选择的路线同蒙哥马利一样,是从鲁尔到柏林。他保证,蒙哥马利将在美第1集团军的支持下,率部向柏林挺进,而巴顿和其他部队则保持一种进攻姿态,拉长德军防线。

  即使这样,蒙哥马利还是不满意,他要求的是另一方向上完全偃旗息鼓。9月21日,他在回电中,毫不客气地说:“我不能苟同我们在战略方针上是一致的。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你一定会要我开诚布公地表示我的看法。我一直主张停止右翼进攻,让左翼前进。但情况却是右翼进度已超出给养许可的范围,致使我们失去机动。”最后,他要挟道:“倘此条件做不到,我们将到不了鲁尔。”文末,他的署名是“您十分伟大的朋友蒙蒂”。

  艾森豪威尔显然被激怒了。9月21日,在同巴顿共进午餐中,他称蒙哥马利是“一个聪明的狗杂种”。巴顿对此喜不自胜,认为“这颇令人鼓舞”。但很快他就怒不可遏,艾森豪威尔告诉他,已经考虑按蒙哥马利的想法让第3集团军停下来。事后,艾森豪威尔是这样解释他这一行为的,他说:“我需要安特卫普,但我不得不依靠蒙蒂。”

  9月22日,艾森豪威尔在凡尔赛的最高统帅部召集会议。蒙哥马利明白他的方案已成众矢之的,因此借口阿纳姆战斗正在紧要关头,无法脱身,派德·甘冈代表他出席了会议。

  善于察颜观色的德·甘冈很快发现兆头很好,他立刻向蒙哥马利报喜,说“会开得很好。艾克百分之百地支持您的计划,您的突进将为主要行动,后勤供应将全力保障”。德·甘冈这次走了眼,虽然艾森豪威尔表面上停止了巴顿的前进,但他的心思根本没放在向北推进上,而是默许美国将军们暗中搞破坏。

  在战略之争的同时,蒙哥马利还为了重新取得对地面部队的指挥权,同艾森豪威尔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蒙哥马利打出的第一炮是他9月21日写给比德尔·史密斯的一份书面意见。在意见中,他不加掩饰地说:“我提议,最高统帅把任务交给我,并授予我对美第1集团军作战行动的控制权。”

  10月10日,蒙哥马利发出了他第二颗炮弹,这是一份名为《关于西欧战场指挥问题的一些意见》的备忘录,其中他以一种故意找别扭的口气,重提“单一冲击”,要求设置单一的地面司令官。他说:“我并不认为我们目前的指挥与控制体制是十分完善的,很可能是一些政治的和民族的考虑使我们不能有一个健全的体制。如果是这样,我建议我们不妨直言不讳。我们不要装得一切皆好,而实际上差得很远。”

  艾森豪威尔恼怒了,10月13日,他在回信中,很不客气地强调指出:

  “这里不再是诺曼底滩头!”

  蒙哥马利可能意识到自己的态度过于生硬了,10月16日,他发去了一封像是认错的回信,他说:“我不会再向您提及指挥权的问题。我已经把我的观点告诉了您,您也把您的回答告诉了我,这个问题到此为止。我和所有我们这里的人将百分之百服从您的命令。”这份材料末尾,他的署名是“您最忠诚的属下蒙蒂”。

  与艾森豪威尔纸片纷飞的战斗暂时告一段落后,蒙哥马利向他的第21集团军群下达了一道关于扫清安特卫普航道的命令。这是一道迟来的命令,但终归还是一道有决定意义的命令,它使安特卫普港从一座死港变成了活港。

  由于希特勒早就加强了通往安特卫普港航道的斯海尔德的防御,结果使西蒙兹和他的加拿大军面临的是一场旷日持久、血肉横飞的战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们同德军一个堤坝、一个堤坝地展开了争夺。战斗虽然胜利结束了,但伤亡也是惨重的。加拿大第2师同英国第52师共伤亡27633人。若是早些动手,当然不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美军战线上,此时也未闲着。艾森豪威尔虽然曾答应停止美军的行动,但实际上美军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在向萨尔方向挺进。结果,美军的行动严重受挫。巴顿开始品尝蒙哥马利所饱尝过的德军坚固防御之苦,而霍奇斯则在许特根森林同德军展开了一场开战以来最激烈的战斗。结果,2.4万美军战死、被俘或失踪,9000名美军患了战壕足病、战斗疲劳症和所谓的“呼吸系统病”。美军这一阶段的进攻,后来被美国自己的历史学家称之为“基本无成果的战斗”,是一场“完全应当避免的行动”。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